你的團隊熟悉AI嗎?這一份AI文化清單,讓團隊主管了解團隊的AI應用能力到什麼程度。
矽谷AI新創圈正悄悄實施類似中國的「996」工作制,儘管未明文列入員工手冊,但實際上已是不成文規定。這股趨勢挑戰了疫情以來強調工作與生活平衡的價值。
多元人才發展對組織發展而言,有相當重要的成長和創新價值,不同思考背景的夥伴,往往能為工作帶來超乎預期的新方向與活力。
台灣企業愈發意識到贏得人才戰對於全球市場的重要性。我認為台灣企業應在4大領域更下功夫:企業文化、績效管理、人才招募與接班規畫,打造穩健的人才基礎。
隨著三星在 AI 半導體市場中面臨困境,晶圓業務也出現大規模虧損,有許多對三星企業文化感到厭倦的工程師轉往 SK 海力士,尋求創新環境。
150 人參與、種下 1500 株原生種!巨思文化與時報出版攜手北市府,打造全市最大「宮脇式森林」、落實企業社會責任、ESG 目標。
台積電(TSMC)遭 12 名現任與前任員工提集體訴訟,指控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州與加州的廠區中存在嚴重的種族歧視及台灣籍員工特殊待遇問題。
73% 的人表示,跟工作相關的心理困擾正在影響他們的工作表現,企業應重新設計工作模式,解決導致高壓及倦怠的系統性因素,讓提升職場心理健康成為常態。
企業漸漸從「解決問題」的角色轉換成「主動預防」,發展出一套資源地圖,也就是 EAP(員工協助方案),這是一套涵蓋個人、組織及管理等面向的系統化方案。
無法解決工作與生活衝突的員工中,有 67% 表示對心理健康有負面影響。企業要如何調整自己的體質或制度,才能提供吸引人才的工作環境?
所謂的有毒職場,指的是工作場合出現內鬥、恐嚇以及其他損害生產力的行為。有毒的工作場所會耗盡員工所有精力和熱情,取而代之的是恐懼。
衛生福利部嘉義醫院近 2 年的護理人數逆勢增加 20%,整體留任率高達 95%。背後推手,是 2023 年上任的院長莊仁賓。
水泥業被貼上破壞環境的負面標籤,擔心員工受挫,亞洲水泥把 ESG、永續經營觀念納入培訓課程,學習如何對外溝通,希望能改變大眾對公司的印象。
想像一下,當工作壓力爆表,你可以走進公司設的「消氣室」,瞄準貼在牆上的老闆照片,用力擲出飛鏢抒發情緒,這在圓剛科技已逾20年歷史。
Monday blue 是許多人的常態。有鑑於此,萊雅管理層從巴黎總部決定,以周一上午不排大型會議為共識,讓大家可以利用該時段做一周計畫。
發生重大天災時,台積電廠房總能快速復原,動員所有人在短時間回覆盤查,來自於台積電深植員工心中的企業文化。
才修好的產線又出包,解決問題的同事很忙,但不知道在忙什麼,似乎沒有找到有效的解方,該怎麼辦?企業顧問提醒,組織內要有「統一語言」,解決問題才會有效率。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裸退」態度堅定,是因為他非常看重公司治理,認為若退休後還對權力不肯放手,對公司不是一件好事。
「工作文化」與「企業文化」兩者雖然相關,但有著本質的區別。企業不必然需要建立企業文化,但至少應該具備工作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