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忠謀在 2024 年 11 月 29 日推出的《張忠謀自傳》下冊,當中提到他經過的幾次挫折,包含在德儀升到集團副總裁又從高峰跌落、到工研院改革失敗等
闊別26年,張忠謀終於在11月底出版自傳下冊,下冊談的是他在德州儀器後期的工作狀態、過渡到台灣、創立台積電的種種。
台灣宣布限制頂尖晶片技術於海外生產,經濟部長郭智輝表示政策明確指出,台灣法律禁止台積電在台灣以外地區生產 2 奈米製程的先進晶片。
台積電先進封裝技術CoWoS到底是什麼?輝達、超微、蘋果等大客戶為何需要?CoWoS帶旺哪些概念股?這項封裝技術跟摩爾定律有何關係?
韓國人民力量黨將於本周提出《半導體特別法》草案,擬修法讓半導體產業工程師可以合法的無限制加班。報導也引用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曾經談論過的台積電工作文化。
美國科技研究機構 TechInsights 近期拆解華為產品,發現內部包含台積電製造晶片。台積電在聲明中強調,自美國加強管制後未向華為提供任何產品。
認知到晶片的重要性以及相關供應鏈脆弱性的各國,包括美國、歐盟和日本,紛紛推動半導體自主生產,減少對外的依賴,彷彿冷戰時期的軍備競賽重現。
富比士(Forbes)公開 2024 全球最佳雇主排行榜,國泰金控以第 75 名成為台灣企業第一,華碩排名第二,微星及台積電排名提升,成為第三、四名。
三星第三季業績公告,營收相比 2023 年同季度成長 274%。但營業利潤僅有 9.1 兆韓元,遠低於市場預期,三星對此罕見發布公開道歉信。
長達4年,韓國科技巨頭三星電子(Samsung)都不再提「世界第一」。根據《朝鮮日報》報導,過去十年間,三星電子的財報從充滿自信,到連內部都沒有信心。
台積電在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廠進度顛簸,從原訂2024年投產到推遲至2025年上半年,其中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台美員工之間的管理問題。
川普說要對台灣收保護費,引發台積電股票震盪,如果他真的上台,會造成什麼影響?專家分析幾個原因,指出台積電的優勢為台灣建立護城河,但也成為將來的風險。
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在今(18)日第二季法說會,台積電董事長暨總裁魏哲家針對地緣政治、先進封裝技術CoWoS及AI需求成長提出回應。
台積電股價突破千元大關,推動台股創下新高,市值逼近新台幣26兆元。受全球AI需求強勁驅動,股價今年已累漲68.6%,顯示投資人高度看好公司未來前景。
台積電於 7/1 晚間公告,與台灣力森諾科簽訂合約,購買新竹縣寶山鄉廠房及附屬設施,交易總金額新台幣6.68億元,未來主要做為辦公室用途。
台積電德國廠預計今年底動工,即將於2027年底開始量產!現在外界聚焦當地缺工問題,究竟台德工作文化有何差異?本文一次解析「歐積電」兩大挑戰。
ASML究竟何方神聖,和台積電什麼關係?為何要靠他,台積電才可以成為半導體製造霸主?他的EUV光刻機是先進製程的關鍵設備。
台積電新任董事長魏哲家與媒體交流時,談到如何選擇未來的接班人,他認為需具備誠信正直、尊重與支持客戶的特質,以及認同公司價值。
台積電前共同營運長、現任鴻海集團半導體策略長蔣尚義,是怎麼看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的?與張忠謀共事 18 年裡,張忠謀教會蔣尚義最重要的4件事: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核准配發 2024 年第一季的每股現金股利 4.00 元,並訂 9 月 12 日為除息交易日。台積電 ADR 的配息⋯⋯
張忠謀的睿智洞察――在一個高成本、快速變化的市場上,台積電不能冀望事事都做,才能引領台積電在一個關鍵領域做到極致。
《華爾街日報》近期專訪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指出他在 55 歲時,創辦了全球經濟不可或缺的半導體製程龍頭台積電,探討其他中年企業家可以向張忠謀學習的事。
不同於早年必須複製別家公司的實務經驗,台積電決心發明自己的方法,可靠且具成本效益地製造出最小、性能最佳的晶片,擴大自己的領先地位。
台積電已獲得美國拜登政府 66 億美元補助,將在亞利桑那州鳳凰城設立第三座晶圓廠。台積電說明,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州的總投資金額將超過 650 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