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對求職者了解愈多,愈能找到好員工,但在索取求職者前公司的薪資等資料時,必須得要對方點頭,以免誤觸《個資法》。
U.S. News 將 2023 年的 100 項「最佳工作」進行排名,其中軟體開發人員名列第一,還有哪些夢幻工作也擠入前十名?
就像通貨膨脹,職場上「頭銜膨脹」的趨勢也是愈來愈嚴重。為了規避給付加班費、增加對外業務談判的籌碼、甚至滿足新世代的期望,都是頭銜持續膨脹的影響要素。
專家指出,科技業人才還是很炙手可熱!根據統計,去年 1 月到 10 月,就業市場招募科技人才的職缺增長了 25%,只是不一定落在典型科技業。
農曆年前後迎來14年內最大轉職潮!據 yes123 求職網調查,高達 94.2% 上班族在農曆年後「想換工作」,他們想跳槽去哪些公司?
經濟景氣低迷時期,有 3 種求職者最能抵抗衰退、不受景氣影響,分別是:製造者(takers)、搖動者(shakers)、與接受者(takers)。
每到求職/轉職旺季,常被報導引述的就是「人資只 ×× 秒看履歷」的這類調查。其實關鍵不在秒數,我以從事多年招募的經驗,提供 3 個觀點讓讀者參考:
面試時,從一進門就要仔細觀察辦公環境,從哪些地方可以判斷企業的好壞?特別注意這 4 個細節,就能辨識出企業文化的優劣,也評估自己是否適合這間公司。
如何談論自己,打造一個感動人心、精簡的人生故事,吸引聽者的注意力,才能把握每一次行銷自己的好機會?
想做的工作,自己條件不符,投履歷會上嗎?別這麼快就放棄,華頓商學院教授教你逆向思考,這樣寫求職信,不但可以讓你的履歷被看見,還很有機會應徵上理想職缺!
面試時遇到「你有什麼缺點」這個難題,可以誠實回答嗎?在回答「自己的缺點」的同時,就要思考如何展現其他角度的優勢,來彌補這個缺點,才能避免失去印象分!
104 公布 2022 年十大高薪產業,前三名為電腦及消費性電子製造業、半導體業、投資理財業。除了薪資,還要觀察 3 件事來辨識好雇主
加薪潮來襲,各家企業開搶新鮮人! WTW 韋萊韜悅發布《2022年亞太地區半導體行業薪酬管理報告》指出近 8 成半導體業調漲 6 成起薪競爭優秀人才!
海外求職事前準備怎麼做?沒有海外人脈,也能找到工作,一圓出國夢?矽谷工程師從自己的經驗歸納出幾個成功步驟,幫助你順利展開海外職涯。
遠端工作模式、科技進步影響就業大環境,造成許多職位需求提升,美國勞工局預測未來十年,需求暴增的 30 個高薪職位
履歷和自傳不知道如何下筆,還是寫了很多卻抓不到重點?4個技巧教你超高面試轉換率的履歷自傳撰寫技術!
講道理和邏輯,只能說服理性的人!好的溝通文案,會混用 5 種說法,打動大多數人。
除了被解僱的門檻較低以外,試用期勞工的權利與正式勞工並無二致,雇主不能因為試用期,就對員工有差別待遇。延長試用期,更要有白紙黑字的書面紀錄。
什麼是你的強項?人生最了不起的成就是什麼?用這張幫助職棒選手大谷翔平找到志向的曼陀羅計畫表,找出你的64個優勢。
工作有點像是談感情,這段膩了就換,那麼下一段的新鮮期也很快就會過去。於是,一旦基於這個理由換了第一次,就會養成一直換下去的習慣,對職涯而言絕對是扣分。
只要提高自己的價值,將來再多的錢都賺得到。甚至有一說是,自我投資的報酬率為每年 18%。與其投資風險不穩定的金融資產,不如投資自己,價值更高。
1111人力銀行公布2022企業最愛大學調查,前十名中私大科大的比例提升,而台大也重返冠軍。另外今年也首度盤點4大職場潛力科系,將愈來愈受企業主青睞。
如果公司的薪資是面議,我建議你能夠先不講自己的期望待遇最好,盡量到面試時再談及薪資。我們可以用一些方法旁敲側擊,準備談判。
展望後疫情時代,產業瞬息萬變,唯有洞悉趨勢,才能走得穩健,1111人力銀行盤點2022年「十大亮點職務」,提供正在求職路上的朋友思考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