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宣導盡量避免外出,許多新興外送服務因此崛起,除了藥品、生鮮雜貨,就連餐飲上游供應商也開始經營 B2C 的外送生意。
由於待在家的時間變多,以往的娛樂或消費也都往家中移動,這個消費趨勢不只出現在台灣。《經濟學人》和新聞網站《Vox》報導:
各行各業無薪假家數和人數都暴增。勞動部分析,這一波「這個產業」最嚴重。
台灣現在還買得到口罩,靠的是一群默默付出的英雄!「口罩國家隊」40天內達成92條產線,現場總指揮、台灣瀧澤總經理戴雲錦,怎麼辦到的?
富比世(Forbes)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中,表現突出、反應即時的幾個國家,都有一個共通點:國家領導者都是女性。
疫情下的爐邊談話,微軟執行長薩蒂亞‧納德拉表示:病毒沒有國界,它的解方也沒有國界。而對於未來,他有兩大看法:
BCG發布一份名為〈COVID-19 Update〉的報告,調查目前企業的應對措施,並從中給予領導者 12 個建議,以因應疫情的發展。
新冠肺炎疫情已蔓延全球,未來全球經濟將會如何?BCG研究 SARS 等過去流行病的經濟數據,釋出相關報告,點出疫情復甦走勢、3種疫情影響……。
從各國旅遊警示到口罩實名制,都考驗政府如何將資訊快速流通、界接,其中關鍵就是人手一張的「健保卡」。
確實有許多國家和地區開始扭轉病例曲線,但經濟活動下降,將給市場信心留下持久的傷疤。
Google 因應疫情下的遠距教學、視訊會議,將 G Suite 中的 Google Meet 進階版功能,開放一般用戶使用。並延長開放到 9 月底。
鬍鬚張董事長張永昌表示,比起觀光業大受衝擊,鬍鬚張主攻三餐,業績的確有受影響,但相對少一些,比較明顯的改變是:外送平台已占整體營收3成。
疫情下遠端工作,Webex是許多企業在用的線上會議工具,包括白板、主持等功能怎麼操作?完整步驟教學。
幾乎處在斷炊狀態,旅遊業龍頭雄獅以及鳳凰旅行社,如何撙節營運:
疫情衝擊之下,已經沒有「想當然耳」的事情,所有短暫的行為都可能變成永久,「創造新常態」已經成為產業和個人要面對的現實。
對抗疫情的過程以及疫情過後,公司組織、產業鏈到員工個人可能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哈佛商學院教授為你解答。
在新冠肺炎爆發的此刻,特別考驗企業高層的領導能力。面對如此艱困的時期,領導者該怎麼做,才能讓群眾或是員工可以安心將其當作靠山,一起度過?
5G 的 iPhone,會遲到嗎?分析師、相關數據這樣說⋯⋯
未來黑天鵝出現的機會可能會更多,雖不樂見,但似乎無可避免。廠商除了要有回應突發狀況的能力,也必須準備好迎接由消費驅動的市場發展。
疫情下的行銷變通!線上策展和動態網頁設計有何差別?策展和一般的線上行銷活動(Marketing Campaign),又有什麼不同呢?
疫情還看不到盡頭,哪些科技應用與服務商機會崛起?
面對新冠病毒(COVID-19)延燒,領導者該怎麼做,才可以穩定員工的心、讓團隊攜手撐過疫情?萬豪國際總裁兼執行長阿恩•索倫森的作法值得參考: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除了努力對抗病毒,也要正面處理心理焦慮。如果防疫的日子讓你感到不安,可以試試以下幾種方法,以更健全的心態面對生活:
比爾‧蓋茲在 Riddit 網站進行 Ask Me Anything,接受網友對疫情的提問,包含疫情多久能平息?全球最終估有多少人感染?以下是他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