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 4 月 30 日蘋果發布 2019 年第二季度財報。從今年 1 月到 3 月,蘋果營收 580 億美元,同比下滑 5%。而淨利潤為 115.61 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 16%。相比起上季度蘋果 CEO 罕見地發表公開信下調蘋果新財季的預期,雖然這一季度的營收和淨利潤雙雙下滑,但依然好於市場預期。
融入許多台灣在地元素,更邀來吳耿禎、盧俊翰、DEBE等三位台灣藝術家,為空間各創作一面主題牆!
比爾·蓋茲可不是唯一喜歡看書的人,微軟圖書館(MSLibray),走進大門後,映入眼簾的除了滿滿的書,就是一整排微軟高層推薦的書單。
華碩 ZenFone 不會消失!華碩共同執行長許先越與胡書賓20日主持法說會,首度發佈ZenFone財報獨立成績單,一窺台灣品牌跨足手機戰局肉搏的血淚史。
你或許很難想像,一款已經發布了 2 年多,且可能已經臨近生命周期的產品,在過去 2018 年的表現有多好。
現在繼續投入競爭激烈的筆電、平板市場,Google 似乎覺得為時已晚。Google 日前將數十位員工從筆電、平板部門調離,欲重新評估電腦市場的產品計畫。
繼昨日 Google 大當機後,Facebook 旗下服務也陸續出現問題,波及全球好幾個國家用戶。所出現的問題包含—— Facebook 主要服務的廣告欄位無法正常運作、Messenger 的桌面版無法使用、WhatsApp 無法傳出訊息、Instagram 無法載入新貼文、無法上傳限時動態或貼文、直接私訊功能也無法使用。
儘管已經多次釋放出升級 LINE@的訊息,近期官方宣布,自 4 月 18 日起「LINE@生活」、「LINE 官方帳號」將整合在一起,統一命名為「LINE 官方帳號」後,由於將從過去的「吃到飽」模式,走向「以量計價」,改版日期一公布,許多品牌企業、行銷人員相當憂心,深怕行銷成本會因此暴增數十倍。
對蘋果來說,2019 年是充滿變數的一年。去年 11 月起,公司宣布將不再公布 iPhone、iPad 及 Mac 等產品的個別銷售量,緊接迎來第一季的銷售寒冬,降低手機銷量減少所造成的衝擊成了當務之急。
最近蘋果高層變動的消息,甚至比新品的傳言還多。先是傳出 2012 年起就擔任蘋果 Siri 團隊主管的 Bill Stasior 被撤換,不再負責該項目。隨後在春節期間,蘋果宣布零售業務高級副總裁 Angela Ahrendts 將在 4 月份離職,Angela 一度被視為下任蘋果 CEO 的熱門人選。
當小米投資、孵化的企業愈來愈多,其工作方法與模式更為外界好奇,這些秘密已經收斂在小米、順為基金和管理團隊於 2016 年共同成立的「小米穀倉生態鏈學院」。
「我不需要你用黃金的價格把稻草賣出去,」小米創辦人雷軍說。他在 2010 年創立的這家企業,以「永遠維持 5% 毛利率」「創造高性價比產品」為宗旨,不斷打破各種產業規則,每推出一款商品,就可能造成該商業領域爆炸性的改變。
1 月 3 日蘋果公司 CEO 庫克發布一封公開信,將 2018 第四季度的營收預期下調至多 90 億美元,並把大部分責任推給中國經濟放緩之後,圍繞著蘋果的關鍵問題是,接下來蘋果該怎麼辦?
於2018年11月底的台灣百大MVP經理人頒獎典禮上,李境展總經理和台下來自各領域的優秀經理人,分享「非典型團隊經營」及「敏捷轉型」的經驗,期待能透過自身經驗,協助台灣企業找到不一樣的轉型路!
蘋果下修財報預測引發市場一片恐慌,執行長提姆 · 庫克(Tim Cook) 8 日接受美國媒體 CNBC 的節目 Mad Money 專訪,認為市場過度反應,甚至還喊出「公司營運從未這麼好!」,希望消弭消費者對蘋果的疑慮。
經過紛擾不斷的 2018 年,Facebook 新年之初,就盡力想改善自己不斷墜落的企業形象。
蘋果說上季度 iPhone 賣得不太理想,但因為不再公布硬件銷量,除了蘋果沒有誰真正知道 iPhone 賣了多少台。不過這不妨礙第三方市場調研機構公布自己的統計數據,Counterpoint Research 最近就公布了去年 11 月三款新 iPhone 的銷量。
許多廠商想把握自動駕駛、智慧家居、安全監控等商機,但耕耘了一陣子後都面臨相同阻礙:大規模生產的通用晶片,無法做出最佳化服務。
以「飢餓行銷」手法快速竄紅,打響品牌名號,並於中國市場打敗蘋果和三星的小米,2年多來歷經巔峰到谷底、從手機開始布局到物聯網的一系列生態系之戰,它靠什麼樣的策略殺出重圍?
華碩啟動史上最大轉型計畫,CEO 沈振來將辭任執行長,投入 AIOT 創業,而執行長職務將交棒給許先越及胡書賓共同擔任,新人事自 2019 年 1 月 1 日生效。
蘋果減少了 iPhone XS、XS Max 和 XR 三款新機的訂單,大幅影響其供應鏈。蘋果主要代工廠之一鴻海,市值也在近期跌破台幣兆元大關。據《華爾街日報》報導,面臨新款手機銷量不佳的窘況,蘋果準備重新賣 iPhone X,藉此解決 OLED 面板庫存壓力,挽救營收。
翻開抽屜的陳舊物品,或許以前你用手機的品牌,是諾基亞(Nokia)。這間歷史超過 150 年的芬蘭大廠,1980 年就投入手機、網路設備,到了 2000 年初,他們的市值曾超過 2000 億美元(約新台幣 6 兆 1000 億元),手機在全球市占率近 4 成,甚至貢獻芬蘭國內生產總值(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 4%,前景一片大好。
蘋果(Apple)本季財報雖然營收、淨利都比起去年成長,但 iPhone 整體銷量普普,靠著高單價的策略,才得以拉抬整體營收數字。並宣布未來將不再公布 iPhones、iPad、Macs 等硬體產品的銷量,對 12 月購物旺季的財報預測也趨於保守。 銷量普普的超貴 iPhone 救了營收表現
新版iOS系統今日正式釋出更新,除了帶給舊機種更快的使用表現之外,還有一些新功能與App,包含自製表情符號、更聰明的Siri、手機成癮管制功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