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用不實財報造假,會計師在不知情下蓋章,導致投資人被騙進場,不只企業要接受起訴,就連會計師、事務所都要受罰,對於專業人士而言,謹守職業操守相當重要。
公司內某部門業績未達標,財務跑來跟部門主管說,希望刪減預算。部門主管拒絕:「年度預算是去年通過的,沒有刪減的正當性。」遇到如此僵局該如何解決?
美國各地興起聘用「兼職」高階主管現象!據統計,企業對臨時領導的需求較去年增長 116 %,而2022 年市場最熱門的短期聘用需求是財務長,為什麼?
應收帳款周轉率是評估企業經營效率的重要指標之一,等於營業額除以平均應收帳款餘額,可用來追蹤帳款回收的狀況。應收帳款無法回收怎麼辦?周轉率愈高愈好嗎?
巴菲特 95% 的資產,都是在 60 歲後才獲得的,正說明了複利需要透過時間,才能讓這股力量發揮到極致。光是比別人早開始,就有巨大的差異!
年終獎金應該花在「經驗」!經驗不會被用膩,也不會被用舊,相比於物品,經驗的壽命更加長久。能夠切實地留存在我們心裡,只要活著,我們就能夠運用它們。
政治大學會計系教授吳安妮從管理會計延伸出AVM作業價值管理系統,成為是亞洲唯一同時獲得「國際傑出會計教育家獎」的研究者。
一個超市職員努力把架上便當賣完,不僅沒被嘉許,還被總經理責罵!就會計觀念而言,商品賣不完是一件很可怕的事,但商品銷售一空,也是同樣可怕。
媒體經常踢爆大企業避稅,但企業總會義正嚴詞地用節稅來反駁。避稅和節稅有什麼不同?只差在前者涉及不道德的省稅方式。以下介紹企業財務長常用的省稅招式。
金管會說因為台灣壽險業還沒有接軌會計準則 IFRS 17,才導致壽險業淨值腰斬、南山人壽母公司差點下市。到底什麼是 IFRS 17?
企業併購,交易金額動輒上億元,公司也未必有那麼多現金,這時候就得靠融資了。借鏡企業融資,「借錢」也可以幫助個人創造機會?
從全世界市值最大的公司跌掉 80% !從奇異集團隕落的案例,看CEO對於一間公司營運的定位。當CEO的決策出現問題時,董事會可以怎麼做?
宏碁(Acer)旗下「最懂地端的雲端公司」之稱的小金雞宏碁資訊,預估在第 3 季完成掛牌上櫃。為什麼這些企業都想要上市櫃,上市櫃有什麼好處?資誠分析:
證交所修訂法規要求上市公司自 112 年 1 月 1 日起每年度應「至少擇一」受邀場次參加法說會,並上傳影音連結,讓投資人能掌握公司財務資訊透明度。
靠燒錢打天下的時代過去了?蝦皮母公司大裁員、停止招募,專家認為補貼、虧損營運的方式將失靈。這也是給經理人的一響警鐘:
2022年第一季,上市櫃公司紛紛吹起減資風。近期金管會盯上,要大力防堵不合理的減資。為什麼企業要減資?5 張圖表帶你搞懂企業減資的重要目的!
透過上市(櫃)來籌措資金的企業,必須委託承銷商來決定股價,因此又被稱為新股承銷價。而定價方式主要分為3種:公開申購、詢價圈購和競價拍賣。
採購就是殺價,價格愈低愈好?常換採購人員,就能防止舞弊?要判斷企業是否具備戰略採購的思維,主要可以看這 4 點:
總部的開銷該不該分攤給事業單位?如果基於使用者付費原則,當然要分攤給各事業單位。分攤占比有很多計算基礎,標準看似很清楚,但執行上爭議不斷。
在一些關於契約糾紛的官司裡,當事人在訴訟環節,常因證據不足或缺乏事實證據,而得不到法律的保護。也有不少契約糾紛是雙方未留意細節,導致日後產生歧義。
一家公司導入新系統的成敗,最關鍵的是主事者(project manager)的決心,要讓團隊知道,我們沒有回頭路,不成功便成仁。
一般來說,在實際工作中,採購契約變更的內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這些內容的變更,務必具體明確。
我常和同仁分享:把公司當成家,怎麼勤儉持家,就怎麼勤儉立業,我們都不想做敗家子孫,當然也不要去做個敗業員工。
你看到新聞寫,某公司要加配股利,還要提撥大筆金額回購庫藏股(自家股票)。這代表什麼意思?哪種對投資人來說,更正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