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川裕之

18 秒超強自我介紹術

常在臉書 po 文抱怨主管嗎?小心!社群網路中,你的一舉一動都是「自我介紹」


想像一下,你在上網的時候,突然讀到一篇吸引你的 po文,覺得文章裡有許多值得效法學習之處,這時候,你通常會怎麼做呢?
填寫個人自介欄的重要性
當我們因為某篇貼文深受啟發,會好奇寫出這篇文章的人是怎樣的人,進而查看對方的作者介紹欄,對吧?如果這時候,欄位是空的,你有什麼反應?
應該會覺得怪怪的吧?此外,可能也不敢積極與對方互動。反過來,倘若自我介紹欄清楚寫著那個人的身分,你的反應是否會不同?是否覺得安心踏實,對文章的作者產生信賴感,想要進一步了解這個人,想閱讀更多他的貼文呢?
因此,想要吸引對你的貼文感興趣的人長期閱讀,第一件事就是填寫個人自介欄,釋出「這個社群作者值得信賴」的訊息,給予他人安心閱讀的感受。
提醒:自介欄填寫的內容,請配合社群平台的字數限制,進行調整。
如何在社群網路上拓展社交
請注意,無論你的自我介紹欄寫得再好,不去留言、不發表新貼文,就不會有人點進去看。
請思考一個問題:那些網路上的陌生人,會在什麼契機下,點開你的個人自介欄呢?
第一個是「常常來我家留言的人」。你會好奇這個人是誰,進而查看他的自介檔案。另一種則是漫無目的上網瀏覽,偶然看見你的貼文,心想「這篇文章的作者是誰?」,進而查閱作者介紹欄的人。
換句話說,想要別人看見你的個人檔案,你得先去別人家留言,或是積極發表貼文才行。付出行動才有收穫。
你發出的所有訊息,都是自我介紹
這不限於社群網路,請建立以下心態:
你發出的所有訊息,都是一種自我介紹。你的訊息就是你的分身,你的一舉一動都是在昭告天下「我是怎樣的人」。
舉例來說,會在平日白天 po 出機場照片,同時發文談論工作的人,就是在自我介紹「我的工作經常需要搭飛機,在世界各地飛來飛去」。
每天早上 po 日出照片,一邊晨跑的人,就是在自我介紹「我有晨跑的習慣」。常常 po 高級餐廳用餐照的人,就是在自我介紹「我的身分地位會在高級餐廳用餐」。喜歡在假日 po 家庭活動照的人,就是在自我介紹「我很愛家,我放假時間都拿來陪家人」。
其中也有反面教材。喜愛 po 文抱怨主管、抱怨同事、動不動說別人壞話的人,就是在自我介紹「我喜歡有人聽我抱怨、聽我說別人壞話」。
你會想跟滿口抱怨、愛嚼舌根的人當朋友嗎?當然不會。所以,你越常公開發表這類訊息,越容易斷送締結新人脈的可能。
按讚留言是一種表態,也是一種自我介紹
在社群網路上替別人按讚、留言,也是在釋放訊息。
以推特來舉例,你追隨的帳號只要進行轉推,就會在帳號首頁公開顯示「○○已轉推」的訊息,同時跳出轉推的內容。透過這種「○○已轉推」的方式,把「誰分享了誰的 po文」進一步地推廣出去。
這種分享、傳播的方式,能讓貼文被更多不認識的人看見。有人會好奇「這篇文的作者是怎樣的人?」,因此查閱你的自介欄。這時候,只要你的自介能打動人心,對方就會因為想要多看一點你提供的內容,決定追蹤帳號,提出交友邀請。
在別人的文章底下留言,一樣能創造新的契機。
(本文出自《18秒超強自我介紹術》,商周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