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人際關係
feature picture
xFrame

個性活潑、外向,不代表沒有社交焦慮!自在應對社交場合的 8 個實用建議

2022-05-23 澳洲知名臨床心理醫師 史蒂芬妮.艾茲蕊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一般來說,內向的人比較喜歡有限的社交接觸及一些情感距離,太多的關注會讓內向者感到不安。相反的,外向者是派對上的好夥伴,他們通常喜歡耍寶及獲得關注,很容易結識朋友,但分析資訊時不如內向者深入。

內向、外向與社交能力無關,只是人際互動方式不同

長久以來,大家普遍認為內向者是害羞、安靜的,社交上比較彆扭,不像外向者那麼有趣。有些人仍把「社交焦慮」和內向者聯想在一起。當然,現實的狀況絕非如此。內向或外向是一種個性特質,不是反映社交韌性。

延伸閱讀:害羞、寡言在社交場合一定吃虧嗎?4 種技巧,讓內向者更有人際魅力

你管理社交形象的方式,會因為你偏內向或外向而截然不同。例如,身為外向者,你可能會尋求刺激及新友誼,對外出感到興奮,可以輕鬆與旁人打開話匣子。對內向者來說,臨時決定外出或坐在陌生人旁邊可能會很尷尬。對內向者來說,社交可能很痛苦。相反地,外向者可能會聽到別人勸他「收斂一點」。

以下是幫內向者變得更外放、幫外向者變得更內斂的初步重點:

1. 不要老是拒絕邀約

你越不想社交,就會拒絕越多邀約。經過幾次拒絕後,就再也沒有人來邀請你了。對自閉的獨居者來說,這也許不是很糟的事。但是,對為了工作、學業、家庭、朋友而需要維持一些社交的人來說,這是一種惡性循環。所以,要記得偶爾答應一些邀約,如果你不得不回絕,可以先感謝對方的邀請,並讓他知道下次你很樂意參與。

2. 練習社交開場白

例如,你知道這個週末你會去一場喜宴,不要等到那天才想要閒聊什麼,你可以先列個清單,記住清單上的內容。練習一下簡單的自我介紹,也問問對方的來歷,這就是社交技能。技能是可以練習的,而且熟能生巧。

3. 設定社交活動目標

在社交場合或活動中設定一個目標或角色會很有幫助。 例如,如果我參加一場會議,知道我是去講授一個主題或做簡報的,就幾乎不會感到焦慮。然而,如果我是參加一個沒有目的的會議,又看到身邊的同儕提出許多問題,那往往會讓我感到不知所措。所以,事先思考你為什麼要參加那場活動。無論是為了取悅某某阿姨,或是去聽社群媒體的講座,還是為了獲得一本免費的電子書,給自己一些理由與動機。

4. 做好準備,休息一下

如果你真的有社交障礙,社交活動可能很累人。請在活動前先好好休息,洗個熱水澡,讀本書搭配一杯熱巧克力,或打個盹。活動當天,在你回到派對現場之前,如果你需要在花園裡散步、欣賞裝飾燈,那就做吧。

5. 穿戴一件引人注目的東西

很多人發現,佩戴曾祖母的胸針或戴一頂亮粉色的帽子有助於打開話匣子,因為別人可能會讚美或評論那個東西。這樣做有助於你的自我介紹,你也可以反過來稱讚對方的衣著、帽子或鞋子,雖然這些都是場面話,但有助於抒解一開始的尷尬。

6. 帶朋友同行

帶朋友去參加活動沒什麼不對。只要朋友感到自在,或至少在那些場合上比你更自在就行了。讓朋友知道你的感受,以及他可以怎樣幫你。

7. 不要只談論自己

沒有人喜歡愛現的人,所以不要霸占說話的時間。無論你是天生內向、還是外向,你都需要練習取捨,跟別人一起分享鎂光燈。每次有人問你一個問題時,你也問對方一個問題。如果有人問你正在學什麼,你可以問對方的興趣嗜好是什麼。

延伸閱讀:不太會喝酒聊天,如何建立職場人脈?麥肯錫前顧問私藏 2 招,內向者也做得到

8. 知道何時該道別

不管你是太累、覺得無聊了,還是把別人累壞了,你都需要知道何時該道別。社交互動及練習社交技巧,不表示你需要從頭到尾都在現場。 享受一半的美好時光,比從頭到尾強顏歡笑更好。

(本文出自《啟動你的韌性開關》,馬可孛羅出版)

相關文章

啟動你的韌性開關

成功 Success > 目標管理
feature picture
陳姿伶製圖

寫下你的 2026 夢想清單:用原子習慣累積 365 天小勝利,活成自己期待的模樣

2025-11-04 經理人用戶成長中心 羅秀如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2025 年來到尾聲。每年到這個時刻,總會冒出一句熟悉的想法:明年,我想過得更好。

但什麼叫「更好」?是更健康?收入更穩?心情更平靜?或是有更多屬於自己的時間和能力?

如果沒有策略,「更好」常常只會停留在願望。今年,我們換個作法,用能執行、能追蹤、能累積的方式,踏實帶你走向 2026。

向大谷翔平學習:把大目標拆成小任務

棒球巨星大谷翔平曾用九宮格清晰規劃自己的訓練與目標,完成投打二刀流的成就,並多次榮獲 MLB MVP。同樣,台灣柔道選手楊勇緯也借助類似的目標管理方法,精準掌控技術與心態,在奧運舞台上奪得銀牌。

他們的成功不僅來自天賦,更來自具體化目標,並持續行動。

這也正是經理人「商管 LAB」推出「改變人生的目標實踐法」線上課與「理想生活實踐模版」 的核心精神:這套模版並非僅僅是一張表單,而是專為目標管理與實現設計的全方位實用工具。

它結合科學化的九宮格規劃、每日習慣追蹤與復盤日記 3 大核心功能,幫助你將腦海中的構想變成具體行動,再透過持續執行,讓每個小步驟累積成可見成果。

九宮格設計理念:從抽象到具體,畫出你的夢想藍圖

經理人

在我們的模版中,九宮格是將夢想拆解為具體行動的關鍵工具。首先,你需要在格子的中心寫下最核心的夢想,例如「2026年加薪」或「學會第二外語」。接著,將這個夢想拆解為 4 大面向:

屬於自己的計畫: 專注於提升個人技能。
與他人相關的目標: 例如促進合作或建立深厚人際關係。
具體可衡量的成就: 像是考證照、優化履歷表,讓進步變得可見。
無形但深具價值的追求: 比如改善情緒管理或建立正向心態。

經理人

為了協助你思考,我們設計了 2 種九宮格邏輯:

1.放射型思考: 適合初期發想,無需拘泥順序,將所有相關的想法填入九宮格。這種水平式的思考,能激發你的創意靈感,從而找出未曾考慮的目標或行動計畫。

2.螺旋型思考: 適合具體執行階段,從核心目標開始,順時針依次填寫各步驟,建立因果關係,使目標的拆解更有深度。

理想生活實踐模版設計了「AI 目標規劃師」ChatGPT小助手。
陳姿伶製圖

AI 規劃管理師:透過提問釐清思緒,拆解目標與步驟

如果你在規劃時卡關,我們特別設計了一個 ChatGPT 小助手「AI 規劃管理師」,頁面上設有兩個選項:「工作目標拆解」 與 「生活目標拆解」,針對不同面向提供貼心的支持。例如,點選「工作目標拆解」後,GPTs 小助手將引導你輸入以下資訊:

產業與職位: 目前在哪個產業?擔任什麼職位?
工作內容: 你的日常工作任務有哪些?
目標描述: 希望在什麼時間範圍內,達成什麼具體目標?
其他背景資訊: 目標的動機是什麼?是否已經有一些相關的資源、技能或挑戰?

根據你的回答,「AI 規劃管理師」會幫助你拆解出 8 個適合的子目標,並提供具體行動指引,讓方向與步驟更清楚。

每日習慣追蹤:累積微小成就,見證巨大改變

善用每日追蹤,輕鬆培養原子習慣.jpg
陳姿伶製圖

如果九宮格是你的目標地圖,那麼每日習慣追蹤就是實現目標的動力來源。許多人在開始目標管理時,最大的挑戰是如何克服惰性。

我們的模版不僅提供了簡單易用的習慣打卡系統,還加入了一項充滿趣味與激勵的設計:根據完成率,讓你的數據以花朵的形式呈現。

每日打卡建立好習慣,朝理想生活邁進.jpg
陳姿伶製圖

你可以寫下「每天運動 20 分鐘」、「早晨冥想 5~10 分鐘」等想要培養的原子習慣。每天完成後,只需在方格內打勾,就能立即看到數據變化,得到成就感。

隨著完成率逐步提升,一朵小芽會慢慢成長,最終開展成一朵盛開的花朵,象徵你在習慣培養路上的累積與突破。這項設計不僅提升了記錄過程的趣味性,更讓數據從冷冰冰的數字,轉化為溫暖的視覺回饋。

同時,進度視覺化圖表也能幫助你清晰檢視每週、每月的習慣達成率,即使偶有波動,整體數據仍然展現你的堅持與努力。

復盤日記:每天的溫暖對話與反思

透過每日情緒、行動與反思紀錄,追蹤進步與調整方向。
經理人

忙碌的生活中,我們很少停下來與自己對話,在復盤日記中,除了「心情指數」、「睡眠狀態」這些反映身心健康的欄位,我們特別設計了以下提問:

值得讚美自己的 3 件事: 寫下讓你感到自豪的小事,大方的給自己一個肯定。

經歷 3 件美好的事物: 也許是一頓可口的晚餐、他人一句貼心的問候……,透過記錄,將溫暖的瞬間重新珍藏。

今天學到了什麼: 你可以把這一欄當成心願清單,像是「多花幾分鐘陪伴家人」、「面對壓力記得深呼吸」,每一個改善的想法,都是邁向更好的自己。

如果真的想不到要寫什麼,我們在模板中設計了小錦囊,只要跟著提示走,就能幫助你反思過去、挖掘生活中的動力來源,讓每一天都成為邁向夢想的墊腳石。

你的 2026,從寫下第一格開始

經理人

這份「理想生活實踐模版」不僅是一份工具,更是你實現理想生活的指南。搭配「改變人生的目標實踐法」線上課,幫助你從目標的構想到具體實踐,讓夢想變得觸手可及。

今天就開始,寫下你的第一個九宮格,打卡你的第一個好習慣,記錄你的第一份復盤日記。讓我們共同期待,一年後,你所繪出的夢想清單,會變成最動人的故事。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