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去因公司政策的調整、人事變動,有些部門被整併,頓時有不少同事面臨轉崗或失業的危機,整個公司人心惶惶。身為管理層的一員,看到上層做出這個決定,我的心裡相當不好受,但礙於公司決策,我能做的影響實在不多。
一知道了這個消息,我就盡快聯繫在業界的管理層朋友,詢問他們的公司是否有適合的職缺,經過幾次討論,行業裡的幾個頂尖公司都告知了職缺,也會優先考慮我這邊推薦過去的人選。
就在我煩惱著職缺仍嫌不夠時,突然收到之前下屬的訊息:「Tifi 最近過得還好嗎?我有聽到一些風聲,需要幫忙嗎?」
這位下屬在我聘請她之前,其實沒有任何相關經驗。大學畢業後就到了一家新創做實習,實習一陣子後成為正職,負責做市場拓展,但新創公司融資出問題而失業,才投了履歷給我們公司。
雖然我們招的是初階職位,但一般都還是希望有 3 至 5 年相關行業的工作經驗及代表作(在 top 級別的互聯網公司,都會有類似的要求)。起初人資看到她的履歷,二話不說要把她刷掉,但我在瀏覽資料庫時看到她的履歷及自傳,被她的 cover letter 所驚艷,獨排眾議決定面試她。
她不僅對我們公司及業務做了相當的研究,字裡行間也可以感受到她的熱情,果不其然,面談後給我的感覺相當好。她也知道相較其他人選自己的履歷相對薄弱,在面談時謙虛卻有自信地介紹曾經做過的專案以及個性上的優點:「我的經驗還不夠,但我敢保證我沒有比別人差。我比別人更主動、更積極、學習力更快,只需要一個機會來證明。」
後來幾經討論,以及跟人資主管再三保證,我決定聘用她。
她沒讓我失望,成長飛速,不僅跟客戶之間擁有相當好的關係,跨部門的人緣也無可挑剔。在她到職一年半時,隔壁部門的主管決定跳槽,第一個決定就是想帶著她一起。我個人認為那是個相當好的機會,除了祝福就是祝福。而在那之後的一年,她以 25 歲的年紀升為主管,那家公司也成為印尼 top 3 的媒體公司。
即使離開我的團隊,她仍時常關心我,常常提到我當初給了她一塊敲門磚。到了這個緊要關頭,也第一時間伸出了援手。
我稍微跟她說明了情況,說完後她突然消失了半小時,當我還在納悶時,她回訊說:「我剛也聯繫了xx 及OO(兩個都是我的前下屬,現在都發展得相當好),大家手上都有一些很好的職缺,請 Tifi 直接把履歷 pass 過來吧,我們一起定會力保團隊都能順利找到新工作。」
心裡的感動無法用言語形容,那些我曾經不經意給予幫助的員工在這種時刻,通通義不容辭地跳出來。
身在高位時,有時候一雙慧眼、一隻援手、甚至一句溫暖的肯定,都能在下屬心中留下不可磨滅的痕跡,日後也說不定帶來難以想像的回報。
不要因為現在他/她是你的員工就恣意妄為,因為你永遠也不知道何時會風水輪流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