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團隊人多又來自不同專業,主管頭好痛!兩大關鍵,升級你的領導力



這幾年女性領導漸受矚目。從 2012 年創辦 CAREhER 的我,在 8 年間訪問以及觀察身邊許多傑出優秀的女性,在這個專欄,我將分享她們屬於新世代女性的共好領導力,以及她們的學習歷程。
「要當個受尊敬的人而不是被喜歡的人。」亞馬遜(Amazon)Last Mile 部門(最後一哩,管理包裹從物流中心到消費者手上的物流)Core Driver Experience 產品負責人王姵瑾,這句話是我們同在美國進修工作時,她常對我說的。
王姵瑾在台灣出生,畢業於台大資工系,隨後在史丹佛大學進修,在 Google 總部累積了 7 年半的工作經驗,從資深工程師轉為產品經理,後來轉任位於西雅圖的房地產科技新創 Redfin,見證並參與了公司從新創到上市公司的迅速成長。時隔 7 年,又到亞馬遜。
面對職涯選擇時,她說,公司規模大小並不重要,除了加入具有前瞻性的公司,更需要了解接下來需要取得什麼技能,才能更上一層樓。比方說,王姵瑾之前帶領的團隊,沒有現在亞馬遜整個 Last Mile 部門的大,所以她評估自己接下來想要學習跟練兵的是 「規模化自己的領導力」。這又分 2 個層面,第一層是直接管理的團隊大小,考驗自己在不同層面的管理功力。第二層更關鍵:如何規模化你的影響力,影響不直接向你回報或為你工作的人。
比方說,那些同為管理團隊的同事。假設你帶領的是產品部門,你需要確保技術長、行銷、銷售等部門的管理也都能被你所影響,因為每位主管,都有自己的部門要營運,部門的目標要達成。那可以怎麼做呢?
首先,身為亞裔女性,她學會在會議中屏除對於既定印象的掙扎,不要太去在意他人的隱性偏見,反而學習用不同溝通方式,和不同專業的人溝通並保持客觀角度。接著和各部門的管理者建立深度關係,彼此之間存有信任,這個觀念叫做 first team(第一隊、先發陣容)。「第一隊」的組成人員,並不在你轄下,但都是可以信賴的決策者。在這個團隊內,要確保關鍵的議題和爭論有良好的溝通管道。
假設你正在做計畫,記得要包含不同部門進入考量,用公司的重要 KPI 指標來評估,不同團隊部門怎麼樣可以對這個目標貢獻,在 Amazon,這樣的情形就用「橋梁」兩個字來形容。
新的一年,在設立自己的「領導力」目標時,可以透過建立第一隊,擴大自己的影響力。
周明緯
曾為澳洲 D&I 顧問公司 The Dream Collective 亞太區負責人,帶領跨國團隊在東京和新加坡為客戶培育女性人才、建立多元企業文化。現為商業女性領導力平台 CAREhER 創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