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一直以來都是「人性本善」的支持者,特別是在當主管的這十幾年裡,總是選擇相信新進員工和團隊成員。可能也是個性比較天真,因為信任所以簡單,而一路走來也順利。結果,上個月一場職場鬧劇不僅打醒了我,還狠狠教會我一課:
人性本善不適用於職場,陌生人不值得你的信任。
從上個季度開始,因為業務擴張,我所負責的國家也跟著變多,新接手的工作多到不行,又還沒有當地的行銷員工支持,工作量壓得我根本喘不過氣。經過一陣瘋狂面試,我終於遇到了一位相當好的候選人:履歷亮眼,來自知名科技公司,英文流利、氣場專業,說話也很有條理。對方也超有興趣加入我們,雙方可說是一拍即合。為了讓他能三周內到職,我還親自手把手教他面試技巧,幫他準備工作方向。
結果呢?他到職第一周的各種荒謬表現,簡直超出我對一個資深,哦不,一個普通上班族的一切想像:
- 第二天就無故消失:不打卡、不上班,訊息也不回,彷彿人間蒸發。
- 遲到早退變日常:不是遲到就是早退,中間還能幾小時都不見人影。
- 一天到晚跟同事起衝突:短短幾天內,已經成功激怒數位同事,搞得整個團隊怨聲載道。
我原本想說,可能是新環境適應不良,後來發現,他根本連最基本的工作態度都沒有。試用期還沒結束,連人資和我都看不下去,直接決定「不適任,不予錄用」。然而,他居然還反過來要控告公司,捏造一堆莫須有的罪名,把我們的法務和人資搞得焦頭爛額。
雖然最後事情順利落幕,但這一趟荒唐的經歷讓我徹底改觀。原來對人性抱有基本懷疑,才是主管在職場中生存的基本技能。這次經歷之後,我真的徹底明白了,當主管就算再忙、再累,也絕對不能少做功課:
1. 背景調查一定要做
再完美的履歷都可能只是包裝得漂亮,推薦信一定要查到底,千萬不要單看表面的資料就覺得萬無一失。
2. 入職前先講清楚規範
入職文件更要條列清楚,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先白紙黑字講明白。免得後來翻臉時,對方還能「假裝不懂」。
3. 試用期鐵定要從嚴
「嚴到寬容易,寬到嚴難如登天」,這句話我現在真的是刻進心裡。剛開始就要嚴格執行規範,從小細節看工作態度,發現不對勁就要盡早處理,別等事情大條才補救。
4. 所有紀錄都要存檔
從面試到工作表現,每次的警告或評估都要留下紀錄。這不只是保護公司,也是在保護你自己。翻案證據什麼時候都用得上!
說真的,經過這次經歷,我覺得以前那種「人性本善」的想法簡直過於浪漫天真。職場就是一個現實又殘酷的環境,信任不是平白給的,而是視對方用行動和態度慢慢給予的。
現在的我,與其相信人性天生善良,不如相信制度、規範和自己雙眼的觀察力,這才是當主管的生存之道。
最後,奉勸各位主管一句話:信任可以給,但懷疑要先有,「相信」要留給值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