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教授約翰‧科特和科特國際顧問公司首席顧問將成功變革的8步驟,轉化為一群企鵝改善居住環境的故事,讓閱讀者可以輕鬆理解組織變革的歷程。
成為經營者後,我深切感受到商務十之八九都不順遂。迅銷集團(FAST RETAILING)的柳井正社長寫過《一勝九敗》這本書,書名說得一點都沒錯。不過,重點就在於那一勝。即使持續失敗,如果最後成功,所有的失敗就有所代價
日本百貨業曾因商品同質性太高而業績下滑、被迫關店,但它們積極創新改變,朝個性化百貨公司發展、調整賣場的空間規劃與陳列,不再只講究坪效,而是以提升顧客的體驗經驗與舒適感為轉型的重點。
夏普連續虧損,一度面臨下市危機。為何新社長戴正吳就任後,敢喊出接手半年就轉虧為盈的目標?
就在這個時間彷彿靜止、充滿回憶的房間之外,台泥董事長辜成允啟動了一場20倍速、30倍速運轉的時間革命:假設台泥過去50年,產能達1000萬噸水泥;進軍中國市場之後,要在5年內,達到2000萬噸。換算之下,5年要達到過去耗時100年的目標;相當於,1天要當20天用。
林金立直指台灣長期以來的照護模式,都是以「約束」為主,因為害怕無自主照護能力的住民受傷,因而阻絕所有危險因子, 「不過,當『安全』的界線被無限上綱,人便會失去活著的自由與尊嚴。」
這是一個混亂的年代。消費者喜好飄忽不定,市場前景未明,各家老闆都在問:公司該如何找到前進的方向,持續獲利?這些經營資優生或許有答案。
當超市成為台灣消費者採購生活必需品、生鮮蔬果的必然選擇,而全聯又在其中扮演著超市龍頭的角色。該如何看待全聯當前的表現?零售市場真的會往超市超商化前進嗎?
變革管理大師約翰.科特(John Kotter)曾說:「取得成功的方法是75%~80%靠領導,其餘20%~25%靠管理,而不能反過來。」幾十年來,他對於領導與管理的辯證不斷。
「梅爾不信任雅虎的人。」一個主導公司未來也最有前景的部門,但這個部門裡的成員,卻幾乎沒有原生的雅虎人,大多是來自梅莉莎.梅爾陸續從外面買進來的新創。
當松井忠三在2001年接下良品計畫會長時,公司虧損達38億日圓,股價從逼近2萬日圓,一路跌破3000日圓。然而,松井卻在短短兩年內,就讓業績從谷底翻身,甚至創下史上最高的紀錄。 讀到這裡,很多人自動
如果有人說「雀巢(Nestle)是一家打從出生便陪伴了自己一輩子的食品公司」,或許一點都不為過;事實上,這間致力於提供優質食品、美好生活的瑞士企業,憑藉著在全球所擁有的500多家工廠以及上萬項產品,早
以網路書店起家的亞馬遜(Amazon),顛覆了我們這個時代對於「書店」的想像;今年適逢亞馬遜20週年,**亞馬遜又要再次挑戰「書店」這個概念了——將在西雅圖開設第一家「實體書店」**!難道亞馬遜要背棄
羅至玄(左)/ 萬達寵物集團營運總監;李俊廣(右)/ 萬達寵物集團執行董事;攝影 / 賀大新 三年前,萬達寵物經營陷入瓶頸,找上旺旺集團前策略長袁睦鄰創立的風和投資控股,引入資金和專業管理人才。毫
前陣子三創園區盛大開幕,國內外大廠紛紛開設「品牌體驗店」,吸引消費者駐足圍觀。這些品牌體驗店除了展示最新產品外,更將未來的技術,透過使用情境方式,讓消費者充分體驗玩耍。一時之間,品牌體驗似乎又成了顯學
「你看《復仇者聯盟2》了嗎?」可說是近日最常聽到的問候語,號稱地表最強大的超級英雄系列電影續集《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Avengers: Age of Ultron)22日在台上映,所屬電影公司「
1999年,日本無印良品創下獲利133億日圓的好成績,結果隔年情勢翻轉直下,2001年甚至虧損38億日圓,外界評語從「無印神話」殘酷地轉為「無印良品的時代已經結束」,公司內部蔓延著一股「公司是不是快完
整理 / 張良姿 隨著大環境變遷,許多制度或大或小難免需要進行改變調整,以因應環境需求。而任何規模或任何模式的變革若要成功,就必須讓人們參與創造的過程。對於自己的想法,人們不會有異議,
**<span style="color: #ff6600;">華研國際音樂總裁 何燕玲╳企業轉型3堂課</span>** 「The major(領導品牌)也會消失。」華研國際音樂總裁何
撰文 / 吳韻萱 施振榮回鍋擔任宏碁董事長210天後卸任,他以「啃210個饅頭的日子」來形容這段組織調整期,每天都像在等退伍,可見「老驥伏櫪」的擔子並不輕。他說,自己已達成階段性任務,
作者 / Cooper Chen 在台灣經歷太陽花學潮之時,全球軟體巨人微軟也悄悄吹響了轉型革命的號角。帶領這場革命的,正是<span style="color: #0000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