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間企業先是裁掉近 1 萬 6000 名員工,隔年再解散萬名以上的中階主管,外界一定會直覺他們開始走下波,但這是全球最大的白色家電(編按:泛指生活及家事用的電器,如冰箱、空調等設備)製造商海爾執行長張瑞敏,在 2014 年重整組織的一項大膽改革。
企業營運穩定,營收卻無法有重大突破,原因可能是管理制度未整合,找不出拖垮作業效率的真正兇手。運用「作業價值管理」(AVM),釐清各部門的資源分配與工作效率,有助於擬定改善策略。
於2018年11月底的台灣百大MVP經理人頒獎典禮上,李境展總經理和台下來自各領域的優秀經理人,分享「非典型團隊經營」及「敏捷轉型」的經驗,期待能透過自身經驗,協助台灣企業找到不一樣的轉型路!
經營者通常有個迷思,認為轉型是出現經營危機才需要做的事。然而,隨著市場變化迅速,各行各業都在往前進,公司該想的不只是現在,而是未來如何保持優勢、找到機會。
一位 60 歲的吳女士,因為氣喘與肺功能不良,常進出不同的醫院看診,每換一間醫院,新接手的醫師為了了解吳女士的病史,又必須安排她做電腦斷層攝影(CT)及磁振造影(MRI)檢驗,再請她一周後再回診治療。 每年浪費數億的健保費,靠他來省下!他靠「雲端病歷系統」
BCG 長年研究企業轉型的成功關鍵,包含之前分享過的「公司必須有負責轉型的團隊」「依循一套成功轉型的步驟」等等。最近我們發現了一個新的指標:轉型的時機點與轉型的成效正相關。
隨著時代改變,職場文化取向也從過去「生產至上」,轉變為「人際優先」,若你身為公司中的管理階層,領導方針當然也得跟上社會趨勢。由於新科技如 AI、大數據等正影響著我們的世界觀,管理階層在制定公司目標時也該想想,數位模式既可提升員工工作效率,那該如何配合開創一個符合商業運作和企業擴張的領導策略呢?
翻開抽屜的陳舊物品,或許以前你用手機的品牌,是諾基亞(Nokia)。這間歷史超過 150 年的芬蘭大廠,1980 年就投入手機、網路設備,到了 2000 年初,他們的市值曾超過 2000 億美元(約新台幣 6 兆 1000 億元),手機在全球市占率近 4 成,甚至貢獻芬蘭國內生產總值(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 4%,前景一片大好。
膨包事件後,社會大眾對阿舍觀感不佳,不看好阿舍未來的發展。微風集團卻在 2011 年,正式宣布入股阿舍食堂,一步步引領阿舍走出低潮、重回市場,更在 2017 年創造 2.4 億元營收的佳績。這場逆轉,經歷了些什麼?又是怎麼做成的?
細數汽車產業的前景,不僅各方科技大廠搶進研發電動車、無人車分食市場;共享經濟的興起,「擁有汽車」的觀念也逐漸為共乘、租用取代。數據顯示,美國在 2016 年售出約 1750 萬輛車,2017 年跌至 1720 萬輛。
有些企業需要透過改革,才能繼續保持卓越;有些企業的表現開始走下坡,需要採取極端變革才能扭轉局勢。但不管是因為哪一種改革,都很難成功,大約只有 30% 的大規模改革能成功達標。
做品牌官網可以為飛利浦帶來更多新客、增加更多營收嗎?台灣飛利浦董事長暨總經理陳百州目前還沒有明確的答案,但他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不這麼做、如果不想辦法更直接認識消費者、掌握消費者,那未來將會是很危險的。只是要想在這麼龐大的組織內發展新事業,除了決心、除了資金和人才,更需要有策略。
IBM 為了發展大數據、雲端服務,選擇雇用更多年輕新血,因此在過去五年內開除了兩萬名年紀超過 40 歲的員工,遭質疑有年齡歧視的問題。 IBM 轉型背後的秘密:五年內開除了兩萬名年紀超過 40 歲的員工 五年內開除了兩萬名員工
當景氣不好、公司業績觸底,身為公司領導人,該如何診斷出營運狀況的病根,進行必要的改革? 讓顧客沒你做不成生意!日本社長的 3 個經營策略,讓公司晉升全球第二大建設機械廠 當公司快活不下去時,老闆該做什麼?日本社長靠 3 個策略,V 型反轉公司 從深陷谷底到世界第二!日本社長靠 3 個策略,救回瀕臨倒閉的公司
玩具反斗城在未能達成數十億美元債務重組的協議後,正準備出售或關閉美國所有 885 家連鎖店,可能成為最大的零售業清算案例。他是怎麼走到這一步的?
2007 年,諾基亞(Nokia)成為手機產業的要角,全球市場佔有率高達 40%,但才短短 5 年,市值就大跌 96%。而經過一連串的數位轉型與變革,2017年諾基亞的市值和最低點相比,已大漲500%。
有一群熟稔數位思維的數位原住民,他們容易取得資本市場的資源,也充滿想像力,藉著數位平台的建立,直接跨過傳統產業定義的疆界,建立一個具高度延展性的新型態商業模式,因而削弱或消滅傳統公司原來的機會。
轉型升級是當代企業身處嚴峻環境下,最常喊出的口號之一。然而,組織究竟該怎麼轉,又要如何升,多數經營者卻是一頭霧水。其實,創新升級不假外求,如果從企業已有資源延展,反而能更有效地找出方向。
金融科技大浪來襲,銀行、保險、證券業許多傳統業務須面臨轉型,繼國泰人壽、遠雄人壽之後,南山人壽成了第 3 家宣布取消代收制度的壽險公司,明年 3 月起將取消收費員制度,保險收費員成為金融科技浪潮下的優先「受害者」。
鴻海集團總裁郭台銘今年也出席了中國烏鎮峰會並受到央視訪問,暢談智慧製造及物聯網,並表示 20 年後生產線上的作業員將會被取代。
學習系統思考會出現的第一個難題是,不知道何時可用、如何使用,這使得許多工作者在還沒開始熟悉這個思考工具之前,就打算放棄。
2006年,比爾.福特(Bill Ford)的公司多年來無法跟上世界的變動,為了趕上潮流,他們需要金援。但他去大型投資銀行屢屢碰壁,銀行不敢借錢給他。
共享經濟相關的公司在近10年成長逾10倍,橫跨各種產業,總產值翻了540倍以上。Uber顛覆了汽車業,和Airbnb撼動飯店業,傳統企業該怎麼應對這股共享熱潮?
1977年,尚未成為世界級企業的NIKE,來台灣尋找合作夥伴。參觀二十幾間鞋廠,大多數都無法使NIKE滿意,少數滿意的卻也看不上NIKE。最後,情定當時由一位年輕人王秋雄所管理的斗六鞋廠:豐泰。 為何他願意賭上身家,當眾燒掉萬雙球鞋?從豐泰鞋廠看組織變革的成功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