宥辰集團以砂石業起家,開發綠混凝土,也串連旗下子企業,打造循環經濟園區,切出永續商機,不僅降低運輸成本50%以上,2024年綠混凝土出貨量翻倍成長。
Patagonia被《時代》選為2023年最具影響力企業之一,且營收在過去10年成長超過2倍,其亞洲環境長接受專訪,分享兼顧永續與商業成功的祕訣。
企業投入ESG不該基於「公司能對SDGs有多少貢獻」,應該抱持「企業經營本身就在支持SDGs」的思維來做。
摩斯漢堡推出新業態「Stand by Mos」,利用「格外品」蔬果製作健康飲品,減少食品浪費並支持農戶。首店設於池袋站,未來將拓展至更多人流密集區域。
2023年,泓德能源成為首家在台灣創新板掛牌上市的能源廠商,營收5年內飆升5倍,從2019年11.6億元成長至2023年58.5億元,並預計2024年第三季從創新板轉一般板上市。
在淨零轉型的趨勢下,化學工業如何減少廢棄物又實現經濟效益成為一大難題。永光化學2017年成立循環經濟推動委員會,並將概念導入全集團,為產業找到新路。
永續發展是一場馬拉松,企業如果能運用創新與在地優勢,打造負責任的供應鏈,促進利害關係人參與,不僅能為企業永續經營立下根基,更能推動社會整體永續轉型。
太古可口可樂近期宣布雪碧要換掉綠瓶身,改成透明瓶,這件事情竟然和 ESG有關?公司旗下有60個品牌、每年使用塑膠超過25萬公噸,他們該如何推永續?
2024 年台灣最佳企業雇主獎揭曉,共92家企業獲獎,反映出對Z世代多元化職場的重視。今年新增環境永續和多元包容獎,14家企業更獲金獎肯定。
金管會公布公平待客表現優良業者,並表彰5家業者獲最佳進步獎。根據評選結果,業者在申訴處理、資安強化及健康風險評估方面取得顯著進展。
7-ELEVEN全台1500家門市自21日起凌晨3至6時限時關燈。預計每年節省96萬度電,減少47萬4981公斤碳排放,相當於3166棵樹木的固碳量。
永豐銀行法人金融處資深協理柯永仁表示,「很多企業在淨零轉型上,還在觀望,」想踏入卻苦於資金和減碳專業的門檻高。
家樂福永續長蘇小真說,台灣推動永續的產業,以金融、製造業為主,零售業要如何做永續,是一大挑戰,「很多工作都有標準路徑,但我覺得永續沒有。」
在所有能源相關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中運輸業就占了約1/4。但DHL集團透過推出永續航空燃料方案、綠色載具等做法,2023年整個集團降低至少130萬噸碳排。
在日漸成為顯學的企業ESG行動中,生物多樣性是經常被忽略,卻很重要的指標。對全球規模最大的法國美妝品牌萊雅集團(L'Oréal)來說影響甚大。
為實現淨零目標,鋼鐵業要在2050年前達到減排50%。中鋼的每一個決策,都牽動中下游廠商和相關業者。要實現鋼鐵業的低碳轉型,大家都在看他們怎麼做?
什麼是 B 型企業?B 型企業、認證、特徵有哪些?從重視員工、服務社區、照顧環境切入,B 型企業跟企業社會責任 CSR 不同,Z 世代年輕人才都⋯⋯
SDGs、SDGs17是什麼?聯合國「2030永續發展目標」的17項核心目標、169項細項目標、230項指標解讀!中文完整解析:
崇越集團副董事賴杉桂說明,以 3 大事業主軸而言,崇越有半導體的高科技領域、綠能循環領域,以及囊括食品與運動的大健康事業,對標的都是落實永續減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