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達 83% 的一線 Z 世代員工在工作中感到倦怠,遠高於總平均的 75%,更有超過三分之正考慮離職!專家:給年輕世代「掌控感」,是最好的留才方式。
「健康經營」除了和員工福利有關,也會影響職場的氛圍和事業的成敗,所以主管要先注意員工生理而非心理狀態。
中國年輕人「提前退休」的現象引起世界關注,甚至出現了「青年養老院」,專為這些年輕世代而開,並且拒收 45 歲以上的客人,中國社群媒體上受到廣泛討論。
主管為了鼓勵好人才,往往會給他們機會管理團隊或接更大的任務,雖然出於一番好意,但有時可能適得其反,加速人才陣亡。
「面試風格評估法」依據個性與表達傾向,將求職者分成「魅力型、挑戰型、審視型、和諧型」等 4 種。減少面試官自己依賴第一直覺選人的偏件。
根據《2024 年職場年齡歧視調查》報告,職場上的年齡歧視問題愈發嚴重,尤其是在薪資部分。高達 49% 年滿 40 歲的員工薪水低於年輕同事。
全球知名 PC 大廠惠普(HP)近期在台灣掀起裁員風波。據傳惠普將於 10 月分兩波進行大規模的人力調整,預計將裁減 20~30 名研發人員。
2025年台灣就要進入「超高齡社會」,即65歲以上人口超過20%。連帶影響職場的主要勞動力,為了鼓勵45歲以上中高齡勞工就業,立法院近日修法。
富比士(Forbes)公開 2024 全球最佳雇主排行榜,國泰金控以第 75 名成為台灣企業第一,華碩排名第二,微星及台積電排名提升,成為第三、四名。
美國的泵浦製造廠卓勒(Zoeller)在台設立的子公司台灣卓勒,在2023年榮獲HR Asia亞洲最佳雇主獎,但在2018年面臨離職率高達9成的困境。
根據 KPMG 2024 年全球 CEO 前瞻大調查,76% CEO 相信,雖然人工智慧(AI)技術在加速發展,但不會對企業員工數量產生影響。
不光是台灣,美國科技界也出現愛用「新鮮的肝」、偏好僱用年輕人的現象,但專家認為這對公司並不是好事。
求職網調查顯示,2024 年第四季企業的調薪意願達到 12 年來最高,約有 64.8% 企業計劃在這個季度進行調薪,預計的平均加薪幅度約為 4.2%。
《腦筋急轉彎2》製作過程中,出現了皮克斯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加班潮。許多人被迫一周工作7天、獎金發放也引爆前員工怒火,更刻意削弱 LGBTQIA+ 情節。
截至 2024 年 8 月,輝達刊登了超過 1100 個職缺,什麼樣的人會受到青睞?
BCG在2024年發布研究指出,生成式AI能加速90%人事行政作業流程,將招募時間縮短50%。實現這項成就的關鍵,是數位化和風險控管能力。
理工畢業生腰斬,面板大廠群創在 2024 年首度大規模招募東南亞人才,然而當品牌在海外知名度不足,要如何吸引人才?
最低工資確定調漲到28590元、時薪190元,114年1月1日實施。這對企業會有哪些影響?有可能跟進加薪嗎?
104調查指出,2024 年的整體平均月薪為 4.7 萬元,涵蓋 43 種職務,其中有 26 種職務的平均月薪低於此均線。
輝達股價暴漲,讓其下員工也受惠成為百萬富翁,但公司高壓的工作環境和股票配發制度,也讓他們賺取的財富看得到吃不到。
同事休育嬰假,你能得到最高 10 萬的獎金!日本三井住友怎麼想的?根據日本商工會議所 2023 年調查,日本中小企業中約 6 成企業男性員工沒休過。
一般人在面試時容易落入的三個陷阱—「動機」「文化契合度」「個性」。典型的失敗面試就是「詢問動機」。
大學選課怎麼選對未來工作最有利?據調查,數學電算、商管、工程與社會心理等 4 類學科跨域學習的起薪中位數比單一領域多出3000至7000元。
常見的「一年一聘」、「一年一簽」、達標續聘的定期契約,真的合法嗎?陽明交通大學科技法律學院副教授邱羽凡來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