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資策會MIC調查,消費者最常使用的零售通路App分別為全家、全聯、新光三越與屈臣氏。其中集點仍時消費者最在意的功能。
日本全家股票下市!母公司伊藤忠商社決議上市廢止,原因是?從日本三大超商7-ELEVEN、LAWSON、Familymart數字,看商社與超商零售關係:
繼台鐵、山海樓之後,全家聯名鮮食再一波!宣布獨家與「鼎泰豐」合作推出 3 款新品,可望持續鮮食銷售動能,搶攻商機。
近日,統一超商(7-ELEVEN)與全家便利商店紛紛公布 2020 年上半年財報,台灣超商雙雄也交出了成績單不同的成績單。台灣超商營收、獲利表現如何?
7-Eleven 將被全家超越了嗎?全家(FamilyMart)的咖啡寄杯、手機會員經營,討論度都比小 7 高?從日本超商龍頭爭霸前例看台灣的下一步:
全家在 2018 年底就成立冷凍商品自有品牌:媽媽煮藝。一款蒸蛋湯一年賣出 90 萬份,連微波白飯都銷了 200 萬份。
超商雙雄先後發布第一季財報,出現罕見「統一超獲利衰退,全家營收、獲利、EPS卻創歷史新高」的情形,為何老大老二出現兩樣情?統一董座羅智先如何解讀?
180g 冰塊裝在空紙杯裡,這商品你會買嗎?明明有袋裝的冰塊,為何要這樣賣?其實客群大不同。
蘇花改今日下午全線通車!台北花蓮自駕省 1 小時,客運 24 小時營運,另外還有全家搶下經營權的東部首座國道服務區開幕,你都注意到了嗎?
全家超商 2011 年成立「全家國際餐飲」正式進入餐飲市場,從「Volks 沃克牛排」到「大戶屋」,一步步調整策略,以超商思維翻轉餐飲體系!
日前全家推出旗下智販機之後,智販機就成為四大超商有志一同的科技零售未來方向。不過,「智慧販賣機」究竟與傳統的「自動販賣機」有什麼區別?
全家便利商店去年設立科技概念 1 號店,希望新科技輔助店員的日常工作,解放他們的工作時間。事隔一年半宣布再砸超過 1000 萬元開科技概念 2 號店!
未來可能連出門走到離你最近的全家時間都省下來,外送 App Uber Eats 一點就送達餐點和日用品。
近年各超商紛紛開設複合店,想要競爭激烈的市場中透過異業結盟創造綜效。這一次,全家便利商店看好住商混合區商機,在高雄開設了百坪大型複合店,並在其中導入了咖啡、洗衣、超市三大服務。
台灣兩大超商 7-Eleven 和全家便利商店的競爭愈來愈激烈,不僅在「咖啡」品項上拚寄杯、比精緻,店面選址也屢有新消息,例如全家搶下 7-Eleven 的台鐵經營權,7-Eleven 則另闢市場進駐休息站。關於兩大超商的競爭態勢,專家怎麼看?
日前全家宣布搶下台鐵車站共 32 間門市的超商經營權,目前已逐步開張。全家認為,這是一次對於企業的成果驗收,也是與 7-ELEVEN 的一次正面對決。
經過一連串的財報、商業模式分析與鍵盤推理過程,我找到了更可能的原因。
在台灣,解決生活大小事之所以相當方便,絕大部分歸功於觀光客眼中的奇景 —— 隨處可見、24 小時不打烊的便利商店。但是,當門市密度越來越高、電商平台雙重夾擊,即便在便利商店消費的「剛性需求」不曾改變,但競爭白熱化卻成為無可辯駁的事實,業者開始紛紛走上「新零售」這一條路。
台灣便利超商密度僅次於南韓,在全球排名第二,從結帳到做珍奶,超商店員 18 般武藝通通都要會。然而目前全台超商數量已經突破一萬家,實體店鋪的成長已經非常有限,因此,近兩年各大超商龍頭都紛紛開設複合店,將咖啡廳、洗衣機、炸雞店通通搬進超商,希望能藉此拉抬本業的業績。
去年全家以複合店型為主力策略,陸續開出結合炸雞、生鮮超市、咖啡廳等新的店型。不過,昨日全家便利商店宣布跨出結合餐飲業的範疇,進軍「生活機能產業」,要在便利商店裡增加「自助洗衣店」。
「全家的會員機制是不是成功,現在我們還不敢那麼快論斷,但現在的成績,全憑內部團隊廝殺過後才得到的,」全家會員暨電商推進部部長王啟丞形容。
「全家就是你家」,這是許多台灣人從小就很熟悉的品牌 Slogan,靠著培養會員開拓新的機會與商機,今年適逢 30 周年的全家便利商店,從兩年前開始捨棄實體點數貼紙集點,以全家 App 專攻數位會員,會員人數一路穩定成長,如今已累積 800 萬會員數。
原本看似可有可無的功能,竟在上線後成為全家會員 App 使用頻率最高的服務。全家商品預售功能除了單月億元的營收貢獻,還為全家帶來什麼價值?
日本便利店市場競爭愈發激烈,為了維持增長,連鎖巨頭們也得從便利店之外的業務想辦法。全家便利店母公司 FamilyMart UNY 發布公告稱,FamilyMart UNY 將以 2119 億日元獲得連鎖賣場唐吉訶德最多 20.17% 的股份,預計成為後者最大股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