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從財務報表的角度,來觀察分析咖啡系列營收成長對統一超商獲利的重要策略性意涵?閱讀財務報表一定要掌握兩個原則,你就可以輕鬆掌握關鍵數字:
店到店配送、App 跨店寄杯、唐寧茶買一送一,全家接連推出市場未見的創新服務,帶起市場熱潮;然而對於第一線門市而言,「新嘗試」卻常常與「混亂」畫上等號,手忙腳亂有時甚至凌駕帶動銷售的美意。 爆量人流總是讓門市吃不消?新服務上線不該等同混亂!看全家店長如何有效處理排隊人潮
全家和 7-11 的超商大戰近來將焦點放在複合門市上,而超商業者為什麼要將韓式炸雞、美妝、健身房、麵包店...一個一個都搬到門市裡呢?台灣兩大超商業者統一超商 7-11 和全家便利商店,一路從產品力、科技力、物流力、行銷力打到現在,大家還要比誰的複合店最夠力。
你在便利商店買過珍奶嗎?手搖飲曾是 50 嵐、清心福全、茶湯會等品牌的天下,但未來就難說了,因為兩大超商龍頭都宣布加入戰局,全家聯名唐寧茶、7-11推出現萃茶。
全家正式發表了科技概念店,從店面的設計和安排,可以看出全家對於未來超商的想像。全家董事長葉榮廷強調,全家科技店的概念與一般人認識的無人商店,有本質上的不同,「冷冰冰的科技,其實也可以很有溫度。」
日前掀起一波討論熱潮的「全家炸雞」,3 月 13 日正式於「全家 x bb.q CHICKEN」板農門市正式開幕,全家樂觀預期此次結盟可為單店帶來至少 20% 的營收成長。
近年電子商務的猛烈成長,貨物爆量的狀況時有所聞,現在幾乎所有便利商店都提供的店到店配送,是由全家2008年首創的服務。
流通零售業信奉現場主義,唯有親眼看見第一線的需求,才能聽見市場隱微的聲音,得到有價值的訊息。
2005年日本邁入超高齡社會,便利商店不僅能成為年長者日常生活中的據點,更擴大了老年人服務的窗口,多角化的經營方式來面對超高齡社會的來臨。
同樣是賣年菜,7-ELEVEn、全家和萊爾富的策略有什麼不同?又是如何在訂單爆量下,把年菜準時在除夕前送達給消費者,不發生延誤?
兩家皆強調是「智慧型商店」,不過,策略重點還是有些不同:
你能想像,這個銷售破億元的商品其實是全家「誤打誤撞」出來的嗎?
走進便利商店,消費集點換贈品的活動依然熱門,要是你到訪的是全家便利商店,你再也不需要拿出貼滿點數的小卡,只要出示手機的全家 App 刷條碼,點數就被記錄下來。這個 App 不只是集點的載具,更是全家新一代會員系統。
便利商店能多大程度地帶給人們生活上的便利?最近日本幾家零售企業的動向能回答這個問題!日本全家有了一項新業務:投幣洗衣店。他們將在附近有較大停車場的門市新增投幣洗衣機與乾燥劑
一般零售通路推自有品牌大多是為了衝高營收和獲利,但全家便利商店卻不從市場上既有熱賣商品尋找商品標的,也不以增加利潤為目的。對全家來說,自有品牌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零售市場這麼競爭,求成長有什麼解方?全家便利商店的答案是:超市化。繼六年前啟動過一波大規模新店型改造後,全家今年看準趨勢變化,再次啟動改革,要往超市化的型態發展。
全家2016年成績亮眼,但展望未來卻有些擔憂,認為有兩大挑戰。但全家董事長葉榮廷也表示,他們將會就兩大方向,迎接挑戰。
你有沒有發現,全家又變得不一樣了?在歷經食安風暴後,消費者不僅挑品牌,也挑信用,對於每項產品的成分無不發揮追根究底的精神。但是,在通路競爭白熱化的時代,全家該如何突圍?
連著幾天吃多了家裡的年菜跟大魚大肉,偶爾也想要換換口味,來點清淡的,雖然春節多數店家都沒開,但其實便利商店就有好選擇! 在[《卡路里瘦身是場世紀大陷阱》][1]中建議可以在年假中抽出一天,試試看這
台灣是全球便利商店密度最高的國家,平均每2300人就擁有一家,甚至短短一條街上,就有兩、三間店鋪互別苗頭。 對超商經營者來說,當前後左右都是對手時,能否突圍而出的關鍵,已從過去的「實體距離」,逐漸轉
即將破3000店的全家便利商店,近年來屢有創新。接連推出燒蕃薯和期間限定的霜淇淋口味都是熱賣商品,集點贈品從阿朗基到宇宙人也是檔檔轟動。 正當大家認為全家頗有坐二望一的姿態之時,**全家便利商店
從維基百科的查詢中,得來速是美國在1930所推出的服務,當時取名叫「Drive-thru」,也就是「開車通過」、「免下車」的意涵,中文的「得來速」,卻有快速取得餐點的意思。原始的 Drive-thru
最近在少女與OL間最風靡的公仔角色,莫過於全家便利商店推的集點贈品「宇宙人」,手長腳長的人偶,長得既像熊又像兔子,卻以無辜的表情、繽紛卻柔和的色彩,以及超清柔舒服的毛巾布觸感,給人「開朗如春天、溫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