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企業來說,今年會是人才荒的恐懼年,反面來看,能夠留住和徵得優秀人才者,會比其他同業更有競爭力。該如何留住人才呢?
104 公布 2022 年十大高薪產業,前三名為電腦及消費性電子製造業、半導體業、投資理財業。除了薪資,還要觀察 3 件事來辨識好雇主
加薪潮來襲,各家企業開搶新鮮人! WTW 韋萊韜悅發布《2022年亞太地區半導體行業薪酬管理報告》指出近 8 成半導體業調漲 6 成起薪競爭優秀人才!
Web3 人才戰已經開打!NIKE、Spotify 都開出 Web3 相關新職位,想抓住 Web3 時代潮流,需要哪些本事?
找業務員,態度是一切的基礎,在面試時就感受不到業務對這份職位的熱情,再多的經驗,都無用武之地。好的人才可以培養,不好的態度卻是花許多精力都難以改善的。
《日經亞洲評論》指出台積電與英特爾同時美國都在設廠搶才,英特爾卻成為優先考量?為何在美國的台積電不夠有吸引力?
好人才,不一定要跟競業搶!想找有即戰力、潛力的人才,根據我的經驗,這些辦法比起在 LinkedIn 或人力網站撈海量履歷更來得精準有效:
大回鍋潮來了!麥肯錫調查報告指出,47%離職員工將返回就業市場,企業能否藉機填補大離職潮、大缺工潮造成的人才缺額?3原則教你該如何積極留才!
大缺工潮後,各家企業如何搶人才?104人力銀行特助教你用四大維度建立雇主品牌,奪得Z世代求職者的好感關鍵!
未來人才重視什麼?LinkedIn 調查報告顯示,去年8~10月轉職人數比前年提升25%,而且不再把薪水視為首位。企業想在搶才大戰中勝出,有哪些關鍵?
一家專營企業網站設計製作的新創公司企業主,面對近幾個月缺工又徵不到人的困境,決定放手一搏,將全體員工薪資加好加滿,對外提高產品服務報價,背水一戰。
辨別新進員工究竟適不適合公司,透過試用期、大量培訓等常見的方式之外,直接給予想離開的新人一筆高額的離職津貼,更有助於招聘到願意長期留任的人。
金百利克拉克在人才招聘方面,透過召開工作坊、多輪決策制,讓標準不一的無意識偏見現形。
要察覺自己的判斷偏見、聘任與自己預設立場不符合的候選人成為工作夥伴,沒有想像中容易,美光嘗試導入人工智慧(AI),找到招聘文宣上的性別偏見用詞。
農曆年後轉職潮開跑,暴增 9000 家企業搶才!新增職缺創史上新高,104 統計:5 大產業搶人搶最兇
公股銀年後釋出逾 3000名職缺,年終上看 8 個月!其中有 2 種「跨界人才」超搶手
Google 對於應徵者的知識背景、領導力的期望和多元化的觀點都設定了高標準。面試時,Google 主管會觀察六件事
錄用後,好用或是不好用,多少有點運氣,碰上不好用的,能平靜分手,還算好,若是碰上死攪蠻纏的,只怕請神容易送神難。
職缺空了大半年,好不容易找到人,結果做不到幾天就離職。如果你是主管,很可能也經歷過這樣的事。不過,你思考過原因嗎?
主管面試時,總不能單靠運氣來找人,該如何幫公司或團隊找到合適的人才呢?和大家分享一些我的祕方。
履歷上有過「待業空窗期」的人,反而是企業最該找的人才!《商業內幕》條列出 3 個有過待業空窗期的求職者可能具備的優點,如果你有徵才需求,不妨參考看看:
馬斯克在面試時,會試圖了解求職者過去的經驗,而他只靠一個提問,就能識破求職者是否說謊、吹噓!科學研究也證實:馬斯克的做法真的能揭穿謊言。
很多公司說「以人為本」、「人力資本」,但真的有把員工當作公司的寶貴資產嗎?除了辦教育訓練、提供優渥薪資福利外,還必須讓每個員工真正感受到「被尊重」:
上班族離職與企業留才調查|近7成人離職時都「說」原因是職涯規劃!7成員工拒說離職真相的同時,卻有近8成的公司認為,自己了解員工真正離開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