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帝國數據銀行最新調查,2024 年日本餐飲業破產件數高達 894 件,打破歷年新高。5大業態最慘,紛紛刷新破產數量紀錄:尤其是居酒屋、拉麵店。
2024 年南韓餐飲業關店數達歷史新高,超過 10.7 萬家歇業,為近 20 年來最嚴重衰退。餐飲業衰退的原因包括原物料上漲、消費支出下降等多重因素。
薩利亞在制定菜單上利用了一套不同尋常的策略,透過盡可能減少菜單上的品項,反而創造出優良的顧客體驗,還成功吸引廣大消費者的青睞。
美式甜甜圈 Krispy Kreme 在日本曾出現一波「倒店潮」,如今靠著一連串轉型,重新在日本崛起,門市數甚至重回 74 家,它怎麼做到?
營業利益達到 46 億日幣高峰後,就回不去了!日本摩斯漢堡怎麼了?首要挑戰,便是加盟主平均年齡可能近 70 歲,人力短缺成為問題。
日本連鎖居酒屋和民為何要買日本 Subway?背後的情況,是居酒屋事業遇挑戰,且自家餐飲事業發展受阻,新品牌營運策略也在調整中。
日本知名連鎖餃子餐飲品牌「大阪王將」和「餃子的王將」差在哪?系出同源,但規模、定位相去甚遠!大阪王將位居老二,卻靠3競爭策略打造差異化定位:
饗饗微風信義店傳出食安疑慮,衛生局證實獲醫院通報累計 39 人,因有持續擴大之虞,衛生局駁回「饗饗信義店」復業申請。
美國速食連鎖品牌溫蒂漢堡於 2024 年第三季財報會議上宣布在 2024 年底前關閉 140 家「過時且表現不佳」的門市,並在更佳地點開設新門市。
六角國際宣布以2.72億元併購翰林茶館母公司翰林國際,進一步拓展餐飲版圖,董事長王耀輝將藉由翰林的茶餐飲、百貨商場經營經驗,補足六角版圖缺口。
Q Burger 台灣營運總部、概念店 7 日正式開幕。創業不到十年,Q Burger 分店數已達到 300 間,饗樂餐飲董事長鄭瑞賓曾分析背後關鍵:
雙月為什麼選定與快樂蜂攜手打世界杯,這場合作是怎麼開始的?我們率先訪到雙月食品社創辦人賴永晟為我們解密。
2024 年台灣餐飲業吹起史上最熱的上市櫃潮,三商餐飲、築間、Q Burger、全家餐飲、王座國際、開展餐飲等都拚上市櫃。 為何餐飲業都在拚上市櫃?
日本打工求職平台發起「坐椅子服務專案」,成功導入 196 間企業,為一線現場增設 1125 張椅子。不僅挑戰「顧客至上」理念,也成為企業留才的新啟發。
創立於 2004 年的 BHC,是掀起韓式炸雞熱潮的推手,在韓國超過 400 家炸雞品牌中穩居銷售冠軍。為什麼BHC炸雞這麼厲害?
一名母親於 Threads 貼文指出,女兒因長達 1 年遭麥當勞主管以排班權利性侵,罹患憂鬱症最終辭世。麥當勞對此火速回應,對職場霸凌零容忍。
來自日本,有「東京拉麵之王」名號的人氣拉麵排隊名店「麵屋一燈」南京店,將在周六(12 月 28 日)正式熄燈,結束該店為期 7 年的歷史。
台灣餐飲業人力短缺嚴峻,傳統補缺模式面臨瓶頸,需以流程拆解與再造,提升效率與生產力。透過平台媒合「自由服務員」的創新模式,或許是一解方。
想像一下,麥當勞在里長辦公室宣傳職缺和體驗活動?這是麥當勞多元人力政策的一部分。台灣麥當勞人力資本事業群副總裁藍郁琇說:「其實里長比我們更了解社區適合的人選,知道誰會感興趣。」善用社區資源,與里長辦公室合作,能有效觸及中高齡求職者。
中國手搖市場面臨倒閉潮!過去一年內,高達 19.7 萬家手搖珍奶店關閉,包含知名品牌加盟店、直營店及獨立小店均受波及。發生什麼事?
台灣關閉雙北至少5家店,是倒閉潮嗎?吉野家澄清不是、營運正常,關店原因是租約到期、商圈特性不符。日本連鎖店丼飯業者 sukiya、松屋、彌生軒搶市⋯⋯
瓦城泰統集團第 10 個品牌「SHANN SHANN小香」,定位輕奢餐酒搭配的現代台菜餐廳,瞄準輕奢及年輕客群。集團正籌備進軍海外市場。
知名連鎖麻辣鍋品牌「鼎王麻辣鍋」再收掉一間店!繼 2023 年 6 月收掉北市光復店後,鼎王麻辣鍋近期宣布,桃園南平店因租約到期,將停止營業。
豪大大雞排 6 日突然宣布,將於 2024 年 12 月 31 日前關閉在中國的所有門市,結束長達 12 年的經營歷程。消息一出,迅速在微博掀起波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