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台灣珍珠奶茶創始店」廣為人知的茶飲品牌「翰林茶館」,位於台南東區已開店 20 年的文化店即將熄燈。翰林茶館指出,因租約到期,預計營業至 12 月。
楊國珍創辦手搖飲品牌「TEA TOP」,把對茶的講究帶到手搖飲市場,堅持用頂級茶葉做基底,在競爭激烈的中台灣成功突圍,近3年營收幾乎達雙位數成長。
在日擁有 40 間分店的「筑前屋」,經半年籌備將於 11/15 在台北信義商圈開出海外首家百坪旗艦店,主打福岡特色料理,瞄準夜生活商機。
開展餐飲集團將在 2024 年 11 月 20 日登錄興櫃。儘儘管營收表現優異,但淨利連 2 年虧損,為何選擇虧損時興櫃?
代理TGI FRIDAYS、德州鮮切牛排的開展餐飲集團即將登錄興櫃,為什麼董事長邱泰翰敢在公司虧損時投入資本市場?
星巴克已連續第 3 個季度衰退,星巴克新任執行長尼柯爾力求扭轉局面。未來星巴克會堅守「4 分鐘原則」,一杯飲料如果要做超過 4 分鐘,會考慮移除。
知名連鎖美式餐廳星期五美式餐廳(TGI Friday's,FRIDAYS)美國總部正式申請破產保護。台灣方面,開展餐飲集團曾表示狀況穩定。
拿坡里炸雞將於 11 月 1 日更名為三商炸雞,藉此重塑品牌形象,並提升市場辨識度。
Sukiya 後起直追,直殺吉野家!迫使曾經的牛丼霸主另尋出路:揮軍拉麵市場!吉野家三度出手、併購上下游業者,力拓第二曲線。背後目的是?
Uber Eats 合約一到,Foodpanda 便搶親王品!外送業3大新變化一次看:市場整體降溫、抽成會愈抽愈兇、餐飲業回頭重整店鋪。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星巴克宣布將逐步撤回促銷和折扣活動,以重新定位星巴克,成為「以優質咖啡著稱的社區咖啡館」。
全家便利商店子公司「全家國際餐飲」 10 月 15 日舉辦業績發表會,宣布今年 11 月中旬上櫃。能成為全家新成長曲線嗎?
享譽台北的「雙月食品社」(以下簡稱雙月)在經營多年後,突然於 10 月 8 日無預警宣布關閉創始店青島店,原因是店內老舊設施無法杜絕蟑螂。
2023 年台灣餐飲、觀光產業在疫情後消費強勢復甦帶動下,項下各次產業別規模普遍增長,本次調查結果反映出多項顯著產業趨勢變化。
美國星巴克(Starbucks)前任 CEO 納拉辛漢僅上任 17 個月就被換掉!星巴克危機換帥,背後問題可能比想得更複雜。其中之一便是儲值金:
鳥貴族年底前將在台北信義區以及大巨蛋商圈開出街邊門市,在今年下半年,就要一口氣開出韓國、香港、美國店。它為何敢在短短一年內展開多國布局?
其實從 1999 年麥當勞說要做自助點餐系統時,大家都在猜測:「店員是不是要失業了?」經過餐飲業巨頭們的「實驗」後發現,不完全如此。
《台灣米其林指南》推出6年,北、中、南餐廳爭相摘星。然而,米其林是追求生活品味,星級餐廳的經營模式,與連鎖品牌仍有很大差異。
星巴克新 CEO 尼科爾 10 日在星巴克發布公開信,坦承星巴克已經偏離了核心,並承認了包括菜單設計、產品不一致、顧客等待時間過長、取餐繁忙等問題。
牛丼產業競爭更是激烈,包含吉野家、松屋、すき家三大巨頭,都持續調整策略。其中,すき家創立數位轉型推進室,推行半自助結帳等措施希望藉此降低成本。
當前多數餐飲企業在應對外部環境變化所採取的共通性策略:QR code點餐、機器人送餐、自助結帳、海外擴張!盤點各家餐飲集團的作法。
氣勢正旺的日本餐飲業,「關店數」跟「新開數」卻差不多高?找不到人、展店就受阻,營業額很難衝上去!丸龜製麵母公司怎麼解?
吉野家開賣「鴕鳥肉丼」,還延伸出護膚品!
北京鼎泰豐宣布重大消息,包括北京、天津等「華北」14家店,預計在10月底結束營業,會影響 800 名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