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 Leadership > 領導力
feature picture
xFrame

當主管千萬不要累死自己!面對管理挑戰,試試心理學家建議 10 招提振腦力

2022-08-31 尼可拉斯.狄米崔亞迪斯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現代領導者面對的複雜性與巨量挑戰,近期內不會趨緩。領導者必須在嚴苛的環境中步步為營,問題是,我們的大腦跟幾千年前的人類並無二致。這代表我們處理大量資訊、動態決策與一心多用的能力也必須進步才行,這幾項因素都是自我耗損與過勞的主因。

大腦時刻都在建構並修正有效應付環境的策略。碰到耗損情感的情況時,大腦早已學會沉浸其中或徹底逃避,至於怎麼選擇,取決於我們出生的地方與人生的經歷。而大腦能承受多少負面情況的情感衝擊,以及得花多少時間才能回歸正常,稱為大腦的恢復力

延伸閱讀:上級給的壓力,我該讓部屬知道多少?好的中階主管,不該是老闆的傳聲筒

就實際層面來說,面對驟然下滑的銷售量、重要的供應商延遲交貨、戰略夥伴改投競爭對手的懷抱等負面消息時,如果你的思考能力相對不受影響,還能維持強大的意志力,就表示你的恢復力很強。

4 個層面看管理者在組織情境下的恢復力

工程上經常使用這個詞。從工程的角度來思考這個詞很有意思,能使我們體會它的內在意涵。2006 年,系統整合工程教授兼認知心理學家大衛.伍茲(David D Woods)為恢復力下的定義是「了解系統如何適應,以及系統會適應哪些環境干擾」。伍茲教授指出,恢復力的基本特徵是:

  1. 容量(capacity):系統能夠吸收或適應的干擾程度或種類。
  2. 彈性(flexibility):為了回應外部改變或壓力,系統調整結構的能力。
  3. 極限(margin):系統能在多接近極限的情況下持續運作。
  4. 耐受(tolerance):系統到達極限時的表現(快速崩潰 VS. 慢速崩潰)。

至於在組織的情境中,這四個基本特徵可描述為:

  1. 你能承受多少「打擊」,如:負面消息、糟糕的決定、與同事的個人恩怨等,以及哪種「打擊」對你的影響比較大?
  2. 遭受負面「打擊」時,你調整自己的能力(彈性)有多高?
  3. 你能在多靠近極限的情況下維持正常作業?
  4. 若真的到達極限,你倒退的速度是快是慢?

恢復力就像大腦的免疫系統,幫助我們抵禦艱難的情況。不過,恢復力強不代表完全不受環境影響;所謂的完全不受影響,是冷漠、疏離、拒絕參與。與此相對,恢復力強的人遭受負面「打擊」時,會在承受打擊之後「回彈」。恢復不是靜態的,而是一個隨著時間慢慢發展的過程。

2019 年,神經科學家大橋(Ohashi)與同事發現,跟不具恢復力的人相比,恢復力強的人其大腦區域之間的連結性較低。這種情況在右杏仁核尤為顯著,右杏仁核是主要的恐懼中樞。這意味著恢復力強的大腦,其各部位獨立性較高,能避免強烈的負面反應遍布整個大腦。

這是一項驚人發現。過去已有動物與人類研究發現,恢復力強的大腦會利用神經可塑性來處理挑戰和促進對自己有利的行為(亦即大腦的物理變化能力)。相反地,不具恢復力的大腦比較敏感或過度敏感,會把威脅跟負面性看得比較重要,而之所以會如此,通常是因為早期受過創傷。恢復力是一個過程,大腦在這個過程中積極參與恢復正常狀態(恆定)的處理機制,而不是過度強調危險,以免危險在寬廣的神經網路中橫行霸道。

實際上,在領導力研究中,恢復力也是應用廣泛的觀念。尤其是領導恢復力,它與其他正面的心理能力,例如:希望、樂觀與信心,一同被視為領導者的「心理資本」(psychological capital,簡稱PsyCap)。

2008 年,學者彼得森(Peterson)等人藉由問卷調查收集和分析了來自不同產業五十五位領導者的心理資本數據,並將領導者分為「高心理資本」與「低心理資本」兩組。接著他們用一種叫做腦電圖(electroencephalography,簡稱 EEG)的神經科學研究方法,比較這兩組領導者,發現高心理資本組的左前額葉皮質比較活躍,證實恢復力與這個大腦部位有關。同一個研究還發現,恢復力強的領導者對現實的觀察比較可靠,分析情況和採取行動都比較有邏輯。

除此之外,2012 年,學者莫汀(Maulding)等人發現恢復力與高效的領導力有關。他們的研究發現恢復力、EQ 與成功的領導表現之間,存在著強烈的相關性。2014 年學者史都華(Steward)進一步指出,恢復力強的領導者除了具備高 EQ 與活力等多種能力之外,也展現出身心健康、使命感、自信心等與自我相關的特性。

上述研究與相關研究都指出,恢復力不是一種存在狀態,而是在特定情境中適應與成長的複雜過程。恢復力強的領導者不是在充滿挑戰的商業環境中勉力生存,而是樂於迎接挑戰,進而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茁壯。為此,我們想問的是:領導者如何獲得恢復力?可以從哪些方面加強呢?

領導者增強恢復力的 10 個方法

根據 2019 年美國心理學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提出的指引,以下為能增強恢復力的十大方法:

  1. 建立人際關係:建立和參與有意義的人際關係,與身旁的人互相協助。
  2. 重新思考危機:不要把危機當成毀滅性的單次事件。換個角度想,把危機當成其他人也曾遭遇過的情況。
  3. 接受改變:欣然接受改變必然會發生,而且改變或許是好事,能幫助你聚焦在最重要的事情上。
  4. 設定目標:建立能力範圍內的實際目標,以可行的方法按部就班達成目標。
  5. 做出決定:用做決定和採取行動的方式來處理挑戰。
  6. 往內在找答案:想一想會讓你心情感到稍微舒服的情況,當問題出現時,採取類似的心態。
  7. 提升信心:試著相信直覺,直覺能讓你用更正面的方式看待自己。
  8. 拉長思考的時間線:分析負面情況時,從它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分別切入,這是看清情勢的關鍵。
  9. 維持正面心態:無論是面對生活或挑戰,都要聚焦在正面的事情上,想像一個更好的結果。
  10. 照顧身心:做對自己有更多正面影響的事,生活與工作皆然。
延伸閱讀:老闆不理解、下屬狀況外?中階主管夾在「三明治」裡,如何解決職場倦怠?

提振腦力:分辨「任務」與「領導力」的區別

請列出你在工作上幾乎每天都想要,或需要完成的任務。接著再列出身為領導者,應該採取哪些行動。想一想為了完成第一張清單上的任務,你正在做什麼,以及為了扮演領導者你做了什麼。

然後,思考一下哪些任務真的很重要,哪些領導行為同樣重要。想想你在任務上花費多少時間,在領導行為上花費多少時間。兩方面都有保留足夠的腦力嗎?如何增加腦力儲量?思考上述問題,並將答案付諸實踐。

(本文出自《領導力腦科學》,日出出版)

相關文章

領導力腦科學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