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隊管理
編譯·整理 Y Chen

CAIO 是即將興起的高管職位?這個角色如何帶領企業發展人工智慧?
2023-03-14
專題主題 ChatGPT 爆紅!AI 將如何改變你的工作?


人工智慧(AI)不再是過去遙遠、深奧的技術,它跟工作者之間的距離愈拉愈近,現在許多即便不是科技產業的上班族,都用上 ChatGPT 作為日常完成任務的工具。視角轉換到企業主,為既有產品或服務導入 AI、使其變得更聰明,也不再是少數公司才能做到的事情。
《Fast Company》指出,包含 Canva、Notion 和 Shutterstock 等公司,都紛紛採用了 AI 技術,推出相關工具,可以說 AI 技術將逐漸成為企業保有競爭力的必要條件之一。然而,僅僅雇用優秀的機器學習科學家、數據分析師等人才,可能只是這場競賽的基本條件,想徹底將人工智慧視為組織營運戰略的一塊,《Fast Company》認為一個新型態的 C Level 職位:人工智慧長(CAIO, Chief AI Officer),將會扮演著關鍵角色。
兼顧技術與策略,CAIO 應有多元合作、領導經驗
儘管比起陸續出現的新 C 字輩如 CDO(多元長)、CTrO(轉型長)等, LinkedIn 觀察到只有少數企業像知名牛仔服飾業者 Levi’s 加入了這個職位,但隨著 AI 的重要性日漸成長,未來確實有機會在更多組織中發現此角色。
那麼 CAIO 應該具備哪些能力、又會做些什麼,來加速公司落實人工智慧的進度?LinkedIn 提到,完善的 AI 背景知識當然是第一個條件,才有辦法辨別機會、或招募到對的人選。《Fast Company》則補充,若能擁有領導大型團隊、或密切跨部門合作的經驗會是加分條件,畢竟關係到企業策略,CAIO 除了管轄技術團隊,勢必需頻繁與財務、業務、行銷與營運團隊溝通,才可能確保相關技術應用到不同角落、真正為公司帶來效益。
再來不只是持續強化技術,CAIO 還要擔任組織人工智慧倫理的守門員。近年傳出不少 AI 服務,都出現偏見、歧視等問題,LinkedIn 寫道企業如何使用蒐集而來的資料,也是應用 AI 的重要環節。CAIO 需確保餵養的資料合乎道德,留意是否妥當保存各項數據,才有辦法和客戶之間建立起信任感。
另外,人工智慧絕對是組織投入數位轉型時,會設定的其中一項目標,反過來說 CAIO 也得肩負起部分轉型的責任,像是透過機器學習等技術,整理內部雜亂的數據,經過爬梳之後,最終轉化為對於企業有用的資訊。
整體來看,CAIO 不只是一位擁有硬實力的經理人,由於各間企業需要 AI 的場景都不同,例如零售業可能預期帶來更個人化的購物體驗、金融業則希望能協助揪出詐騙行為,CAIO 需要更多的是戰略、決斷的眼光,才能找到正確方向,投入蒐集資訊、訓練模型等作為。
有 CIO、CTO,真的還需要 CAIO 嗎?
一位稱職的 CAIO 確實能協助組織在人工智慧的領域走得更遠,但對於還在觀望是否有必要設定此職位的企業來說,最大的一個疑惑想必是:當團隊原本就設置了技術長(CTO)、資訊長(CIO),真的還有需要 CAIO 嗎?
從《Worklife》針對 CAIO 的報導中可以發現,多數公司仍由類似技術長的角色,來監督與促成人工智慧技術發展,而會設立專職 CAIO 的企業,則可能原本就已投入 AI 領域的技術開發,或提供應用 AI 技術的產品或服務。以 AI 技術輔助製藥的公司 AbSci、其 CAIO 解釋,公司會獨立出這個職位,是因為人工智慧領域需要顧及相當多細節,由廣泛管理內部工程、開發的技術長或相似職位的人負責,不一定是最好的方式。
另一間從事音頻數據分析服務的公司 Sounder,就選擇將其技術長的頭銜改為 CAIO,原因是他們想 100% 投入人工智慧的技術。該名 CAIO 的觀點與上述類似,過去技術長得關照所有開發項目,但 AI 是當前最需投入的領域,才選擇透過轉調職位,凸顯公司對 AI 的決心。因此,仍在猶豫的企業,應自問投入人工智慧的決心與必要性,當確認需要有更強大與專責的內部推動力,那聘請、拉拔一位 CAIO 或許就是可優先考慮的人力投資策略。
資料來源:Fast Company、LinkedIn、Work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