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整理 李心平

汽車產業淘汰戰開打!十年後只剩十家製造商,一年賣不到 300 萬輛就活不了
2023-05-15
專題主題 車廠的轉型難題:電動車競賽才剛開打,就已遭遇三大挑戰


全球電動車市場競爭激烈,中國電動車製造商小鵬汽車副董事長顧宏地接受《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專訪時,大膽預言 未來 10 年,全球汽車產業中只有 10 家公司得以存活。 而《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也直言,電動車市場的戰爭,才剛剛開打。
電動車產業競爭激烈,年銷未達 300 萬輛恐死路一條
在《金融時報》專訪中,顧宏地表示,隨中國電動車市場的激烈競爭逐步蔓延全世界,他預估未來 10 年,全球汽車產業將縮減至 10 家公司。 如果想站上最後倖存的行列中,年銷量至少要達到 300 萬輛。
該如何定位這個數字?2022 年銷量第一的豐田,交車輛約 1050 萬輛,而特斯拉(Tesla)約 130 萬輛。要從業界龍頭搶下市占,並非易事。他也提到,若中國汽車製造商想要成功,將近一半的銷量必須來自中國以外的海外市場。
且顧宏地指出,電動車產業也難以避免地陷入價格戰,像特斯拉開始逐步調降售價,因為要提升市占的未來策略,並不能主打高價而量少的精品,必須依靠平價電動車衝高銷量。不過,儘管特斯拉的利潤率因價格調降而減少,仍遠高於其他競爭對手,因此還有降價的空間。「市場上每個人都受到價格戰的影響,無論新出產或二手電動車的價格,都會面臨壓力。」
電池成本下降、政府補貼增加,電動車勢不可擋
根據《CNN》報導,幾乎所有汽車業高管和產業分析師都一致認為,在電池成本下降、監管機構的壓力和大量政府補貼等因素下,汽車產業正踏在轉折點上,電動車即將快速普及。美國投顧公司 Bernstein 分析師麥斯・沃爾波登(Max Warburton)說:「這些因素迫使傳統產業認真對待電動化,這比我們之前預期的還快。」
回顧電動車的歷史,2010 年的銷量還趨近於 0,過了 13 年,以超乎業界預期的速度蓬勃發展。國際汽車銷售數據追蹤機構 LMC Automotive 總監阿爾・貝德韋爾(Al Bedwell)已關注車業 20 年,他表示:「產業投入電動車的資金,多得難以置信。我的直覺是,它現在有點勢不可擋。」
貝德韋爾剖析,傳統汽車製造商因 2 個外部因素,正加快轉向電動車的步伐。首先,歐盟新法規要求,汽車製造商必須大幅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其次,最大的電動車市場中國,其政府要求製造商生產符合環保要求的車、或為汽車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購買信用額度。
2040 年以前,電動車年銷量有望超越傳統油車
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Bloomberg New Energy Finance)數據顯示,預計在 2040 年之前,電動車與傳統汽車的銷量將黃金交叉(電動車年銷量高於傳統汽車)。其實過去幾年早出現了許多相關跡象,像是自 2015 年以來,福斯汽車(Volkswagen)已為了柴油車排放廢氣,而支付超過 300 億美元的罰款,使他們熱情擁抱未來趨勢,朝發展電動車轉型。
但對傳統汽車製造商而言,大舉進入電動車領域是成本非常高的舉措,與此同時,為了持續原有的主要業務,也無法斷然停賣柴油車。但迫切發展新技術需要大量資金,汽車製造商便找合作夥伴來分擔成本。像是寶馬(BMW)和賓士(Benz)集團過去在高端車市場競爭激烈,但他們如今合作,共同開發自動駕駛技術及高度自動化的車體,雖計畫一度因疫情中斷,雙方的合作關係仍有許多可能性。
展望未來,電動車市場的競爭勢必愈來愈激烈,誰能從這場戰役脫穎而出,成為未來贏家,全世界都在看。
資料來源:Financial Times、C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