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 Business > 經營策略
feature picture
2

沒有樂園怎麼賣魔法?台灣竟是迪士尼的最佳實驗場!「小確幸」煉金術,反向輸出全球

資深主編 邵蓓宣、陳書榕
2025-10-15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當全球各地的迪士尼樂園正在用數十億美元打造夢幻城堡時,台灣的消費者,卻用一個150元的米奇鑰匙圈、一杯限定款史迪奇手搖飲,甚至是嘉義公園裡的一場愛麗絲燈光秀,就能和迪士尼建立起深刻的情感連結。

更關鍵的是,這些在台灣街頭巷尾驗證成功的「小確幸」策略,正被系統性地複製到東南亞、中國、甚至拉丁美洲——反向輸出全球。

當年輕人的消費偏好快速變化,旗下擁有米奇、白雪公主等無數經典角色的百年老店迪士尼,面臨一場「如何與新世代溝通」的內部考驗。要去哪裡找到與消費者共鳴的產品?要從哪個市場開始試水溫?對他們來說,都是挑戰。

而台灣與日本市場,在這套策略佈局中,扮演了一個獨特又關鍵的角色——它不僅是迪士尼重要的「商品前哨站」,更是新產品與新體驗模式的最佳測試場。

迪士尼授權商大會展示商品
迪士尼在台灣授權商大會上,展示了《動物方城市》的角色IP打造成各種商品。
華特迪士尼公司

透過台灣授權商大會,讓IP經濟延續迪士尼魔法

時間拉到2025年9月,台北市區的一間五星級飯店展演大廳中,聚集了來自全台灣超過600位與IP經濟相關的零售商及授權夥伴。從服飾、潮流玩具、文具到數位商品皆齊聚一堂,《經理人》是全台唯一一家被授權進入,近身觀察這場IP發酵的年度盛事。

迪士尼新任大中華及韓國消費品部副總裁及總經理林麗真
迪士尼新任大中華及韓國消费品部副總裁及總經理林麗真,在台灣授權商大會上分享台萬市場策略。
侯俊偉攝影

這些在地的合作夥伴,就像迪士尼深入大街小巷的無數隻手,在沒有迪士尼樂園、沒有實體官方商店的台灣,負責將迪士尼的魔法傳遞出去。向他們闡述未來藍圖的,正是剛接下新職務的林麗真。在此之前,她是迪士尼亞太區產品開發及設計部的副總裁,在公司已有15年資歷,並曾在Abercrombie & Fitch Co、李維斯(Levi’s)等知名零售品牌,以及上海迪士尼度假區的開幕團隊中擔任要職。

「台灣對我們來說,就像是商品的『前哨站』。」林麗真在會後的訪談中直言。這句話的背後,藏著一個清晰的市場邏輯:在一個沒有實體樂園作為強大情感連結引擎的環境中,要延續IP的吸引力,迪士尼必須高度依賴在地授權商的市場敏銳度,快速地將角色,轉化為能引起消費者共鳴的商品與體驗。

為了系統性地執行這個策略,她提出了:「夢想零售娛樂(dream-tail-tainment)」。

這個概念的核心,是將迪士尼豐富的故事內容(dream)、零售通路(retail)與娛樂體驗(entertainment)三者緊密結合,讓消費者在最頻繁接觸的日常生活中,就能自然而然地接觸到迪士尼的「魔法」。

DSC08780.jpg
2026年是《小熊維尼》100周年,在今年迪士尼在台灣的授權商大會上,特別擺出了《小熊維尼》的布景。
華特迪士尼公司

「前哨站」的頓悟:沒有樂園,如何用「日常小物」煉金?

這個策略的起點,來自於對台灣消費行為非常細微的觀察。

林麗真說,她每次來台灣,很喜歡到處走走看看。「我經常在路上走著走著,就不知不覺買了一堆小東西。可能是小吃、髮飾、一件小飾品,或是一個掛在包包上的絨毛鑰匙圈。我覺得台灣市場有很多這樣小小的、帶點衝動性的消費,這是在其他地方少見的景象。」

這段聽起來像是個人旅遊的日常,卻是迪士尼解鎖台灣市場的鑰匙。

當一個市場的主要消費驅動力,來自於對「日常小物」的追求,而非大型、高價的消費時,策略就必須跟著調整。

一個設計巧妙的馬克杯、一款通路限定的手機殼,就能成為觸動購買的關鍵。迪士尼授權的任務,就是讓旗下的角色,自然而然地融入消費者的每一天。

基於這個洞察,迪士尼在台灣的策略,高度仰賴授權商的在地創意與執行力,並給予他們相當大的合作靈活度。

近期與潮流玩具公司「野獸國」的合作,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野獸國的客群原本有7成是男性,主要購買漫威、科幻類的收藏品。當迪士尼提出合作公主系列快閃店時,他們內部其實有些猶豫。但最終,雙方在台北和高雄打造的「皇家公主派對」期間限定店,成功吸引了大量女性消費者。

另一個例子,則發生在嘉義市的北香湖公園。迪士尼與在地夥伴合作,展出了愛麗絲夢遊仙境以及設有「牡蠣寶寶」的大型光影互動燈飾。

當民眾來這裡散步、拍照、打卡,在輕鬆的氛圍中,對迪士尼的IP、故事裡的小牡蠣角色產生了連結。

這份好感建立起來後,當他們日後在其他商店看到相關商品時,購買的意願自然就高了許多。這就是「夢想零售娛樂」的具體實踐,沒有樂園,就用靈活的快閃店和城市裡的藝術裝置,創造「和迪士尼不期而遇」的驚喜。

從在地實驗到全球範本:不只賣商品,更是輸出體驗

台灣不只是一個消費市場,更是迪士尼觀察趨勢、測試創新的實驗室。

林麗真指出,台灣市場深受日本文化的影響,消費者對新產品的接受度很高。「在台灣,從一件小事到一件大事,幾乎都包含著一種『體驗』。也因為這樣,這裡的消費者對於好的體驗,有著非常高的要求。這個現象我們在各地都看得到,但我認為在台灣尤其明顯。」

正因為台灣消費者對「體驗」的高標準,這裡成為了迪士尼測試新想法的理想場域。許多在台灣市場被驗證成功的做法,後來都成為其他市場參考的範本。

例如,十多年前迪士尼便開始在台灣,嘗試史迪奇的在地化操作——將史迪奇的形象與在地小吃結合、讓他騎上台灣常見的摩托車。這種深度結合在地文化的做法,後來成功擴散到東南亞甚至中國市場。

林麗真說:「台灣有很多最佳實踐的案例,特別是關於我們如何將角色在地化。這些案例已經成為台灣以外其他市場的參考範本。影響的甚至不只是亞洲市場,我甚至可以說,像拉丁美洲的團隊,他們也會被這種做法所啟發。」

這就是台灣作為「前哨站」的真正意義。它不只是一個銷售商品的終端市場,更是一個在「沒有樂園」這個巨大限制下,反而能夠自由地、不受拘束地測試出更多元、更貼近消費者日常生活的IP體驗方式。

當這些創新模式在台灣被市場驗證成功後,它們就能夠被系統化地,複製到全球其他同樣沒有樂園的市場,為迪士尼的全球佈局提供寶貴的實戰經驗。

核稿編輯:陳書榕

繼續閱讀 行銷
相關文章
商業 Business > 經營策略
feature picture
3

迪士尼「怪可愛」生意經:「不完美」更值錢!他們怎麼靠傲嬌貓、萌牡蠣,抓住Z世代的心?

陳書榕
2025-10-15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一隻有著長耳朵的粉紅色娃娃Labubu,或是一隻其貌不揚、觸感卻異常療癒的Jellycat玩偶,在今年上半年度席捲全球IP市場,再搭配泡泡瑪特的盲盒店在各大城市展店,一個趨勢已經不容忽視:以「醜萌」、「怪可愛」為核心的審美,正在改變IP(智慧財產權)市場的玩法。

這股旋風,對誰會是最大挑戰?

答案一定有迪士尼。對於這家旗下擁有米奇、白雪公主等無數「標準化」經典角色的百年企業來說,這不僅是市場上又多了幾個競爭對手,更是一場關於「如何與新世代溝通」的內部考驗。當年輕人不再只為完美的王子公主買單時,迪士尼該怎麼辦?

有趣的是,其實早在這股浪潮來臨前,迪士尼內部就已經嗅到了變化的氣息。

2017年,上海迪士尼樂園的商品會議室裡,粉紅色反派玩偶「熊抱哥」堆滿了空間。這不是滯銷品,而是慶功宴的主角——因為過去在電影《玩具總動員3》裡只是「配角」的熊抱哥玩偶,在上架後銷售一空,速度快到連操盤的商品團隊都沒預料到。

「我們完全沒想到他會這麼成功。」當時還是上海開幕團隊一員的林麗真回憶道。熊抱哥的意外爆紅,讓迪士尼內部重新評估了「反派角色」的商業潛力,更預示著一個「非主流」也能成為主角的時代已經來臨。

Z世代不買「完美」的帳:從從眾到表達自我

這一切,都從一個很簡單的觀念轉變開始。

「以前的消費行為,或多或少帶有『想和大家一樣』的從眾心態。」華特迪士尼大中華及韓國消費品部副總裁及總經理林麗真分析,「買米奇的商品不會錯,因為大家都喜歡,這是一種很安全的選擇,能讓你覺得自己是群體的一份子。買一個東西,是為了獲得群體的歸屬感。」

但她話鋒一轉,點出現在的年輕人,特別是Z世代,早就不是這樣想了。「他們是在網路上長大的、『被賦權的(empowered)』世代,看過的、聽過的、能選的東西太多了。」

更重要的一點是,這群人自小就擁有「選擇」的權利,作為品牌,必須要有清楚認知,「我們不能再像以前一樣,告訴他們該喜歡什麼。」林麗真說,他們更希望透過消費來「表達自我」——換句話說,IP商品不再只是一個物品,它更像是一種情感的媒介、一個自我認同的符號。一個能讓朋友好奇地問「欸?這是誰啊?」的獨特選擇,遠比一個安全的大眾款更能代表個性。

「以前的社會氛圍,可能大家更追求一種『正常』或『標準』的樣子,但我們發現,現在豐富多元的角色,反而讓新世代的消費者能夠接受,甚至去擁抱『怪得可愛』這一點。」林麗真觀察,「史迪奇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大家為什麼喜歡他?因為他完全忠於自己,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想吃什麼就吃什麼。他身上那種獨特的、不完美的特質,反而產生了吸引力。」

「不太主流」的那些龍套角色,五顆牡蠣寶寶、懶散的貓怎麼變主角?

當Z世代成為消費大宗,所有品牌都得意識到,要從定義市場的角色,轉變為搞清楚市場需要什麼,再生產能滿足需求的產品。

面對這個新趨勢,迪士尼並未急於創造全新的IP,而是將目光轉向了自家龐大的內容庫,發掘那些過去被認為「不太主流」的角色。

他們不再只依賴內部創意,而是把耳朵貼近市場,建立了一套「傾聽」系統。林麗真舉例,產品開發團隊每一季都在看市場趨勢,從研究報告、電商後台數據,到與第一線授權商的銷售會議,這些都是基本功。

但他們更重視的,是親自到現場去感受潮流的脈動。他們會定期派遣產品設計師,飛到日本的動漫展、韓國的街頭或台灣的夜市,最大的任務就是找出「下一個可能會紅起來的東西是什麼」,要親眼看到年輕人會為了什麼感興趣。

這些年,他們探測到,「怪得可愛」正在成為年輕人的新主流。

「牡蠣寶寶」的爆紅,就是最好的證明。

這個在《愛麗絲夢遊仙境》裡出場不到五分鐘、甚至沒有任何影響劇情台詞的龍套角色,最早是在日本市場被團隊注意到。

「我們發現這個角色好像有一小批粉絲,因為我們開始在東京的街頭和樂園裡,看到有人帶著牠的周邊。所以我們就決定,好,那就來試試看。」林麗真回憶當時挖掘到這個角色的潛力場景,其實很「現場」、很「實驗」。

團隊把這個角色的原型設計做了微調,包含讓顏色更柔和、加上珍珠細節,讓角色變得更呆萌可愛,結果在日本市場表現亮眼。

原本沒沒無聞的牡蠣寶寶,其商品化的成功,證明了在「表達自我」的時代,消費者想要找到「那個專屬於我的角色」,而那個「角色」不一定非是主角不可,只要夠有特色,就會找到喜歡它的消費者。

這也解釋了為何「魯斯佛」會在台灣受到意想不到的歡迎。

這隻在1950年經典動畫《仙履奇緣》中體態豐滿、個性傲慢懶散的波斯貓,對那些不想當「完美公主」,反而想表達「我就是有點懶、有點傲嬌」的消費者來說,魯斯佛更能說出他們的心聲。

懂Z世代的第一步:不只傾聽,更要讓他們「自己說」

林麗真分享了一個更深層的洞察,「以前可能是我們設定好一個故事,你來讀。但現在,故事常常是我們跟消費者一起創造的。」

Z世代的「表達自我」已經進化到下一個層次:他們不只想要一個能代表自己的角色,更想用這個角色來「創造自己的故事」。

「這就是未來的方向,」她說,「更多是關於我們如何利用角色作為一個平台,去啟發下一個世代用它們來創造自己的故事。」

當角色成為一個可供二次創作的「平台」,產品設計的邏輯也跟著改變。迪士尼的團隊開始為同一個角色創造出各種超脫原作的表情和場景,讓消費者可以選擇「今天我想當哪一種自己」,這也是讓更多授權商能有創作空間的機會。

林麗真舉例:「我們在大中華區,有全世界最多的史迪奇表情。我們有他長肌肉的樣子,有他頭髮綁起來的樣子,甚至還有薄荷巧克力脆片口味的他。」

迪士尼的「怪可愛」策略,為所有品牌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啟示:在新世代消費者面前,你的核心優勢,或許不再只是創造經典的能力,更在於你能不能同時給出新鮮感和個人化的選擇。

「我們有像米奇這樣的經典角色,可以陪伴好幾個世代。」林麗真總結,「但同時,我們龐大的角色庫,讓我們有機會去深入發掘,為那些正在尋找獨特性的觀眾,講一些我們以前沒能好好說的故事。」

從一顆被重新設計的牡蠣,到各式各樣的史迪奇,迪士尼的實驗證明了,蓋出一座完美的城堡很重要,,在這個資訊爆炸、選擇過多的時代,最聰明的策略,往往不是去追外面那些看不懂的潮流,而是回過頭來,看看自己家裡有哪些被低估的資產。

核稿編輯:陳書榕

繼續閱讀 行銷 品牌
相關文章
商業 Business > 經營策略
feature picture
1

620億美元IP帝國,迪士尼如何從「賣產品」到「賣生活」?

撰文 郝致琪
2025-10-16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在全球娛樂產業中,迪士尼向來是最懂「講故事」的企業。

如今,這個擅長用角色與夢想征服觀眾的品牌,正持續透過 IP 授權把舞台搬到更日常的場景,延伸爲迪士尼夢想工業的一部分。

走進健身房看到鋼鐵人、婚戒上刻著灰姑娘的玻璃鞋、包包上掛著《愛麗絲夢遊仙境》裡的小牡蠣——這不是迪士尼樂園的紀念品店,而是你我日常生活的場景。

這正是迪士尼作為全球授權龍頭的生存之道。2024 年,迪士尼憑藉 IP 授權創造了 620 億美元營收,幾乎是第二名的兩倍,相當於全球授權市場五分之一的版圖。

根據License Global 發布的《2025 年全球頂級授權商白皮書》(2025 Top Global Licensors Whitepaper)顯示,2024 年全球授權商品零售額首次突破 3079 億美元,較前一年成長 10%(266.7億美元)。在全球前 10 大授權商之中,迪士尼以估計 620 億美元的授權產品收益位居榜首,遙遙領先排名第二的正宗品牌集團(Authentic Brands Group)320 億美元收益,市占率高達 1/5。

其餘亞洲熱門的 IP 授權商,如寶可夢國際公司(The Pokémon Company International)和三麗鷗(Sanrio),則分別以 120 億和 84 億美元位居第 7 和第 10 名。

這個數字背後,是一個比樂園更能夠廣泛接觸消費者的商業模式。從玩具、服飾到食品,從線上遊戲到實體店面,讓品牌主動走進消費者的日常。

華特迪士尼大中華區及韓國消費品部副總裁及總經理林麗真表示,這個策略的核心概念是「Dream-tail-tainment」(夢想零售娛樂),將迪士尼豐富的故事內容(dream)、零售通路(retail)與娛樂體驗(entertainment)三者緊密結合。「我們希望讓迪士尼成為消費者日常體驗的一部分,而不只是偶爾造訪的目的地。」

根據迪士尼財報,迪士尼的授權利潤可分為 3 個管道:包涵與影視內容相關的娛樂內容授權(entertainment licensing)、與樂園和主題體驗相關的現場體驗授權(experience licensing)、以及以迪士尼旗下各種知名IP授權,給品牌生產和銷售商品的商品授權(retail licensing),這是與消費者最近的日常接觸點,也是迪士尼主要的授權盈利來源。

商品授權會由迪士尼體驗(Disney Experiences)底下的消費性商品(Consumer Products)分支,透過服飾、遊戲、應用程式或體驗產品,將迪士尼 IP 帶入消費者日常生活。

延伸閱讀:成立百年的迪士尼,憑什麼持續收服顧客?靠一份家常早餐,就創造畢生難忘的體驗

大型合作對象包括大型玩具商孩之寶(Hasbro)、美泰兒(Mattel)、樂高集團(LEGO),以及服飾品牌愛迪達、H&M、Pandora 等;此外,也包括與在地廠商合作進行區域授權以更貼合地方市場需求,由各地區授權團隊與品牌合作、管理授權標準和內容設計。

透過將授權商品的零售波段配合影視上映、角色周年檔期規劃,便能在內容熱度的推波助瀾下變現,放大 IP 影響力。

當 IP 不只是「產品」,體驗型授權的突破

2025 年 9 月,迪士尼在台灣展開 IP 授權大會,聚焦於角色、故事與零售體驗的深度整合。

華特迪士尼大中華區及韓國消費品部副總裁及總經理林麗真表示,迪士尼對台灣市場強調在零售能力中實現「產品即體驗」,把消費者日常使用的產品,變成與迪士尼角色和故事最近的接觸點。

這個策略,在台灣找到了一塊可實驗性耕耘的土壤。林麗真觀察,「台灣向來是最重視體驗的市場之一,從夜市到菜市場,體驗無所不在。」對體驗的高度渴望、以及對新角色的高接受度,使迪士尼在台灣得以持續測試更多不同角色的市場熱度、在地化創新和 IP 聯名形式。

例如,迪士尼曾在台灣率先推出史迪奇(Stitch)在地化「騎機車」形象,後來成為了東南亞、拉丁美洲等全球市場的角色在地化參考。

2024 年,迪士尼以漫威 IP 與健身工廠聯名,打造出台灣第一個、也是全球第一個迪士尼 IP 健身房合作案。

健身工廠總經理林洵賢表示,漫威角色的堅韌、毅力和英雄形象,與健身鍛鍊時「過程痛苦,但成果美好」的概念高度契合。

圖片6.jpg
健身工廠提供

於是,健身工廠在漫威電影檔期間打造出一系列體驗,在全台 6 間指標性場館做視覺主題佈置,將 IP 角色精神融合進課程設計中,結合角色主題曲編排飛輪課,創造沈浸式體驗。

「個人的訓練常常是痛苦無趣的,但主題佈置能激發新鮮感。而當會員想像自己像漫威角色一樣,克服困境、實現美好的成果時,便有了不一樣的健身願景。」林洵賢透露,聯名合作期間和前一年同期相比,成功將入會人數提升了 20%,並吸引到更年輕的學生等族群加入會員。

這個創新模式後來成為全球典範,連歐洲和美國都紛紛向台灣團隊請教。

年輕人不再只喜歡主角,配角 IP 更能表達獨特自我

林麗真認為,IP 角色如今如此受歡迎,是因為這是極好的自我表達媒介,透過故事線深化與消費者的情感連結。對於婚戒市場而言,迪士尼公主 IP 的角色立體度,便能為消費者提供一種認同和敘事。

珠寶品牌亞立詩(ALUXE)鑽石創辦人暨執行長游竣文深諳這個道理。每對新人都會有一段感情故事,而婚戒這樣的信物就是希望能彰顯出故事的價值。

於是,亞立詩首當其衝選擇了 《仙履奇緣》(Cinderella),藉由萬中選一、百轉千迴尋找真愛的寓意,與新人終成眷屬的歷程產生共鳴。在亞立詩的銷售數據中穩居第二的則是《小美人魚》,因為她「勇敢冒險、做自己」的故事情節深受當代年輕女性喜愛。

「這些堅實而為人所知的角色故事,對於品牌加值都非常有效果」,迪士尼系列在亞立詩總營收中貢獻了 2 至 3 成。為了覆蓋不同市場喜好,亞立詩也將每個 IP 系列的價格帶拉廣,從一對 4、5 萬台幣延伸到 8 萬元以上,以確保消費者不會因為預算問題而錯過自己喜愛的角色。

這種將 IP 角色故事與消費者人生敘事相結合的策略,讓迪士尼突破了傳統授權商品的框架。林麗真強調,「台灣在服飾、配件、食品等類別上都具有很大的成長潛力,我們希望透過一種結合夢想和娛樂的零售想像(Dream-tail-tainment),讓迪士尼成為消費者日常體驗的一部分。」而巨大的市場使大中華區成為迪士尼推動授權商品的重鎮基地,「台灣授權商的產品開發能力很棒,我們會協助在地授權商拓展海外市場,包括東南亞、中國大陸以及美國;而在地品牌也能藉由迪士尼的招牌獲得更多能見度。」

迪士尼穩居全球授權龍頭的關鍵,除了藉由多元而歷史悠久的 IP 建立多世代連結,更在於精準掌握住現今世代對於 IP 作為身份表達的核心需求。

華特迪士尼曾說:「我們賣的不是電影,而是夢想。」但在 2025 年的今天,這句話或許可以改寫成:「迪士尼賣的不再是夢想,而是一種生活態度」。從主角到配角、從樂園到日常這已經不是消費,而是一種身份的選擇、一種生活的宣言。

資料來源:License Global 1License Global 2
審稿編輯:陳書榕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