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一位老讀者來信,提到他的困擾:「我的工作大多都是例行性事務,像是每天處理固定文件資料、進行固定整理、最後進行固定編排產出。但在工作效率上還是有很多困擾,發現自己常常漏東漏西,會重複犯錯,也不時在工作流程上出現新錯誤。我也很希望能改進這些問題,每天都會寫反省日記,但問題為什麼還是重複發生呢?」讀者給我看了他的工作流程清單(經過一些修飾,隱藏隱私資料):早上收齊國外來的新郵件。整理好並印出,做成報告送給主管。也提到他在反省日記中,寫得很詳細,會把「為什麼犯錯?當下想法是什麼?結果是什麼?為何被主管糾正?
Evernote 是許多人常用的記事軟體,而 Evernote 的執行長克里斯‧歐尼爾( Chris O'Neill )更透過 Evernote 管理超過一萬份記事,內容囊括待辦事項、工作目標、開會備忘錄、以及小孩的功課等。而除了使用記事軟體,歐尼爾還活用下列 4 種工作規劃法,讓自己能在工作上有源源不絕的產出:
在某次的幹部訓練課程中,我請參加訓練的學員盤點他們手邊的工作。要他們將一天的工作詳細分類,再讓他們將每項作業按照緊急度與重要度來區分。就結論來說,真正得做的工作,僅占全體的 20% 左右。
很多整天沒有時間、忙得焦頭爛額的人,都是將「以加班為前提」的生活節奏變成了習慣。想要增加屬於自己的時間,必須逐漸改變這種生活節奏。因此,我大力推薦「提前加班」。
每天都有許多工作要完成,但你是否常覺得事情做不完、或是做了很多事自己的能力卻無法有所提升呢?如果出現這種情形,代表你已淪為「瞎忙」、被工作淹沒,此時你最好試著用以下 3 種方式找回你的工作節奏:
待辦清單是許多人每天工作排程的依據,但多數人清單上的事情通常都做不完,最後變成一張「永遠清不完的清單」!這是因為,多數人都把待辦清單當成備忘錄,而不是下一步行動的指示。 待辦清單永遠做不完!怎麼辦?一張表教你安排工作,上班不再崩潰 別想到什麼做什麼!一張圖幫你梳理工作流程,終結崩潰職場生活 想早點下班,就不能只列待辦清單!GTD 工作管理系統的 5 大步驟 只列待辦清單遠遠不夠!管理工作的 5 個步驟,你做了幾個?
以往工作者認為,主動承擔更多工作,不只學習更快,被看到的機會也更大。但《Great at Work》作者認為,人天生注意力有限,無法兼顧多樣任務,要達到優異表現,就應該刪除低價值的工作,專注於「高價值工作。」 主動承擔更多工作,被看到的機會更大?高績效工作者不會這麼做! 同樣一份工作,為什麼有人總是一直加班?高績效工作都懂的 3 件事 高績效工作者是怎麼分配工作的?
每日有做不完的工作、趕不完的進度,是工作者最大的夢魘。曾在日本IBM企業擔任戰略變革顧問團隊領導者的清水久三子也曾歷經過好一段被進度壓到喘不過去的親身經驗。
「還沒送審的文件我好像搞丟了!」「才剛買的原子筆怎麼找不到了?」明明才剛把辦公桌整理乾淨,不到一個禮拜,怎麼變這麼亂?
在你想要專心寫報告的時候,老是收到同事的聊天訊息?或是腦中一直回放剛剛同事對你的批評、無法繼續做下一件事?我們的確容易在一段時間後失去專注力,但如果你發現工作狀態被打斷的狀況頻繁出現,或許你必須先從調整晨間作習開始,為接下來一天的專注力做準備。
你是否曾經好奇過,日理萬機的 CEO 是怎麼工作的?平日又是如何做決策、落實執行目標、發展新計畫?曾在日本軟體銀行(Softbank)董事長孫正義身邊擔任祕書的三木雄信,提出了對孫正義的工作觀察,他認為,軟體銀行能有今天的成就,關鍵在於孫正義徹底貫徹 PDCA 的邏輯。 解決孫正義全部難題的超棒 PDCA!8 步驟執行計畫,每天都目標更近 日理萬機的 CEO 是怎麼工作的?孫正義用 8 步驟執行 PDCA,讓工作效率更高 CEO 如何決定每天先忙什麼?一張表,一窺日本軟銀董事長孫正義的 PDC
我們常會為自己制定工作計畫,但卻因為個人因素或外力而無法按時完成工作,導致每天都在追趕「死線」,覺得事情永遠做不完。不過,你有想過自己為什麼始終無法按照計畫執行嗎? 用「PDCA 筆記術」快速進步!一張表格,幫你找出自己的盲點 讓自己快速進化的 PDCA 筆記術!4 個做法,讓工作表現愈來愈好
會 Excel 還不夠!為什麼你要會 Excel Power BI?Power BI 三大優勢一次看:不須透過函數設定,大幅縮短資料整理前置作業時間。
當上主管後,常常要面對一些事情,不論是上層指配的任務,比如新的專案計畫、新的客戶,有時候甚至還會有突如其來的任務,想要如何在這麼多事情中,有效率的管理你的時間,快來學學這三招。
有些人在工作上很努力,閒暇之餘也會看書、安排很多研習,為什麼還是沒能獲得成果?有些人每天早上五點起床,為了準備資料,中午也捨不得休息,甚至留下來加班,充分利用時間拚命「認真工作」,不知為何卻沒得到什麼成果,薪水也沒增加……真的是因為能力不夠、沒有天分嗎?
又到了一年歲末時,你腦海可能浮現兩個念頭,一是「天哪一年又要結束,距離業績達標還差一步!」二是「明年的業績目標已經訂出來了,一年比一年還要高如何是好?」,千頭萬緒加上頻繁應酬讓你疲於奔命嗎?別擔心,我們沒有要叫你再做最後衝刺,而是教你如何在馬不停蹄的工作之中,保持彈力的休息,並透過轉換不同的活動內容減緩壓力,重燃對生活的熱情。 標題: 利用「拖延戰術」增加生產力!想提高效率,可以試試這9個工作建議
昨天在「從 XMind 轉移 Coggle ,比想像更好的中文心智圖同步軟體選擇」一文中,讀者提到我的工具文章通常不會只是功能介紹(當然偶爾還是難免),更多的是有我從需求出發的分析,以及親身體驗的應用心得,這也是我的推薦不同之處。
即使你的工作計畫已經排得滿滿滿,每天還是可能突然迸出許多小事,把你拉離正軌,使你分心,不只一般職員,大老闆會遇到的雜事還更多。為此,Metal Mafia總裁Vanessa Merit Nornberg在INC網站上分享了自己應對這種狀況的五個小方法,希望有助大家處理工作時更事半功倍。
身為主管一定有這樣的感覺──好像永遠有開不完的會;好不容易打發完上司,轉身又要幫部屬擦屁股;手頭滿出來的計畫要進行,也不知道怎麼交辦下去……當上主管後的你,運用時間的模式並沒有跟著升級!
你的身邊有沒有這樣一群人——永遠精力充沛、永遠有用不完的時間,工作、社交、生活、興趣什麼都不落下……他們的妙招是什麼呢?
又開始了新的一週,身邊的同事、朋友都在分享如何找回幹勁的文章,但你是否常常覺得無論如何就是提不起勁,強迫自己投入工作,卻反而更痛苦呢?
迷你思考並不是要做更多事。而是聚焦在最重要的事情上,以創造出成果的一種思考方式。
若企業只將投資重點放在「追求營收成長」,而非「創造利潤」,會出現什麼後果呢?麥肯錫給予的解答是,你將損失50億的獲利機會。
飲食習慣是否會影響一個人的工作表現和效率?職涯規劃師Ashley Stahl投稿富比士網站正面回應「是!」,並指出「你吃的東西決定你成為什麼樣的人」,飲食習慣對於一個人工作的影響遠比我們認為的還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