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odpanda 行銷總監陳嘉孟在「2024 AI TAIWAN 未來商務展」論壇上分享,foodpanda 如何運用數據思維,來驅動兩大行銷策略。
亞尼克在2018年透過北捷投放生乳捲自動販賣機,成功提升品牌知名度,如今滙聚智能販賣機進一步和知名餐飲合作,推出熱食自動販賣機,吸引科技大廠關注。
日立宣布退出家用空調製造,將其於 JCH 的股份轉讓給 Bosch。未來 Bosch 將繼續生產掛上日立品牌的家用空調,日立則專注於商用空調市場。
成立於2007年的大武山牧場科技,以後進者之姿擠進台灣市占第三的蛋商,不只成為台灣最大單一蛋雞飼養場,如今也是全台唯一上市的純蛋商。
永續發展是一場馬拉松,企業如果能運用創新與在地優勢,打造負責任的供應鏈,促進利害關係人參與,不僅能為企業永續經營立下根基,更能推動社會整體永續轉型。
太古可口可樂近期宣布雪碧要換掉綠瓶身,改成透明瓶,這件事情竟然和 ESG有關?公司旗下有60個品牌、每年使用塑膠超過25萬公噸,他們該如何推永續?
疫情後,台灣零售、餐飲業曾報復性成長,餐飲業成長超過18%。不過,今年上半年,成長幅度卻大幅下滑。業者該怎麼做,才能在疫後紅利消失後,持續抓住顧客的心?
金利食安科技引進超高壓技術,成功突破市場困境,通過針對不同通路開發獨家產品策略,在國內外市場取得成功,成為冷壓蔬果汁市場的領導者。
餐飲業數位轉型趨勢下,線上訂位與自助點餐系統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但需平衡科技與人性化服務,確保顧客滿意度。業者可結合多元方式與活動,提高顧客接受度。
近年日本連鎖餐廳興起數位化風潮,透過數位工具甚至機器人協助,提升外場營運、降低人力成本。但是否使用送餐機器人,薩莉亞和雲雀餐飲卻有不同做法,為什麼?
經營社群最終都還是回到根本:確認企業的目的,你是把官方社群視為帶來客戶的管道,還是當成與消費者互動、展現品牌精神、持續吸引消費者或粉絲喜愛的管道?
餐飲業對上市櫃充滿熱情,透過資本市場幫助,許多品牌成功擴展規模、提升知名度。然而,上市櫃過程充滿挑戰,需要財務、法務等多方面準備,以確保企業穩健經營。
誠品將攜手全球PCB印刷電路板龍頭臻鼎科技集團,共同打造位於桃園青埔商圈、總面積近 5000 坪的獨棟大型商場,預計在2028年底開幕。
走在路上會發現,一條街有好幾間同品牌超商,為什麼?要怎麼說服加盟主開店?實際採訪專家表示,現在超商的布店邏輯已改變,加上防堵競爭對手,才有此策略。
臻鼎科技與誠品生活合作,在桃園青埔打造新總部大樓,佔地2300坪,將設數千坪賣場。誠品生活同時計劃在忠孝西路開設800坪新店,提供連通道至周邊設施。
科科科技一波三折的上市之路,最終仍無法完成最後一哩路,掛牌前一週竟宣告上市案失敗,市場充滿許多問號,也掀起股票評價的爭論。
媒體報導台北西門町的知名電影院「今日秀泰影城」將在今年8月31日熄燈,結束18年的歷史。影城業者證實,此舉主因租約到期,選擇不再續約。
面對中國企業的價格戰,台灣手搖飲品牌日出茶太如何抗衡?母集團六角國際將價值鏈全面革新的戰法,值得參考。
遠百去年合併營業額首破新台幣1350億元,徐旭東在遠百股東常會上驕傲宣布的同時,卻也嚴肅以對去年好成績帶來的高基期挑戰。
台灣好市多在6月18日媒體餐敘上首次釋出主動招募本土供應商的訊息。插旗台灣26年,好市多如今為何選擇大動作遞出邀請函?
台灣誠品生活營運樂觀,實體大型書店正在回春嗎?除了不能只賣書,大型書店還有什麼出路?日本淘兒唱片的轉型啟示:掌握兩大轉型關鍵。
OK超商近日釋出一紙新聞稿,正式宣布再度與蝦皮攜手最新獨家合作,搶在618前夕推出獨家超取免運活動。
全鋒事業以道路救援起家,但總經理于蓓蒂從一開始就把全鋒定位成整合汽車移動服務的「平台」,強調要找出客戶需求、嘗試各種汽車服務。
面對投資標的,應該看重歷史數據還是成長預測?國內外投資者的態度不一。國內重視獲利,海外重視成長性,評估的指標大不相同。該求穩健,還是大膽下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