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正式推出開源 AI 工具 Gemini CLI,Gemini CLI 有哪些強項?支援創意生成、整合搜尋引擎的開源 AI 工具登場!
2025年被稱為「AI代理元年」,過去我們使用AI是「問答行為」,但代理除了理解問題,還能規畫、執行任務,當AI賦能的工作愈多,工作者該如何應變?
最新研究,揭示了 AI 在理解與管理情緒方面的潛力,AI 可能不只是個冰冷的工具,未來還可能成為我們處理情緒、經營人際關係的好幫手。
生成式 AI,出乎意料地成為那個讓中小企業繞過傳統 IT 建設鴻溝,直接讓全體員工「浸泡」在數位思維裡的「芝麻開門」。
多數企業導入AI已有一段時間,但實際成效卻常不如預期。要真正發揮AI的效益,企業必須設定明確的衡量指標,解決痛點,並聚焦在能快速產生成果的行動上。
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最新公布的調查,有46%網友曾使用過生成式AI工具,較2023年成長近一成,顯示此類工具正逐漸從技術新奇轉為實用工具。
彭博社 18 日引述未具名消息人士報導,微軟預定 7 月初、也就是會計年度結束不久後宣布裁員計畫,打算裁減數千名員工、尤其是銷售部門。
OpenAI 推出「OpenAI學院」,並免費開放一系列教學資源,協助學習者掌握ChatGPT從基礎到進階的應用技巧。
AI 教父傑佛瑞.辛頓警告,生成式 AI 和機器人正在重塑勞動結構,許多依賴重複性腦力工作的白領職位將快速消失。
根據蓋洛普最新調查,顯示出企業主管在 AI 的使用上,幾乎是員工的兩倍。調查顯示,33% 的主管表示他們每週會經常使用。
2023年AI熱潮高峰時,美國不少新創公司與科技企業開出高薪挖角具備高階提示設計能力的「提示工程師」,現在還需要提示工程師嗎?
AI 使專業職能被拆解成高效率、低自主的重複任務,這一歷程如今也悄悄降臨在軟體工程師身上。
新漢打造全球第一個取得國際功能安全認證開放標準的控制器,能讓不同設備「講同一種語言」,也讓台灣自動化大廠、知名機器手臂品牌等公司都採用。
你知道 AI 工具在互動方式上顯示出類似「性格」或「價值觀」的差異嗎?多項研究指出,大型語言模型在回答方式、語氣風格與行為傾向上存在顯著差異。
生成式AI近年成長速度大爆發,各類AI工具更顛覆了人們的工作習慣。而現在炙手可熱的職場技能,在2030年後,還會被需要嗎?
在過去這 2 年間,環顧我身邊有效導入AI、建立 AI 團隊的創辦人,大概採用這 5 種做法:
當多數機器人新創還在燒錢追夢時,達明早在2019年就實現獲利,並悄然成為全球第二大協作型機器人廠商。
本文整理出 5 種 ChatGPT 提示詞(prompt)的設計技巧,協助使用者更清晰表達需求,進而改善 ChatGPT 的回應準確度與整體品質。
AI將取代許多工作,也將新增許多職缺。如果AI能賺錢給國家,養活絕大多數的人,每個人只要領政府發的基本收入,就能獲得溫飽。你會選擇工作,還是不工作?
Google近期大幅擴充其線上學習資源,推出一系列涵蓋AI的課程,旨在協助自學者從零開始,逐步掌握從核心概念到實際應用所需的關鍵技能。
能否擺脫雲端依賴,將決定AI是否能像智慧型手機一樣普及到每個角落,正是NPU崛起的戰略價值,而定義這項技術的,是來自台灣的耐能智慧。
曾獲得微軟、卡達主權基金與軟銀青睞的 AI 新創公司 Builder.ai,近日爆出重大詐欺醜聞。
根據裁員追蹤網站 Layoffs.fyi 的統計,2025 年迄今,全球已有超過 6 萬 1220 名科技從業人員被資遣,涵蓋多達 130 家企業。
根據麥肯錫的報告,逾 9 成員工熟悉 AI 工具,但僅 13% 的職員已用 AI 完成 3 成以上的日常業務。為什麼多數人運用 AI 仍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