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在求職市場的應用變得愈來愈普及。求職者現在可以利用 AI 工具來優化履歷、撰寫求職信,甚至模擬面試,提升求職成功率。求職者在使用上應注意哪些事?
總統賴清德與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於 3 月 6 日召開記者會,說明台積電在3日宣布將在美國追加投資 1000 億美元、設廠,對外界關切釋疑。
美國高德納諮詢公司最新研究顯示,27% 的行銷長(CMO)表示,他們的團隊對生成式 AI 的採用程度極低,甚至完全未使用,反映其在行銷領域仍未普及。
使用者對於「搜尋」習慣的改變,AI 搜尋引擎的出現最受矚目,分析師更將其視為顛覆 Google 地位的重要變數。Google 會被 AI 搜尋取代嗎?
傳統上著作權法是以「人類的創作」為核心,使得只有人類可以成為作品的「作者」,那麼用 AI 生成的文案、圖片、音樂,受著作權保護嗎?
DeepSeek 的技術創新,使得過去被視為明日之星的邊緣 AI(Edge AI)終於迎來規模化商轉的關鍵時刻。
研華總經理陳清熙:台灣多數產業需要的是邊緣 AI(Edge AI)!潛力大,但仍有4挑戰:首先,不同產業的需求各異,使邊緣 AI 難以標準化。
微軟與卡內基美隆大學近期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生成式 AI 雖然能提升知識型工作者的效率,但長期使用可能影響批判性思考與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BCG 公布 2025 年 AI 展望報告,發現 75% 高階主管將 AI 列為今年前三大策略。66% 企業正探索 AI agent 應用。
Deepseek在有限的硬體與預算的規格下,竟然能做出效果與GPT o1相當的模型,這正是他引起旋風的關鍵。他真的只用了560萬美元嗎?本文一次釋疑。
AI 即將進入代理型 AI(AI Agent)時代,穆迪、德國電信、eBay 等企業已導入,行銷、客服、人資、技術都能用上。未來 15 % 工作⋯⋯
人類未來愈來愈重要的能力:判斷力!AI 幫你預測,我們透過判斷下決策。AI 時代的決策=AI 的預測+人的判斷,也就是說,我們應該讓預測和判斷脫鉤。
麥肯錫2025 AI工作報告出爐:企業高層普遍低估員工對 AI 的應用程度,並且與員工對 AI 的使用現況存在落差,可能影響 AI 的發展速度。
富邦集團董事長蔡明忠在新春團拜後,發表員工公開信,指「AI Everywhere」的時代即將來臨,富邦希望讓 AI 成為員工的工作夥伴,而不是競爭者。
OpenAI 執行長奧特曼坦承了錯誤,表示要學習 DeepSeek 將推理模型的思考過程公開,OpenAI 的閉源策略令他們站到歷史錯誤的一邊。
DeepSeek的出現重挫多個AI相關個股,但這個旋風是否能一直維持下去?Perplexity執行長對於DeepSeek有3點看法:
身為全球半導體製造重鎮,台灣原本應在AI時代具備優勢,但在全球AI指數評比中僅排名第21,特別是在研發和產業化方面表現不佳。
蔡祈岩建議,企業投入 AI 專案時,可從 5 個維度來思考,這樣能確保 AI 應用的導入更全面、更有效率。
「我們有真正才華洋溢的人才,工作超級努力,可是經營一家公司,是一項新技能。」黃仁勳在《輝達之道》裡自承,這 3 個致命錯誤,奠定了輝達的企業文化。
使用ChatGPT時,每次開啟一個新對話,都得重新複製貼上一樣的prompt,麻煩又耗時?面對這些問題,「客製化」調校AI或許是個好選擇。
AI 是協助財務部門轉型的利器。BCG 調查指出,61% 企業將預測式 AI 用在財務預測上,讓預估準確率提升到 50% 以上。
世界經濟論壇發布了今年度的未來工作報告,各家企業預期5年後大數據專家、金融科技工程師等職位需求將快速成長,同時職場所需的技能也會大幅度改變。
Appier獨立董事簡立峰表示,生成式AI的發展已經進入應用落地的新階段,從電商到軟體開發,各行各業都在採用AI工具提升效率。
博通2024年第四季財報公布,AI收入與前一財年同比增長220%,達120億美元,隔日股價應聲喊漲24%,創下史上最大單日漲幅,市值一舉衝破1兆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