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學院腦與認知科學系博士後研究員,現為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助理教授,著有《都是大腦搞的鬼》與《大腦簡史》。
有些客人到賣場裡「只問不買」;有些人在找工作時,只是隨意丟份履歷、碰碰運氣,連自己要去哪家公司工作都不清楚。碰到這種「偽消費者」,該怎麼把他們拒之門外?
想讓飯店客人重複使用毛巾,訴諸節能省碳的環保理念,或愛護地球的道德觀,也許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其實還有一個方法,比你想的更簡單有效!
很多公司都有推集點卡或集點優惠,你知道怎麼設計才能抓緊消費者的心理,吸引更多買氣嗎?
人們一旦接受了某個較小的請求,會因為卸下心防,以及想要表現出一致性,之後會更容易接受較大的請求。比如...
觸覺,也是一種傳達情緒和訊息的好方法。科學研究指出,生理感受的舒適感,會轉化成心理上的好感,讓人們展現出較高的同情心、合作度、信任感,以及較低的社交焦慮和恐懼反應。不只是這樣。許多行為學研究已經發現
你知道嗎?當服務生一直把桌面上吃剩的雞骨頭清空時,客人會多吃 27%!透過「視覺誘導」的手法,我們不但可以改變顧客的行為,還可以幫助自己節食、誘發人們多捐款 如何讓客人心甘情願多花錢?從心理學著手,透過小技巧來促發慾望 如何讓客戶、顧客無條件埋單?學會「心理學」,一個小技巧就成功
「我鄰居阿姨收容的流浪貓是超過100隻,還是少於100隻?」請在心裡先猜一猜。無論你的答案是超過或少於100,我想大家最後的答案都會落在100這個數字附近。我猜對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