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終身學習
feature picture
1

何飛鵬的私房書單!從初階主管到高階經理人,最值得讀的 3 本書

採訪‧撰文 邵蓓宣
2021-08-23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身為台灣最大出版集團的大家長,何飛鵬曾創立的出版團隊超過 20 家,直接與間接創辦的雜誌超過 50 家,這 50 家裡,也包含了《經理人月刊》。儘管從每年國家圖書館公布的出版現況,出版市場近年總是壞消息多過好消息,但從他身上感受到的,往往樂觀大於悲觀。

這次訪談,他說曾讀到民初畫家徐悲鴻是「獨持己見,一意孤行。」他認為這和他很像,「我一輩子都在創業,但旁邊的人都說看起來不妥當,」對他來說,這個社會一定要有人一意孤行做下去,社會才會改變,這或許也是他面對艱難的出版世道,還能堅持、不斷找新機會的原因。

Q.出版市場新書出版量創 20 年新低,有這麼多爭奪讀者眼球的新平台,現在書籍的意義或價值是什麼?

我們為什麼閱讀?我們讀有趣的東西、好玩的東西,比如一本好看的小說、散文;除了有趣,書是什麼?書是有用的工具,你缺乏什麼知識,就去架上找一本書,趕快把它補足。在這兩種情況下,書裡的知識永遠不會褪流行。我們說爭奪眼球,爭來爭去,多是爭表面的眼球,而 書存在的意義,在於它是一種結構性的知識,而且是負責任的

比方說網路上有很多訊息,但它很可能是不負責任的,或是需要經過一番冗長的查證,你不知道該不該相信,相較之下,每本書都是作者嘔心瀝血、署名,要負完全責任的。所以閱讀對我來說,就是有趣和有用,而書是值得信賴的來源。

Q.談談你的閱讀習慣?

我拿到書會先瀏覽目錄,讀目錄可以了解作者想講什麼;第二是快速瀏覽每一個章節,尤其是前兩、三頁快速看一遍,知道這一章講什麼;接著我會把作者序、前言或是序章徹底讀完。

遇到有意思的地方會在書上做筆記,遇到需要用的時候,也會把那一頁撕下來帶著走。我想跟所有讀者講, 書是拿來用的,不是買來珍藏的,你只有在使用它的時候,書才能發揮真正的價值 。珍藏一本書也許可以當作回憶,但它的使用價值就不高了,如果真的有典藏需求,再買一本就好。

Q.出版生涯裡,遇過很可惜、沒簽下的書嗎?

每一個同業出書都有他的機緣,例如因為認識作者,因此沒必要感到惋惜。當然有些書是這樣,經過你手,但是你沒拿到。比如《哈利波特》這套書,當時我們有人在美國波士頓念書,他寫信給我,說美國正在流行這本書,請我注意一下。我知道這個訊息的時候,這本書還沒有被大家注意,結果可能因為動作太慢或其他原因,就被別的出版社簽走了,遇到這種難免扼腕,而且這還是超級暢銷書,一賣賣了很多年,但就是因緣際會、擦肩而過。

Q.影響你人生的書有哪些?

我覺得是《詩經》《論語》《孫子兵法》,這些書裡有很濃厚的智慧,也可以得到很多做人處事的態度和方法,而且我不只讀一遍,是讀很多遍。舉例來說,《論語.子罕》裡引用了《詩經》的一句話,「不忮不求,何用不臧?」意思是,當你跟有錢人在一起,看著他們開豪車、穿名牌衣,也不羞恥、羨慕,不會覺得自己不如他人,對這些事你不貪求,做好自己,你就可以暢行天下無阻。人最大的麻煩就是有比較心,別人比你有錢你忌妒,或心生自卑,就會有很多不必要的困擾。

Q.推薦給企業主管的書?

內舉不避親,初中階主管,我推薦我的《自慢》系列。我認為剛升主管的工作者需要學習很多技能,尤其是如何從自己很會做事,變成知道帶團隊做事。中、高階經理人,我很推薦《創新與創業精神》《創新的兩難》,前面談什麼是創新、創新如何形成,後面那本談大企業為何會錯失創新,最後點子反而被拿走、被小企業打敗。

【延伸閱讀】主管該領導、還是要管理?到經理人新書快讀聽何飛鵬談《主管的兩難抉擇》

何飛鵬的私房書單

  1. 《自慢2:主管私房學——小職員出頭天(2018年終極修訂版)》
    作者 /  何飛鵬
    出版社 / 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 / 2018.07

  2. 《創新的兩難》
    作者 / 克雷頓.克里斯汀生(Clayton Christensen)
    出版社 / 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 / 2007.05

  3. 《創新與創業精神: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談創新實務與策略(大師經典35週年紀念版)》
    作者 / 彼得.杜拉克 (Peter Drucker)
    出版社 / 臉譜
    出版日期 / 2020.12

繼續閱讀 閱讀
相關文章
成功 Success > 成功習慣
feature picture
2

公關教母的私房書|丁菱娟年讀 50 多本書!除了商管類,最推薦讀這種書

採訪.撰文 劉燿瑜
2021-08-31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被譽為台灣公關教母的丁菱娟,32 歲創辦自己的公關公司,直到 2002 年被奧美集團(Ogilvy)併購,事業登上高峰,卻選擇在 54 歲卸下董事長頭銜,過著一邊演講、教課還有寫作的第三人生。

從公關公司到新創導師、作家,去年丁菱娟又創辦了教導公關學的影響力學院,唯一不變的是對閱讀的興味,「領導者最大的天花板就是自己,你想要團隊多偉大,自己就要成長多大,持續閱讀,是超越自己的最好方法。」

延伸閱讀:何飛鵬的私房書單!從初階主管到高階經理人,最值得讀的 3 本書

Q:你怎麼挑書?

我一年平均閱讀 50 多本書,一周會希望自己看完一本。市面上商管書愈出愈多,也有很多出版社常找我推薦,說實話不是每本書都看得完,尤其現代又有各種影音管道,眼球的注意力愈來愈寶貴。所以現在看到有興趣的書,有時會先用聽的,把聽力當作一種篩選,還可以邊做別的事,如果內容聽來有趣,再把書找來閱讀。

至於比較理論的書,通常會從目錄先找有興趣的部分,通常每一章消化下來都有收穫的書,才會從頭到尾拜讀,內容重複性高的,則不一定全部看完。

Q:如何幫自己安排閱讀的時間?

雖然有看影音或聽書習慣,但閱讀實體書才是我能真正靜下來咀嚼知識的時候。以前忙於工作,只有出差的通勤時間才有不受打擾的閱讀時段。

我現在會空下來大部分的早晨,起床運動完,思路最清晰的時候,開始讀一兩小時的書。我通常不會只看一本,習慣兩三本交叉看,還沒看完就放桌上、床頭,看完才放回書架,然後在書背貼上點點貼紙。

一來提醒自己看完了,二來是分級,紅色代表推薦、黃色代表還行,其他顏色貼紙各有意義,很喜歡的會在扉頁貼便條紙做摘要,下次可以快速複習。

Q:偏好哪種類型的書?

不管哪種類型的書,論點清楚是最基本的,如果看完不能用一句話表達它在講什麼,通常看完也就忘了。

再來是我喜歡比較人性的書寫,拿商管書舉例,有些例子寫得讓人心動,但有些故事會覺得不貼近工作現場,讀起來不夠實用。

我特別喜歡像史蒂夫.賈伯斯(Steve Jobs)、張忠謀這種企業家的傳記,我喜歡看他們遭遇挫折時,是如何看待自身處境,以及如何走出來,還有面臨兩難時,做決策的方式為何。而且傳記全部用同一個人的觀點出發,通常也符合論點清楚、有人性等元素。

Q:閱讀對你的幫助?

以作家身分而言,閱讀讓我了解當前的大環境與趨勢、知道大眾在關注哪些問題。像我去年出版的《影響有影響力的人》,就是觀察到許多年輕創業家,對品牌、公關不甚了解,所以提供一個基礎入門的架構,讓讀者快速理解什麼是公關。

相反的,作為讀者,自然想從書中找到解答。像最近看迪士尼前執行長的傳記 《我生命中的一段歷險》,有段分享他如何買下漫威、幫助公司成長,我才知道原來作為專業經理人,格局也可以比創辦人還高。我曾把一手創辦的公司賣給別人,自己轉當經理人,如果早點看到這本書,也許當時就不會畫地自限,認為收購後只能聽別人的。

Q:想推薦給公關人的書?

除了基本的行銷商管書,作為公關,在商場上雖然要理性,但太理性就容易太功利,常想不開為什麼客人有許多不理性的抱怨、無法以同理心換位思考。

所以我認為好的公關,應該閱讀文史哲類型的書籍。像《人類大歷史》探討人性與社會結構的作品,或是《小王子》這種平易近人的經典文學,都能增加一個人的底蘊以及提升你對人心的洞察。

延伸閱讀:大老闆的書單!盛治仁的閱讀省思:在別人生命中留下的痕跡,決定「你是誰」

丁菱娟的私房書單

  1. 《我生命中的一段歷險》,商業周刊出版。
  2. 《人類大歷史》,天下文化出版。
  3.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丁菱娟解密26堂公關課》,天下雜誌出版。
繼續閱讀 自我管理
相關文章
成功 Success > 終身學習
feature picture
3

覺得創業很痛苦時,從一本書獲得救贖!愛卡拉共同創辦人的私房書單

採訪.撰文 經理人編輯部
2022-08-08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編按:程世嘉 2011 年創立愛卡拉(iKala),以直播技術起家,後來轉型為 AI SaaS 企業,目前旗下有雲端、商務 2 大業務,雖然產品、服務一再變動,但其實都根基於持續累積的核心技術。創業十多年來,程世嘉一直都有閱讀的習慣,並從中獲得啟發,反思自己的事業,一起來看看他的私房書單:

每逢周六,等待女兒下課的時間,愛卡拉共同創辦人程世嘉都會待在台北信義誠品,挑 4~5 本書回家。他說:「看到書就會有股衝動,想走進背後的世界。」

Q|買書的衝動從何而來?

小時候,爸爸發現我很愛看漫畫,就買了《諸葛四郎》給我。在物資缺乏的年代,看漫畫是很尊榮的事情,全班唯獨我有!我常常帶漫畫去跟朋友分享,一起模仿書中的角色,想像著揮舞劈空掌,行俠仗義。直到現在,我都還記得這套漫畫放在舊家的位置,可惜搬家時弄丟了。

延伸閱讀:馬斯克、比爾蓋茲都在用的閱讀法!2 個技巧讓你能一次讀 10 本書、成為專家

Q|漫畫吸引你的地方?

我最喜歡的是《JoJo的奇妙冒險》,曾經一個人買機票飛去日本東京,參加作者荒木飛呂彥的畫展。對我來說,這是第一本讓我感歎「人有想像力,真是太好了!」的書籍,也因此開始練習畫漫畫。後來因為升學、工作而放下畫筆,卻開始蒐集復刻版和經典版,比如《將太的壽司》《遊戲王》《火影忍者》,在家都是一落一落的,我家根本是漫畫店,最近在追《間諜家家酒》。

Q|人生各階段喜歡的書?

文學、地理、歷史、藝術、電腦科學,只要是書我都有興趣。好奇心如此強烈的一部分原因是,小學 5、6 年級接觸到《毛起來說無限》。它是 1984 出版的數學科普書,主要在談「無限」的概念。明明不是數字,卻可以不斷延伸,讓我了解宇宙之大,難以想像;人腦有限,不知道的事多的是。

從中我獲得兩個啟發,一是系統思考,不要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多從不同觀點看事物,才能避免犯錯;二是一人之力有限,先找到對的人,再決定要做什麼事;如果沒有夥伴,乾脆不要創業。一個人力量太有限了,外在卻不斷變動,唯有不斷留下人才,才能以不變應萬變。

Q|特別喜歡哪一位作家?

我滿喜歡吉姆.柯林斯(Jim Collins),我從他的《從 A 到 A+》中獲得救贖。2014 年時,我很懷疑人生,覺得創業很痛苦,不知道未來長怎樣,不確定該做什麼才能成功。就在這時,我讀到了《從 A 到 A+》。

以前,我在書店看見這種大部頭,會直接跳過,覺得理論書很可怕。但柯林斯不一樣,一來它從實證出發,蒐集幾千家公司、20 幾年的變化,研究扎實;二來雖然研究複雜,但故事很簡單,讓人很好吸收和仿效。

我當時的掙扎是,世界太複雜了,即使給我答案,我能理解嗎?但柯林斯就講幾件事,你的強項是什麼?熱情是什麼?它們能驅動公司成長嗎?如果可以,就堅持下去,不要分心,公司就會一天比一天更好。我也是這麼遵循的,所以愛卡拉的產品、服務雖然一再變動,但事業卻愈變愈好,因為核心能力是人工智慧、數據分析,可以不斷累積。

Q|有反覆翻閱的書籍嗎?

瑞.達利歐(Ray Dalio)的《原則》。這本書給我的啟發完全不同於柯林斯,柯林斯從「外在」歸納出普世原則;達利歐從「內在」釐清個人價值。

延伸閱讀:你的人生,為什麼需要「原則」?新書快讀為你影音導讀《原則》

我每次出國,到了當地第一件事就是找書店,《原則》就是去紐西蘭旅遊時碰到的。我看了很震撼,怎麼會有人列出幾萬條來遵守?閱讀完,卻激發我寫出自己的原則,想知道我夠了解自己嗎?一開始只列出 25、26 條,像是人的事情優先處理、先處理情緒再解決事情等,後來延展成 60 幾頁的「Sega 使用手冊」,在公司內部流傳。

這本書讓我理解,人很複雜,而且多半不了解自己。但領導者心在哪裡,成就就到哪裡。了解自己,然後突破極限,才能活得愈自在,工作和生活都獲得成功。

延伸閱讀:創業家的私房書單!廖家欣:專業、心靈、人際關係,我從這些書找答案

程世嘉的私房書單

1.《從 A 到 A+》

作者 / 詹姆.柯林斯(Jim Collins)
出版社 / 遠流
出版日期 / 2020.01

2.《原則》

作者 / 瑞.達利歐(Ray Dalio)
出版社 / 商業周刊
出版日期 / 2018.04

3.《毛起來說無限》

作者 / 毛爾(Eli Maor)
出版社 / 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 / 2014.02

繼續閱讀 閱讀
相關文章
成功 Success > 終身學習
feature picture
4

旭榮黃冠華的推薦書單!其中一本買了上百份,送給員工都讀

採訪‧撰文 盧廷羲
2021-11-30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旭榮集團執行董事黃冠華的辦公室,占了 2 面牆的是 3 座大書櫃,分為經典管理書、工具書、休閒書,辦公桌上還擺了 2 張「借閱單」,開放給員工借書。不僅如此,黃冠華家裡的書櫃,是公司的 2 倍大。不過,比起看書的「量」,他更重視書與自己生命經驗的對照。

延伸閱讀:從 30 億成長到 300 億!連 17 年營收成長,紡織大廠旭榮的兩大成功關鍵

Q. 從小就養成閱讀習慣?

我父親非常愛看書,我算是耳濡目染。累積一定閱讀量之後,我把書分成 2 類,休閒書和工具書。大致來說,前者偏向吃喝玩樂,後者跟工作、管理相關,但並不會完全按照字面上來定義,不只是工具書才有用。

比如,胡雪巖的小說,裡面講很多人際相處的套路、思維,我從中學到很多。又像金庸小說,他對我的啟發是文字使用的技巧。我 17 歲那年就把金庸讀得滾瓜爛熟,還自己出了「金庸常識問答」考題,發給 40 幾個同學寫,看大家有沒有讀懂。

Q. 怎麼找出時間讀書?

我善用零碎時間來閱讀,等車、等人、等電梯、上廁所……各種片段時間,我都拿來讀書。跟我開過會的人都知道,我從不罵人遲到,因為你愈晚到,就給了我愈多閱讀的時間。

更重要的是找到對的書。如果你花時間看了很多品質不好的書,就是雙重浪費,因為那段時間不能拿來看好書,邊際效益超低。我會看博客來、誠品的榜單,也看高手之間推薦的書,加入很多分享好書的社團。最後是追蹤一些重量級學者和作家,像是楊定一、朱敬一的出版動態。

延伸閱讀:2021 誠品暢銷Top10 出爐,這部小說被電影再度炒熱話題!你讀了幾本?

Q. 如何吸收書中的內容?

沒錯,讀書一定要系統化整理。我有一本筆記本,已經 20 年了,我把書的思想、精華,寫在筆記本前半部。

筆記本中間部分是行事曆,每天的格子分成「左公右私」,並且用五色筆分門別類,雖然很俗,但是一目了然。黑色是庶務性事務、藍色是我的個人責任、綠色是公司長期計畫、紅色是員工的 deadline(截止日期)、深灰色是老闆(父母)派給我的任務。

後半段部分,有一區寫下公司的重大目標、投資,有一區是家庭生活,最後一區是嘉言錄,記下書中的名言佳句,還會汰舊換新。像是「成功是團隊的事,變強是自己的事。」「公司的規定是指南針,不是地圖。」

後來,我就把所看所學,結合自身的工作與管理經驗,寫成《觀念:一個第二代企業家的思維》這本書,算是一次思想統整。

Q. 想推薦給別人的書?

郝明義的《工作DNA》,這本書出版快 20 年了,其中的管理思維、老闆如何和員工互動,都講得非常好,每一次再版我都有買。而且我是實務派,一開始我買 6 本送給朋友,後來朋友說,怎麼不推廣給員工?所以我就買了上百本,送給員工。至少我給了一把鑰匙,幫大家開啟這個門,人家願不願意進來讀,是另一回事。

我還推薦金惟純的《還在學》,這本書講的不是技術面、管理面的思維,更多的是個人內省,這很重要。有一篇〈被寵壞的中年男人〉,講到很多董字輩、總字輩的高階經理人,常常被寵壞了、自視甚高卻不自覺,我當時還不到那個年紀,就心有戚戚焉。就好像一堆大官搭電梯,過一會兒發現怎麼沒有動,因為平常他們都不用按樓層。

Q. 喜歡的書會反覆閱讀?

除了剛才提到的系統化整理,我會反覆看有深度的書。你在不同時期,看同一個段落,心境也不一樣,因為書是人當下的映照,那個觸動點是源於自己。

體悟可以分成 4 個層次,最淺的就是資訊;第二層是放到腦海,變成知識;接著是轉化成自己的想法,形成洞見;最後一步是轉成具體行動,也就是智慧。

黃冠華的私房書

  1. 《工作DNA》
    作者 / 郝明義
    出版社 / 大塊出版
    出版日期 / 1999.02

  2. 《還在學:成功不是你想的那樣》
    作者 / 金惟純
    出版社 / 商業周刊
    出版日期 / 2013.06

  3. 《致勝:威爾許給經理人的二十個建言》
    作者 / 傑克.威爾許(Jack Welch)
    出版社 / 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 / 2018.02

繼續閱讀 閱讀
相關文章
成功 Success > 成功習慣
feature picture
5

環境再吵都能閱讀,一周至少看 2 本!KKday營銷長:讀書不是知識焦慮,而是種享受

採訪.撰文 邵蓓宣
2021-12-20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點開旅遊電商平台 KKday 營銷長黃昭瑛的個人臉書,原以為大多會分享吃喝玩樂的資訊,出現頻率更高的卻是閱讀筆記,每星期至少分享 2~3 本書的心得,推薦讀到的有趣觀點。她形容自己,一翻開書就忘我,曾在通勤途中看書看到錯過站,一路搭車到總站。「閱讀讓我沉浸在另一個不被打擾的世界,」或許閱讀對她來說,就像她的工作,藉由一本又一本的書,帶大家到一個又一個迷人的新世界。

延伸閱讀:唐鳳連睡覺時都在學習!天才政委親揭速讀密技:我閱讀像寫程式,不一行行念

Q:什麼時候開始喜歡閱讀?閱讀的魅力在哪?

小時候家裡做室內裝修,父母裝修我房間第一件事,就是做了一個從地板到天花板的書櫃,常常郵購整套小百科、成語故事給我。以前家裡常有客人在客廳唱卡拉 OK,我房間就在隔壁,養成我待在裡面看書的習慣。也許就是這樣,現在無論環境多吵,都不影響我進入書本的世界。

我覺得文字的魅力和影音、畫面不一樣的地方是,多一點想像空間,可以在腦袋裡架構畫面,等於又消化了一次,那種經驗只有自己才知道。一本書的陳述,你想像的世界和我想像的一定不一樣,文字很簡單,但愈簡單的訊息裡,有愈多想像空間,影像因為畫面豐富,想像會被限縮,比較像訊息接收者。

Q:平均一周至少讀 2~3 本書,還會辦讀書會和同事分享,你覺得自己有「知識焦慮」嗎?怎麼吸收書中的概念?

沒有,閱讀對我來說是娛樂吧!我讀書大部分是休閒娛樂為目的,如果當下就遇到這題剛好可以解的方向,那就如獲至寶。

對於書上的知識,我是實作派,例如同事構思產品時,剛好公司讀書會才分享過《瘋潮行銷》,書中提出「STEPPS」6 大關鍵架構,我們會一起想產品包裝、行銷有沒有都符合。但我覺得閱讀應該是一種享受,知識學習應該是廣泛的,沒必要把讀書當作看百科全書,如果把閱讀當解任務,我覺得會扼殺閱讀興趣。

Q:平日多閱讀什麼類型的書?

什麼都讀,好奇心決定了我的閱讀優先順位。

前陣子我讀到《步步為贏》,講網紅企業家派崔克.貝大衛(Patrick Bet-David),從小逃離伊朗、住難民營,後來移民到美國,最後創立跨國企業的故事就很精彩。書裡提到,做生意就是要往後想五步,就像下西洋棋,下一步棋的時候先預測對手可能會下哪一步,要往後想五步才能下這步。

我覺得很生動,像我們做業務或主管,常常會為了眼前的數字做事,當你追到這個,新的目標又會出現,但應該是每次出手,都要想這步對未來會造成什麼效果,才不會被數字追著做事。

Q:推薦新創產業的工作者閱讀,你會分享哪本書?

新創我滿推薦《以小勝大》,講弱者打敗強者,你要出奇招,不能硬碰硬。拿 KKday 來講,過往我們做外國人來台,但去年遭逢疫情,做國旅,離島就很重要。不過你突然要進駐,旅行社、店家、民宿不會理你,KKday是誰他們根本不認識。

可是我們在很短的時間業績回升 5 成,今年第一季回到 7 成。第一件事是不要硬碰硬。像我們同事飛去離島拜訪所有地方旅行社,其他業者可能是派一組人進駐,想取代當地旅行社。但我先跟對方交朋友,缺點是我的毛利可能會一人一半,好處是你有可以結盟的夥伴,不先樹立敵人,就有機會。

Q:近期讀到什麼書可以推薦給工作者或主管?

我最近讀《意見不同,還是可以好好說》,提到寬容的聆聽,你要等待適當的機會才能打斷。你知道這多難嗎?尤其是主管,你的時間很趕,想趕快取得共識去做事。這本書教我如何聆聽,當成一個很好的提醒。

延伸閱讀:CEO 的私房書單!老爺酒店沈方正推薦 3 本書,你讀過哪本?

黃昭瑛的私房書單

《意見不同,還是可以好好說》

作者/巴斯特‧班森(Buster Benson)
出版社/天下雜誌
出版日期/2021.09

《步步為贏》

作者/派崔克.貝大衛(Patrick Bet-David)、 格雷格.丁金 (Greg Dinkin)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1.08

《以小勝大》

作者/麥爾坎.葛拉威爾 (Malcolm Gladwell)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3.12

繼續閱讀 自我管理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