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 Business > 經營策略
feature picture
4

台灣支付赴日都靠它!日本支付霸主 PayPay 如何後來居上、搶占近 7000 萬用戶數?

撰文 麻愷晅
2025-04-11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赴日旅遊的台灣人對「PayPay」一定不陌生,只要對店員說出這個詞,就可以用手機掃碼結帳,街口支付、全支付、玉山 Wallet、一卡通 iPASS MONEY 的跨境支付,都是跟 PayPay 合作。

其實,2018 年才成立的 PayPay,在日本支付市場屬於後進者,但如今使用者逾 6800 萬人,根據日本行動裝置研究機構 MMD 研究所指出,PayPay 在日本市占超過 66%。為什麼 PayPay 能後來居上,更成為海外業者搶著合作的對象?

砸 100 億日圓回饋活動,上線 2 個月即破 500 萬用戶

PayPay 由日本軟銀集團(SoftBank Group)與 Yahoo! Japan 合資成立,並與印度最大的行動支付公司 Paytm 合作,僅花 3 個月時間就推出服務。2018 年 10 月上線後,考量日本人容易受優惠吸引,推出「100 億日圓回饋活動」,原本預期回饋金 4 個月才會用盡,沒想到在 10 天內就提早用完。

根據日本網路行為分析公司 VALUES 的調查,2018 年 12 月的 541 萬用戶數當中,有 489 萬是活動期間新增的。

延伸閱讀:輝達攜軟銀在日本建「AI 工廠」!黃仁勳、孫正義要達成什麼目標?

針對商家,他們則採取免費安裝、免收取手續費的策略,讓中小型店家更願意使用。雖然 PayPay 在 2021 年 10 月開始向店家收取 1.6% 的費用,但跟信用卡與其他支付業者收取 2.5%~3.75% 不等的費用相比較低,對商家來說仍有吸引力。截至 2025 年 4 月,已安裝 PayPay 的商店數量達 1000 萬,數量是日本支付第一。

瞄準「非現金支付」的消費場域,打造 3 大獲利模式

但 PayPay 的目標不僅止於支付服務,而是瞄準所有非現金支付的消費場域。他們的營收目前由 3 塊組成:第一是交易手續費,第二則是協助商家營運獲利的收入,例如發行優惠券的手續費;第三則是打造以 PayPay 為核心的市場,提供信用卡、銀行、證券等金融服務,提升使用者對 App 的黏著度。

而集團也助攻 PayPay 的發展,2019 年,軟銀與韓國 NAVER 共同成立 Z 控股(Z Holdings),整合 LINE 與 Yahoo! Japan 的業務,壯大 PayPay 使用者,LINE 也終止 LINE Pay 在日本的服務,將資源集中在 PayPay 上。

2020 年,軟銀與 Z 控股將旗下 6 家金融業務公司及服務名稱整合在「PayPay」品牌底下,包含把「日本網路銀行」更名為「PayPay 銀行」、「Yahoo! JAPAN Card」改為「PayPay Card」。這樣的方式讓用戶更容易辨識,也讓不同服務更順暢連結,日本網路銀行更名後,一周內個人帳戶申請金額增加約 6.5 倍,個人貸款申請金額增加約 3 倍。

延伸閱讀:川普關稅衝擊物價,美國民眾卻掀起「搶購潮」!恐慌為何讓人更想購物?

與海外支付業者合作,提升整體交易金額

除了鞏固日本用戶,PayPay 也透過跟國外支付業者合作提升整體交易金額(GMV,gross merchandise volume)。街口支付商務長張廷軒分析,PayPay 沒有因為市占率高就跟商家收取更高的手續費,所以轉而與國外支付業者合作,提升整體交易金額,有利於他們創造更多營收。

至於街口會和 PayPay 合作,主因是市占率高,過去街口要一間間洽談日本店家,效率較差,和對方合作,可以一次擁有眾多通路,而且使用者只需要認明 PayPay 的 logo,省去與用戶溝通的成本。

如今,PayPay 的商品交易總額持續提升,從 2023 年的 10 兆日圓,成長到 2024 年超過 12 兆日圓。透過全方位的布局,帶動業績成長,PayPay 2024 年度上半年合併營收達 1,165 億日圓,年增 17%。

核稿編輯|林庭安
參考資料|ORICON NEWSCNET JapanBusiness Insider JapanPayPayReutersSoftbankMynaviPOS+(ポスタス)自營百科

繼續閱讀 金融業
相關文章
商業 Business > 創新創業
feature picture
5

街口、玉山 Wallet 出海都靠它!HIVEX 是誰?如何讓全支付在韓國覆蓋率超越支付寶?

撰文 林庭安
2025-03-14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台灣人喜歡到日、韓旅遊,電子支付業者看好跨境消費商機,近年紛紛拓展海外市場。2023 年 10 月,街口支付、全支付、玉山 Wallet 與日本 PayPay 合作,讓台人能直接掃描店家條碼付款,不僅免去 1.5% 海外刷卡手續費,還能額外獲得補貼回饋。2025 年,全支付攜手韓國電子支付 ZeroPay 和跨境金融科技公司 ICB 在韓國當地推出支付服務,成為台灣首家登陸韓國跨境支付的業者。

延伸閱讀:一年插旗日韓 2 國!全支付發展跨境支付,全聯也是一大助力?

其實,全支付、街口支付、玉山 Wallet 能成功出海,背後都是同一個關鍵推手--金融科技公司 TBCASoft(鏈通科技)旗下的跨境支付平台「HIVEX」。

透過 QR code 串接技術,有如行動支付版的 VISA

TBCASoft 是一間新創公司,背後股東都來頭不小,包括日本軟銀集團、韓國 Naver 集團、富士康、遠傳電信等。TBCASoft 創辦人兼執行長吳陵表示,HIVEX 創立的初衷,就是要打破舊支付系統匯率不透明、交易不安全等問題,他們選擇透過 QR code 讓不同行動支付的系統能夠互相串接。

換句話說,HIVEX 就像是行動支付版的 VISA,只是 VISA 透過信用卡交易,而 HIVEX 的媒介則是 QR code。

HIVEX 的技術讓行動支付業者不用修改 QR code 形式、商家不用改變現有銷售系統(POS),消費者也不用下載新的 App;只要掃瞄 QR code,就能在國外使用自己熟悉的電子支付工具。

傳統跨境支付透過信用卡消費,存在著匯率轉換、手續費高等問題,以及交易數據集中在單一組織,可能會有盜刷的風險,而 HIVEX 透過 QR code 交易,是直接綁帳戶,能避開上述問題。吳陵強調,台灣跨境支付(在日本)上線一年多,沒有任何一筆盜刷紀錄,「我們想打造便利、透明、安全的支付方式,但有這樣的成果,背後都是跨國團隊合作的努力。」

不仰賴手續費,而是靠「資料」獲利的營運模式

吳陵解釋,傳統支付要出海,必須一國一國談合作,而 HIVEX 的角色就是串連各國品牌,讓業者透過一次性的技術整合,就能與世界各地的合作夥伴分享彼此的消費者和商家。

但 HIVEX 卻主打「不以收手續費獲利」,那要靠什麼賺錢?答案是「資料」。雖然 HIVEX 不會接觸到任何客戶的個資,但他們能蒐集用戶的消費行為,進而分析使用者輪廓,讓商家能夠精準投放廣告給消費者。從抽成比例來看,相較於 VISA、Mastercard 是收取個位數的百分比來抽成,HIVEX 因廣告投放精準,抽成有可能上看 20%。

延伸閱讀:喜歡用手機結帳,不必再下載一堆App!TWQR 如何解決跨業者支付的痛點?

獨家推出「反掃」服務,讓全支付在韓國的覆蓋率高於支付寶

這次全支付進軍韓國,就是透過 HIVEX 與 2 家業者的合作,一舉打入韓國超過 190 萬個據點。一家是韓國最大跨境掃碼支付公司 ICB,核心業務是將海外支付引進韓國,如支付寶、微信支付、全支付等,目前已將 13 國的支付引進韓國。另一家則是韓國電子支付 ZeroPay,也是一家推廣用 QR code 支付的平台,是由韓國政府與民間合作推出,目標是透過支付振興韓國中小企業。

吳陵表示,ZeroPay 在韓國境內有提供正掃(MPM,店家出示條碼)、跟反掃(CPM,用戶出示掃碼)的支付方式,但由於反掃的技術難度非常高,也會牽涉到資安問題,過去他們在跨境支付上只提供正掃服務,但這次 HIVEX 成功說服 ZeroPay 跟 ICB,成為目前唯一一家提供反掃支付服務的合作夥伴,「這也讓全支付在韓國的覆蓋率,比支付寶的還高。」

核稿編輯:王宥筑

繼續閱讀 金融業
相關文章
商業 Business > 經營策略
feature picture
1

街口支付、全支付、玉山 Wallet,支付業者紛紛插旗海外,為什麼?

撰文 麻愷晅
2025-07-01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近幾年,台灣的電子支付業者陸續插旗海外。街口支付、全支付、一卡通 iPASS MONEY、玉山 Wallet 等用戶在日本可直接掃描 PayPay 的 QR Code 付款。全支付另外開發韓國市場,成為台灣首家進軍韓國的電子支付業者。

3大電支業者,仍處於虧損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資深產業分析師胡自立表示,電支業者積極搶進海外市場,在於尋找新的應用場景,希望更快達成損益兩平的目標。 攤開前 3 大電支業者財報,目前都仍是虧損狀態,街口支付稅前淨損 2.06 億元、一卡通稅前淨損 7840 萬元、全支付稅前淨損 4.17 億元。

這些業者過去的競爭方式偏向「圈地」,也就是盡可能增加使用自家支付方式的通路數量。但自從財金公司推出 TWQR (電支跨機構共用平台)後,店家擺放一個支付條碼立牌,就能同時受理多家銀行及電支機構 App 的付款。

當消費者只要掃一個條碼就能選慣用的支付工具,便增加了電支業者拓展通路的難度。商研院國際數位商業研究所長戴凡真表示,如何不讓自家 App 被冷凍,成為業者最迫切的課題。

延伸閱讀:台灣支付赴日都靠它!日本支付霸主 PayPay 如何後來居上、搶占近 7000 萬用戶數?

進軍海外市場,可帶動每用戶平均收入(ARPU)成長

面對這個困境,電支業者將目光轉向海外市場,瞄準大眾在國外的消費需求。據觀光署統計,2024 年總計有逾 1684 萬人次出境。其中到日本約 600 萬人次,是台灣人最喜愛的旅遊地,約占總出境人數的 35.6%,因此日本市場成為出海首選。

胡自立指出,經營跨境支付服務,能夠幫電支業者獲客。當業者獲得消費資料之後,也可以運用這些資料,跟國外的商家商談行銷方案,進而帶動每用戶平均收入(ARPU,average revenue per user)的成長,也就是提高每一名使用者的貢獻金額。

台灣業者目前多與日本電支霸主 PayPay 介接,代表他們在當地的實體通路的差異性也不會太大。透過狂撒券、點數回饋等方式比拚,反而可能增加行銷成本。戴凡真認為,業者需要從自家用戶特色為出發點思考。舉例來說,以零售通路起家的全支付,其會員基礎來自全聯,所以可以分析婆媽族的消費行為,決定將行銷主力放在哪些日本的購物通路。而街口支付很早就進入電支市場,其使用者的特性可能是願意擁抱新科技、新事物,他們就可將行銷重點放在國外的特色體驗行程。

胡自立則指出,若要長期發展,業者需把握時間差,例如提早與其他國家的支付業者洽談,或是更早經營別人還沒有做過的服務,就能搶先獲得新客,累積用戶的忠誠度。像街口支付在 2018 年就開始經營跨境電商服務,增加支付場景,讓民眾從海外購買商品的時候,就會想到街口支付,進而提升用戶的黏著度。同時,也因為競爭對手是信用卡,所以可以跟電商平台收取較高手續費,因此成為毛利高的生意。

但他也提醒「不能為了串接而串接」,業者需要評估當地市場使用行動支付的市場是否成熟、當地民眾使用電子支付的熱絡程度。目前台灣業者鎖定的日本市場,就屬於電支普及的地方。日本行動裝置研究機構 MMD 研究所 2025 年 1 月的調查顯示,當地的智慧型手機使用者中,有 72.5% 的人會使用行動支付。

延伸閱讀:台灣人超愛住!日本 APA 飯店憑什麼紅?怪怪女社長的祕訣:這些奇招,你不知道!

跨境支付占比小,轉盈可思考 4 件事

雖然業者紛紛跨出國門,跨境支付目前並非營收主要動能。街口支付商務長張廷軒分析,跨境交易營收占比 2 成算是合理健康的數字,多數台灣人主要還是在國內消費。

所以電支業者需要思考整體營運布局,胡自立點出 4 個轉虧為盈的關鍵。第一是合作商家或通路數、應用場景的規模化,找出除了實體通路之外的應用場景。第二是思考能為店家做什麼,例如透過客群的資料分析、行銷導客、會員經營,幫商家數位轉型。

第三是從使用者下手,讓已註冊用戶持續使用,並吸引離開的用戶回歸;同時確保新進的用戶不會因為沒有回饋而離開。以及讓單一用戶貢獻的消費金額超過獲客成本,並持續擴大這些高價值會員的規模。最後則是從民眾平常消費的情境中,找到利潤空間較大的服務。

至於電支業者是否有望轉盈?胡自立評估,若速度快的話,2025 年年底前,應該就有業者可以達到單月損益兩平,未來 1~3 年也有機會轉虧為盈。不過,戴凡真從產業角度分析,認為電子支付吃規模經濟,愈多商家接受,就愈多消費者使用,反之亦然。在大者恆大的情況下,最終可能走向整併局勢。

核稿編輯:張玉琦

繼續閱讀 金融業
相關文章
商業 Business > 經營策略
feature picture
2

一年插旗日韓 2 國!全支付發展跨境支付,全聯也是一大助力?

撰文 林庭安
2025-03-12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2024 年,全支付在日本推出跨境支付服務,不到一年,又在韓國上線、成為台灣首家進軍韓國的電子支付業者!全支付總經理游金榮表示,台灣電支市場一直在發展,全支付身為後進者,要趕上同業的步調,就要做別人沒做過的事。

布局海外支付市場,在策略上主要有 3 個意義:整體交易額成長、提升新註冊用戶數及擴大品牌知名度。從日本的數據來看,赴日本消費的全支付用戶中,有 4 成是新用戶,且回國持續使用的比例達 8 成。2024 年新增用戶中,39 歲以下占 50.7%,其中又以 20~29 歲的成長最為顯著。換句話說,跨境服務的推出,能吸引到年輕族群。

延伸閱讀:全支付推 4.5% 回饋無上限、想做電支龍頭!優勢在哪?

全聯總經理蔡篤昌表示,全支付在日本跨境支付上雖然是後發品牌,但根據這一年來的數據顯示,全支付的日本跨境支付額已是市場排名第一,而且比第二品牌多出一倍以上,「我們在韓國是先發品牌,更要做到第一。」

在跨境支付上,全支付不是先行者,為什麼可以後來居上?

全聯「地推」再度派上用場!全支付推動跨境服務的 3 大優勢

全支付策略部經理陳振文指出,全支付在推動跨境服務上有幾個優勢,首先是 用戶數 。由於 PX Pay 的會員數已達千萬,擁有此基礎,等於每 2.3 個台灣人,就有一個人是全支付能夠快速接觸到的會員。雖然還不是所有會員都升級,但轉換門檻較低。

再來, 這群會員通常是家庭經濟消費的決策者 ,在家庭旅遊中,也會是帶領家人出遊的重要角色,有機會透過一位用戶的帶動,讓全家人都使用全支付在海外消費。

延伸閱讀:全聯做全支付的難題:已圈婆媽粉!原本在用電子支付的人,卻不一定想用?

最後則是 宣傳管道的不同 ,陳振文解釋,數位投放是所有支付品牌常見的溝通管道,但還是有一群用戶更習慣用實體管道獲取資訊。而全聯在台灣擁有自己的實體通路,可透過店鋪「地推」宣傳跨境支付服務,一直以來都是全支付的溝通優勢。

全支付看好國人旅韓消費力,一次打進 190 萬個支付據點

每一國跨境支付的市場狀況、基礎建設都不同,而全支付這次選擇韓國,一方面因為韓國是國人出國觀光造訪人次第三高的國家,而且連續 3 年的 YOY(年營收增長率)成長都高於日本,2024 年 YOY 更達 49.7%;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台灣人深受韓流文化影響,看好後續國人旅韓的市場潛力。

全支付攜手韓國電子支付 ZeroPay 和跨境金融科技公司 ICB,透過與全球跨境支付平台 HIVEX 的系統整合,共同推出跨境支付服務,一次打進 190 萬個支付據點,包含 4 大超商、傳統市場、醫美保養診所、韓服體驗、餐廳、潮流購物等商家。

HIVEX 就像是電支界的 VISA,讓消費者可以透過掃 QR code 完成消費。ZeroPay 則是韓國政府推動的支付工具,主打用 QR code 支付,目前已成為韓國掃碼支付市場市占率最高的業者。ICB 的核心業務,則是將海外支付引進韓國,讓觀光客能使用,目前已將台灣、中國、東南亞等 13 國的支付引進韓國。

負責營運 ZeroPay 的韓國便捷支付振興院理事長崔統周表示,「這次合作不只是單純的支付上線,更是台灣跟韓國一起搭建支付環境的重要里程碑。」

全支付進軍韓國
林庭安攝影

插旗韓國後,下一步是泰國、越南

不過,韓國在 20 年前就大力推動信用卡,普及度相當高,2021 年非現金使用率達 8 成。韓國服務上線 2 個月後,全支付觀察到,店家仍習慣用信用卡收款,所以目前會花更多心力跟店家溝通、做教育訓練,強化商店用 QR code 收款的認知。

在行銷策略上,也會主打高回饋吸引消費者嘗試使用全支付,蔡篤昌強調,「我們希望透過跨境支付,讓全支付的知名度跟使用率大幅提升。」

除了韓國,目前還有如泰國、越南等其他跨境支付的布局正在洽談。游金榮強調,全支付的跨境策略是「趕快把支付據點展開」,如果自己一家家談,速度會慢很多,所以這次選擇在日本已經配合過的 HIVEX 作為合作夥伴,加快拓點腳步。

核稿編輯:王宥筑

相關文章
商業 Business > 經營策略
feature picture
3

日本跨境交易總額成長達 15 倍!街口支付如何打跨境支付這一仗

撰文 麻愷晅
2025-07-02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街口支付在 2019 年就開始經營跨境電商服務,與蝦皮購物、淘寶等多家跨境電商合作,處理超過數百億金流。2025 年,街口支付更成為台灣 Apple 服務的電子支付合作夥伴,在 App store 消費時,不用支付 1.5% 海外交易手續費。

上述就包含了跨境支付的 2 種主要場景:跨境電商與跨境消費,街口支付很早就投入在這 2 大領域。

不像其他支付業者有的是由零售起家,像全支付背後有全聯,已擁有提供消費場景的實體通路,街口支付是市場上唯一以支付起家的電支業者。由於缺乏場景,所以他們需要主動尋找用戶,也因此擅長開發商機。

切進跨境電商,提高獲利空間

街口支付切進跨境電商領域,除了是擴增應用場景,另一個目標是提高毛利。街口支付商務長張廷軒解釋,國內的競爭對手眾多,各家業者都會壓低手續費,擠壓獲利空間。加上國內的商家通常支援多種支付方式,民眾選擇多,忠誠度低,常常會根據回饋高低選擇支付工具。

切進跨境電商,競爭對手是信用卡。由於信用卡跟電商平台收取的手續費比較高,可能是國內消費的 2 倍以上,所以街口支付產生利基點,收取的手續費也可以高一些。而且海外交易的場景中,消費者常常只有信用卡和街口支付 2 種選擇,在無須支付手續費又有回饋的情況下,會更願意使用街口支付。

願投入資源串接服務,獲跨境電商青睞

除了在消費者端取得優勢,張廷軒表示,國外知名電商平台評估的合作對象包含電支與銀行,而街口脫穎而出的關鍵,在於他們願意根據電商的需求調整自家服務,而且執行時程比銀行更快。

他舉例,與電商平台的帳務系統串接時,有一方會需要進行大幅度的調整,才能滿足平台上的收款幣別、時區等條件。有些大型電商會要求電支業者或銀行端串接他們的 API,銀行業者對此採取比較保留的態度,街口支付則願意投入資源調整。

由於團隊擁有 5 年經驗,對產品、用戶體驗的了解較深,所以跟電商平台提案時,能夠完整評估前端畫面、後端介接等面向,細到包括對方的網站需要什麼調整。

延伸閱讀:街口、玉山 Wallet 出海都靠它!HIVEX 是誰?如何讓全支付在韓國覆蓋率超越支付寶?

靠精準撒幣,驅動跨境消費

另一個優勢,是街口支付的會員數超過 670 萬,由於會員數量龐大,如果採用大撒幣的方式,每檔行銷活動的支出都會很高。為了精準控制行銷預算,街口支付花較多時間研究潛在合作方的活動。張廷軒表示,他們會觀察結帳客單價,當電商推出活動的平均客單價比平常高,就代表效果好。街口支付後續就會跟對方談合作,抓住這類活動的商機。

合作後,雙方能分攤成本。舉例來說,當電商推出給予消費者 10% 回饋的活動,原本應該是電商承擔提供 10% 回饋的成本,但談合作後,就會變成街口支付、電商各負擔 5% 回饋的成本,用戶仍然享有 10% 的回饋。

延伸閱讀:從台灣到海外、從Grab到加密貨幣交易所,跨國公司設計主管:每一次轉職都是一次人生的 prototype!

日本跨境支付業務,破5成交易額來自「街利存」賬戶

街口支付也在 2023 年推出會員分級制和「街利存」,「街利存」整合儲蓄與支付功能,並與會員分級制掛鉤。會員等級愈高的用戶,享有更多消費回饋,存款利息也更高。

這樣的機制讓用戶積極提升會員等級,促使他們在日本更頻繁使用街口支付消費,或增加單筆消費金額,進而帶動跨境支付業務成長。在日本跨境支付業務中,超過 5 成交易額來自街利存帳戶。

如今面臨各家業者都與日本 PayPay 串接,在當地的通路趨同的情況下,他們透過一站式服務差異,加入例如旅平險、旅遊套裝、eSIM 等,讓用戶透過街口支付,就可以購買旅遊相關服務,不用轉移平台。

在台灣電支競爭白熱化的情況下,街口支付提前布局跨境支付服務,讓他們面對後進者時,握有時間優勢和市場經驗,2024 年整體跨境服務交易總額較前一年成長近 2 成,其中日本跨境交易總額更成長達 15 倍。

核稿編輯:張玉琦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