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把公司看成是自己的,主動積極為公司多賺錢,是經營公司的最高境界。要讓員工擁有這樣的想法,得先從各營運單位的負責人及其團隊的核心幹部著手 >>
牧德科技怎麼做到台灣光學檢測設備的龍頭廠商的?不若一般經營者將佳績歸功於決策精準、選對市場等因素,採訪中,汪光夏再三提到的,都是團隊信任和向心力。
新型冠狀病毒的疫情日趨嚴重,似乎短期無法有效解除,這對全球各產業供應鏈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尤其是與中國大陸有關聯的企業。除了原物料、半成品與成品...
員工已入職一年,行為舉止、犯的錯誤還是如同新手,大家還願意容忍嗎?面對講不聽、聽不懂的員工,主管要如何教呢?
科技在過去 30 年除了改變科技內涵及典範,也改寫了企業的版圖,每一代的科技巨人有其盲點,「微軟的重生」對科技管理學門是否能與時俱進有什麼啟示?
許多企業有不少奇怪的用人規定,像是非國立大學的畢業生不予錄用,導致好人才被拒於門外,把好人才送給別家公司,值得老闆們仔細思考。
台灣萊雅總裁陳敏慧坦言,組織能不能持續壯大,人才是關鍵,至於能不能夠留住人才,就是領導者的本事。他把人才分成四種,用不同的方式來領導:
1980 年前後出生的主管,似乎無法理解 1990 年代年輕員工的想法,不只難以給予激勵,更可惜的是,沒辦法結合他們特有的能力為公司轉型帶來幫助。
豐田生產方式,目的在於培養思考者系統。一開始就給答案,員工就不會思考,企業也不會進步。
AI 時代來臨,機器能完成的事愈來愈多,為了提升團隊品質與開拓企業優秀人才,協助員工升級技能挑戰進階任務,是企業管理者刻不容緩的事情。
我一路從小公司的規模,一直發展到超過千人以上的中型跨區域組織,跌跌撞撞,不斷地修正,得到一些經驗,歸納出「高階主管的重要職責」,與你分享。
最近台灣的選舉和施政結果,凸顯了一個問題:透過民主制度勝出的候選人,往往並不具有適當的治理能力。治理能力不足而又贏得選戰的人,往往會有來自選票的盲點,認為自己無所不能。這個問題的可能解法,則是建立超然獨立的「國家治理能力」培訓機構。
影響我選擇「教職」這條路的有二位老師,一是我建中高二時的數學老師傅禺,另一位是東海建築系漢寶德教授,他們形塑了我對「師者」的想望。傅老師其實只教了我們一年,那時他已開始寫小說,筆名叫子于;之後還曾入選為台灣十大小說家及聯合文學小說獎。
科層體制提供了社會上認可的清晰標記,讓我們知道自己攀爬職涯階梯的高度和速度,並且賦予我們社會身分、地位。
多數人在描述會計師業態時,一定會提到「加班」,尤其是到報稅季,凌晨下班是「正常」、看見天光「不意外」。正因為加班文化,許多會計師事務所的員工流動率居高不下,也使得許多新鮮人入行很快便疲憊不堪。
許多討論 CEO 接班規劃的文章顯示,在商場上,內部任命的 CEO 比起外聘的 CEO 可以任職更久且表現更好,因而多數高層傾向從內部提拔人才。
「明明是因為公司逐步轉型,這位員工跟不上腳步、連續幾年考績後段班,又幾次向主管表達倦勤,希望公司主動提出優退方案,讓他有機會提早退休。沒想到結果卻是被倒打一耙!」Oliver感到非常的不解和氣憤。幾位當初一起申請優退的同仁,也在員工們的私人LINE群組中抱怨被公司虧待,各種負面聲音,使得在職員工的士氣也大受影響。
James 看著桌上幾個大型專案的合約,雖然拿下大案很高興,但心裡也擔心究竟有誰可以來擔任計畫負責人。公司這兩年因為轉型而快速成長,但是內部可擔綱重任的人才卻銜接不上,現有的同事多數都被綁在既有的工作上,每個工作都是一個蘿蔔一個坑,無法隨意替換,也因此案子接得愈多,風險就愈大,深怕哪個案子品質沒顧好,反而砸了招牌。
留才留不住,嚴重影響企業發展,但狂發福利、提高待遇就能留才嗎?答案是,可以,但這只是最基本的。領導力講師 Krister Ungerboeck 說,公司與其一直砸錢發福利,不如認真思考如何把預算花在培養員工上。
許多公司,尤其是中小企業,都有找不到好人才,或培養出好人才卻留不住對方的問題。三立電視換一個角度,利用「相對性」來解讀,藉由改變整串選育用留的流程,擺脫沒人才的困境。
某公司為了爭取一個大客戶,專門成立了專案組,分工協作,努力半年,經歷各種挫折和辛苦,當然也有各種鼓勵和改進,終於得到了客戶的認可:「恭喜,貴公司得標了。」這時候公司負責人應該幹什麼?
為何績效面談讓主管與員工如此頭痛?實務上,常見到主管受到一對一面談的緊張氣氛影響,不小心採用過當的質問語氣。當主管在對話過程一味地為對方提出建議,看似在給予幫助,但卻宣告了雙方關係的不對等,將原本善意的輔導溝通,轉變成指揮和命令。
一年又快過完,績效面談後,一批員工將要晉升成主管。不過,優秀的員工不一定總能成為傑出的經理人,管理職需要照顧、考慮的層面,比起擔任基層工作者廣闊太多。為了避免你的新手主管水土不服,需要在拔升之前先投資、培訓他們,參考以下 3 個面向。
我想由《孫子兵法》的角度,談談台積電如何訓練經理人。孫子強調,「將才」要有五個特質—「智、信、仁、勇、嚴 」,亦即「智謀兼備,信守承諾,仁愛部下,勇敢果斷,治軍嚴明」。我想以幾個小故事,來說明張董事長如何訓練經理人具備這五項特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