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本名徐瑞廷,他更習慣別人稱呼他JT。作為日理萬機的BCG董事總經理,替無數大公司做戰略規畫,他指出,「現代人的閱讀,需要更多元、靈活的管道。」
隨著純網銀開放、電子支付條例上路,金融業的數位轉型迫在眉睫。麥肯錫指出,有4大關鍵技術將改寫金融業的營運模式。
Zara母公司印地紡(Inditex)第一季淨利4.21億歐元,遠優於分析師預期。董事長Pablo Isla在2017年被評選為全球最佳執行長。
從2015年推電商、2019年推外送服務,家樂福在數位化上一直是跑最快的零售業者之一,疫情更讓家樂福佈了5年的數位轉型工程提前發酵。
三級警戒,消費者降低出門的頻率,全聯卻選在此時,於台北市內湖開出近 400 坪的中大型智慧超市。科技店型的腳步比同業晚,全聯是如何思考的?
萊爾富如何運用數位力來為業務加值?要做到串連全通路的數據整合,向外拓展異業合作、向內重組企業架構對萊爾富來說都非常重要。
《數位時代》主辦的「FCA創新商務獎」今年邁向第7屆,參賽作品連6年成長。而因應疫情衝擊,避免群聚感染,未來商務展更首度以線上年會的方式舉辦。
經過兩個月的疫情三級警戒,各行各業挺過艱難時刻,如今引頸期盼的解封在即,全球也在疫苗的逐漸普及下走向復甦,是時候展望最新趨勢,掌握疫後先機!
疫情期間消費者大幅減少外出,許多產業開始轉向線上直播,但直播不見得適合每個產業。以我所在的家具業,不僅單價較高,客人考慮時間也相對長,疫情時該怎麼賣?
以「種番茄」的小農為例,說明數位轉型的定義,以及數位轉型的三步驟:「數位化、數位優化、數位轉型」,為你與企業開創新的商業模式。
「好久不見,你親自送核銷單嗎?」採訪當天,臺中榮民總醫院(下稱中榮)資訊室主任賴來勳與外科部技師寒暄,等拍照的空檔,即使架好姿勢,他的眼神也不時與圍觀同仁示意。傳統上IT人員默默做事的印象,在他身上完全翻轉。
星展銀行是金融業數位轉型的領頭羊,被《歐元雜誌》評選為全球最佳數位銀行。台灣星展銀行總經理林鑫川說,數位轉型最難的地方,「是改變團隊工作方式。」
台灣僅有23%企業具備數位轉型發展策略,有近一半的企業無明確規畫。 人人在喊的數位轉型,該從何做起,又該怎麼擬訂一套轉型藍圖?
台萬工業專精生產腳踏車踏板及相關產品,在歐洲市占率高達5成,是業界的隱形冠軍。董事長白政忠說,1992年他們像是手工業,勞力不再便宜,成了轉型的契機。
去年7月,統一超商重新架構旗下OPEN POINT熟客生態圈系統,打破單一通路會員制模式,只要一組帳號、一個 App 就能在多種通路累積點數。
台灣疫情升溫,醫療量能是否足夠,成為熱烈討論的議題。在去年的此刻、美國疫情爆發時,傳統醫療是如何高速轉型,和快速變化的疫情抗戰?麻省總醫院是個好例子。
COVID-19(新冠肺炎)彷彿轉型的「檢測劑」,考驗企業面臨危機的應變能力;同時,又像是「催化劑」,逼得企業數位轉型。你的公司跟上腳步了嗎?
莫德納疫苗從開始研發到正式問市才用了不到 11 個月,創下有史以來最快速的疫苗研發紀錄。他的組織文化、管理方式,有什麼特色?
新冠肺炎的急迫威脅已然改變所有的產業。許多看似根深蒂固的傳統型公司已經發現自己其實也能轉型,而且竟能轉型得如此快速。
新型冠狀病毒打亂全球供應鏈的節奏,台灣作為世界第三大螺絲出口國,也受到重擊,寒冬中,世豐螺絲卻逆勢成長,繳出歷年營收最高的22億成績。
UCLA電腦科學系助理教授張凱崴說,人工智慧技術已經可以幫助人類完成很多事,但AI並非萬能,要先認知它的局限,由人類修補,未來才有望發揮更大價值。
2019年5月啟動的行動支付「PX Pay」,上線兩周創下百萬下載紀錄,至今已突破700萬用戶,晉升台灣前三大行動支付。
去年大苑子推出訂閱制遭遇瓶頸,使其開始重新思考如何與客人建立長久的消費關係,透過線上內容經營及線下門店體驗,創造全新品牌價值...
數位轉型無可避免,我申請轉調數位部門,經過半年的洗禮,我領悟出一些方向,在此與大家分享,應該把握哪些準則及態度,讓自己真正的數位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