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關於人工智慧的討論,多數停留在提升工作效率,今年11月BCG的研究發現AI另一個軟性價值:團隊士氣提升、跨部門的協作程度更高。
忠誠產業有個不可告人的小秘密: 忠誠方案不會讓顧客的內心更忠誠。事實上,研究顯示,零售業忠誠方案會員與非會員的忠誠行為沒什麼顯著差異。
英國金融時報今年公布亞太高成長企業500強名單,伊雲谷名列亞洲第12名,連2年蟬聯台灣第一。他們是做什麼的?如何維持高速成長?
網站流量爆炸的問題為何不斷發生呢?該怎麼做才能避免網站當機呢?萬一發生無可避免的當機狀況,該怎麼做才能平息民怨呢?
全台最大五金修繕專業連鎖賣場振宇五金則一反常態,空間明亮、物品陳列一眼就能辨識,販售商品近5成為水電油漆類產品,其他為各式工具、居家園藝、建築土木等材料。
麥當勞App 7年來第3度改版,從2014年的「早安鬧鐘App」到2016年結合氣象資訊的「麥當勞報報App」為何被說是規模最大、最重要的一次?
旺來瓦斯是全台首創結合數位科技的瓦斯行,初期營運成績卻不見起色;是什麼讓現在每桶瓦斯配送成本從 80 元降至 30 元,甚至能為顧客主動「補貨」呢?
全聯拚年底取得電子支付營業執照,董事長林敏雄強調:「任何通路都能使用全支付,兩大超商有意願也可合作。」而全聯也將深入中南部市場展店,營收有望持續成長!
不跟外送平台合作,餐飲業還能玩出新生意?除了外送、外帶餐飲業又多出「快遞」服務,iCHEF指出,餐廳有機會拿回主控權
建立以數據為核心的營運模式,對企業而言,已經不是該不該做的問題,而是該如何做?管其毅提出兩點經理人在建立數據團隊前該有的先備觀念。
日本全家計畫在2024年前推出1,000間無人店,緩解愈來愈嚴重的人力短缺問題。
台中精機連兩年營業額掉了4成,生意最差時,每月生產台數從平均120台掉到50台。這段煎熬的日子,台中精機不僅未裁員和放無薪假,台中精機董事長黃明和表示:「景氣低迷讓我們蹲下去練基本功。」
日本居酒屋的經營在疫情期間備受打擊,光在2020財年間就有175家宣告倒閉。在景氣寒冬下,部分居酒屋經營起外送或展開新業務,能成功抵擋景氣危機嗎?
隨著疫情起伏,許多企業從讓員工在家上班,轉向討論後疫情時代的工作模式。在家上班的確有好處,比如不少員工喜歡工時和地點彈性,也藉此累積線上工具的使用經驗,但領導者依然困擾於如何在遠距狀態下,保持團隊關係和維護創造力。
比起本名徐瑞廷,他更習慣別人稱呼他JT。作為日理萬機的BCG董事總經理,替無數大公司做戰略規畫,他指出,「現代人的閱讀,需要更多元、靈活的管道。」
隨著純網銀開放、電子支付條例上路,金融業的數位轉型迫在眉睫。麥肯錫指出,有4大關鍵技術將改寫金融業的營運模式。
Zara母公司印地紡(Inditex)第一季淨利4.21億歐元,遠優於分析師預期。董事長Pablo Isla在2017年被評選為全球最佳執行長。
從2015年推電商、2019年推外送服務,家樂福在數位化上一直是跑最快的零售業者之一,疫情更讓家樂福佈了5年的數位轉型工程提前發酵。
三級警戒,消費者降低出門的頻率,全聯卻選在此時,於台北市內湖開出近 400 坪的中大型智慧超市。科技店型的腳步比同業晚,全聯是如何思考的?
萊爾富如何運用數位力來為業務加值?要做到串連全通路的數據整合,向外拓展異業合作、向內重組企業架構對萊爾富來說都非常重要。
《數位時代》主辦的「FCA創新商務獎」今年邁向第7屆,參賽作品連6年成長。而因應疫情衝擊,避免群聚感染,未來商務展更首度以線上年會的方式舉辦。
經過兩個月的疫情三級警戒,各行各業挺過艱難時刻,如今引頸期盼的解封在即,全球也在疫苗的逐漸普及下走向復甦,是時候展望最新趨勢,掌握疫後先機!
疫情期間消費者大幅減少外出,許多產業開始轉向線上直播,但直播不見得適合每個產業。以我所在的家具業,不僅單價較高,客人考慮時間也相對長,疫情時該怎麼賣?
以「種番茄」的小農為例,說明數位轉型的定義,以及數位轉型的三步驟:「數位化、數位優化、數位轉型」,為你與企業開創新的商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