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盈+PAY 串接 PChome24h購物,正式進軍電商市場!全家與網購業者 PChome 集團、玉山銀行合推電支品牌,背後商機為何?
國泰世華銀行當機頻傳,金管會 29 日宣布,重罰國泰世華銀 1,200 萬,總經理也降 3 成薪、為期 3 個月。一再當機,國泰世華銀到底該改進什麼?
超秦旗下產品上架至全聯、大潤發及 MOMO 等通路,雞肉處理量年年成長 5%。在人才斷層嚴重的情況下,超秦如何靠 AI 讓新生代無痛進入養雞產業?
ChatGPT 是什麼?不僅是聊天機器人,還可以寫 code、寫論文!ChatGPT 有可能取代 Google 嗎?AI 取代人力的那天,要來了嗎?
手握 1700 萬會員!全聯如何透過自建的數據中台,整合數據資料、打通會員制度?如何靠數據中台精準行銷、調整策略,讓營收逆勢成長、年收 1590 億?
自動化、程式化的技術日趨成熟,加上疫情催化,商業模式、工作流程的去中間化,勢不可擋。哪些工作會被取代?哪些人才可以產出更多貢獻?
國泰世華丟掉270萬用戶的好市多聯名卡發卡權,又宣布收掉KOKO App,共通的解方都是CUBE信用卡。為什麼CUBE卡讓國泰世華這麼有信心?
學習統計學的基本概念,能增加我們解讀資料的敏感度。經理人如具備統計概念,能避免誤讀數據、做出錯誤的結論,有助於磨練商業決策的眼光:
資安議題表面上很多是技術問題,其實企業主扮演著更關鍵的角色,若是缺乏高層的重視和政策推行,資訊及資安部門實也孤掌難鳴。
2022 未來經理人年會邀集來自 Google、亞馬遜 AWS、iKala、鈦坦科技、國泰、LINE TAXI、遠傳,教你如何打造「全員敏捷」的團隊:
萊爾富宣布 500 萬會員數達標,雖然數量不及兩大超商龍頭,但透過深度經營會員服務,以異業合作滿足消費者需求,更使用會員數據提供合作廠商精準導客。
全家推出零售電動車 FamiMobi,日本 7-11 早就做過!晚對手十年推零售電動車,還進駐南部科學園區,全家看到什麼新機會?
宏碁資訊總經理周幸蓉回想當年接下的一個雲端服務案,這個當時成敗未卜、事後也證明沒賺錢的決定,無形中卻幫助宏碁資訊切進了雲端商機的風口。
企業、品牌如何評估自己準備好跨足元宇宙?麥肯錫訪查1000名消費者,數名已開始應用元宇宙技術的專家、企業,統整出5個涉入元宇宙領域前,需先釐清的迷思。
艾德納(Ron Adner)認為,柯達轉型是最常被人們「說錯」的故事!他在《生態系競爭策略》寫道,「柯達為了贏而竭盡所能,卻發現自己贏錯賽局。」
這兩年BNPL開始獲得大量關注,雖然早在2000年就有這項服務。到底什麼是 BNPL?為什麼國內外的金融業者,甚至其他產業龍頭都想加入這個市場?
近期,日本動畫是諜報題材的《間諜家家酒》(Spy Family)登上Netflix全球排行榜,背後所代表的,其實是集英社轉型野心。
台灣資生堂導入美妝科技,透過科技達成的客製化消費歷程,讓Z世代消費者享受到商品以外的附加價值;其打造的科技概念店也讓新客來店率提升125%。
數位長的層級正在提升,不只是產出數據分析報告,更要思考如何運用數據支持執行長的願景、改善業務端痛點、養成團隊的數據思維。
全家會員人數去年來到1450萬,My Famipay(自有支付錢包)每年累積使用人次也超過250萬。全家推動OMO的第一步,其實從2016就開始布局。
轉型須考慮「人性」,如果進度落後了,負責人可能為了避免被老闆問東問西,報告專案一切順利,直到破口隱瞞不下去。不想功虧一簣,就要建立嚴謹的進度管控機制。
2022年在NFT領域有兩大趨勢,許多品牌、企業擔心自己沒跟上NFT話題,卻又不知道如何踏出第一步,《數位時代》帶您一次看懂。
隨著近年數位轉型呼聲高漲,質疑 IT 部門「落伍」的聲音也愈來愈多。獨立 IT 部門合適過去的時代,但面對當前企業需求與創新力道反應遲鈍,不利數位轉型
low-code / no-code 的觀念逐漸抬頭,數位轉型趨勢下,沒有程式背景的人員也能透過工具完成 low-code(低程式碼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