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來跟大家推薦一款我在 Android 上很喜歡的「習慣養成 App 」: 「 Loop 習以為常」。這款 App 沒有其他習慣養成類工具的花俏功能,沒有遊戲化,沒有社群,沒有複雜的設定與特殊能力,但簡潔有力。
市場需求瞬息萬變,一年前設定好的產品規格,等到開發完成後,可能已經不被顧客需要了。經營者想要加速組織運轉,盡可能用最短的時間、推出最符合顧客需求的新品,怎麼做?
今年以來,傳統服飾業的壞消息不少,面對網路科技的變革,傳統零售品牌該如何保持領先地位?實際走一趟 UNIQLO 位於上海淮海路上的全球旗艦店,或許可以一窺這個服飾業巨人為新科技時代、新消費習慣所做的努力和嘗試
宮廟經營不簡單。在龐大支出之下,你得自己想辦法開源。正因如此,屏東鎮海宮從十多年前開始走向網路,擁抱全球信眾和香油錢。
全家過去7個月會員數成長了170萬人,帶動總會員數突破300萬人,但全家不打算放慢腳步,再針對會員推出了專屬預售和跨店取貨服務,目標提高忠誠度的同時,也希望再帶動一波增長。
麥當勞宣布在2020年前,要把1萬4000家店面都改裝成「未來體驗店」(自助點餐、自由搭配餐點等)。消息一出,引發許多人擔心,餐飲業自動化,會不會造成大量失業?情況似乎正好相反。
蘋果公司執行長提姆.庫克(Tim Cook)最喜歡的一本書是?答案是1990年出版的《時基競爭》(Competing against Time)。
超市裡,人潮擁擠。剛下班的職業婦女們站在冷藏櫃前,拿起一盒分切好的雲林土雞腿;2小時後,餐桌上就多了一道三杯雞佳餚,當大家大快朵頤之時,可能不知道,這是在一年前經過縝密精算的生產排程,用大數據被「做」出來的雞
定價,是直接影響企業獲利的關鍵數字。試想,產品只要漲價1元,消費者可能沒什麼感覺,不至於影響銷售,但是100萬件的總銷量,廠商的淨利馬上增加100萬。
在管理顧問公司工作不但起薪高,而且能接觸到不同產業的大老闆,是許多頂尖畢業生搶破頭想要擠入的行業。
金融服務已經跟以前不一樣了,你的私人金融服務經過科技分析,幫你找出屬於你的服務管理;實體銀行也開始轉型,發展出不同業務模式,凸顯差異化,鎖定目標客群,提供更多元的金融服務 不用理專、投資也不用跑銀行!科技衝擊金融業,Fintech 如何改變你我的生活? 當金融服務被網路取代,還有人會去銀行嗎?5 種銀行業的轉型策略
創立超過百年的New Balance,銷售重心一向在實體店鋪,商業決策也特別仰賴現場觀察。去年,他們開始結合實際經驗和科學數據,企圖在台北西門町概念店收集人流數據,洞悉潛在其中的商機。
「我們要提供消費者最好的服務體驗!」這樣的口號人人會喊,問題是該怎麼做?英國家電電商 ao.com 客戶體驗總監大衛 ‧ 亞瑟頓(David Atherton)認為:「最好的服務就是沒有服務
《Google必修的圖表簡報術》中羅列出簡報「千萬不要用的圖表」,因為這些圖表只會讓觀眾有看沒有懂,愈看愈困擾。
從2015~2020年,企業和IoT相關的支出將高達2500億歐元(約8兆新台幣)。面對這波商機無限的科技浪潮,企業應從各自所處行業的角度,思考能為客戶解決哪些問題,才是長久之計。
美國貨運公司 UPS 透過內部數據中心分析,計算出最佳送貨路線讓司機照著走,這當中有一項規定是建議司機「若非必要,盡量避免左轉」,但這可能會讓行車路線變得更複雜,為什麼 UPS 還要做呢?
簡報的形式必須對應論述的邏輯:而邏輯的展開,必定有最適合的簡報形式。也就是說,如果簡報架構不明確,或是過於複雜,聽眾是很難理解的。
有一種人,明明參加了各種行銷分析的講座,一旦工作上需要訂定行銷策略時,卻始終只能提出4P或3C等教科書上的架構,完全拿不出具體點子的人。
之前我撰寫了「用 Google 表單設計自己的記帳 App 」的教學文章後,和老婆一起實踐了一段時間,有一天老婆問我:那有沒有可能把 Google 表單設計成幫助減肥的 App 呢?於是
前陣子,珊迪因為表現優異被拔擢為部門小主管,在參加完公司安排的「新手主管」課程後,便開始她的管理初體驗。沒想到幾個禮拜過去,部門業績和專案進度卻遲遲未見進展,讓珊迪急得決定捲起袖子和部屬一塊執行。
根據Adobe提供的資料,美國電商平台單單在2016年11月底的黑色星期五購物節,就創造了超過30億美元的銷售額,其中超過10億美元是透過手機或平板電腦完成訂購。
近來,BCG的許多客戶都面臨了兩個相似的經營課題。第一是「好人才留不住」,他們大都將創業視為職涯發展的必然,在組織內學習成長一段時間之後,就斷然離職、自行開公司。
「我們偵測到之前賣給貴公司的設備已經需要更換零件了,為了避免影響生產線運作,我們可否派人在某天之前去現場維修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