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交通株式會社旗下的叫車App市占率高達70%,這家接近百年的計程車龍頭企業,如何逐步轉型?
麥肯錫在最近進行的線上調查中,揭露了全球企業如何成功運用AI,也提供能夠幫助台灣及其他地區企業領先的洞察見解。
OpenAI推出的最新版本模型GPT-4o震撼了全球,企業該思考我們是否準備好,讓創意、設計、行銷等部門,搭上這波浪潮?
根據高盛的預測,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將在 2035 年前達到 380 億美元,然而機器人對於大眾早已不陌生,為何會在近幾年被視為下一個技術風口?
機器人加入點餐、送餐流程,真的讓麥當勞更好了嗎?
「這是AI發展中我見過最令人興奮的時刻。」史丹佛大學計算機科學系與電機工程系客座教授吳恩達揭示了 AI 將對產業以及職場環境帶來的幾個重大變革。
AI TAIWAN 未來商務展致力於促成產業升級,聚焦 AI 產業應用與數位轉型,本屆展會更進一步深入製造、零售服務、金融、廣告行銷、醫療等核心產業。
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於 GTC 大會,揭示人工智慧的下一階段將如何發展。
臺灣電子資訊製造業已有28%企業實踐AI,另有46%處於規劃階段。雖然大型企業的AI布建進度領先於中小型企業,但中小型企業已加速追趕中。
德國豪華汽車品牌奧迪宣布,將於 2029 年前裁減最多 7500 個職位,主要涉及行政與研發部門,這項決策是與工會達成的削減成本計畫一部分。
這陣子席捲知識工作者目光的付費的應用就是deep research。它不只是一種工具或技術,而是模仿人類「深入探究」與「實踐落地」並行的研究方法論。
台塑四寶市值平均大跌近 6 成,總市值創下 15 年來新低,台塑集團總裁王文淵直言,轉型是企業的必走之路。
研華總經理陳清熙:台灣多數產業需要的是邊緣 AI(Edge AI)!潛力大,但仍有4挑戰:首先,不同產業的需求各異,使邊緣 AI 難以標準化。
BCG 公布 2025 年 AI 展望報告,發現 75% 高階主管將 AI 列為今年前三大策略。66% 企業正探索 AI agent 應用。
Deepseek在有限的硬體與預算的規格下,竟然能做出效果與GPT o1相當的模型,這正是他引起旋風的關鍵。他真的只用了560萬美元嗎?本文一次釋疑。
AI 即將進入代理型 AI(AI Agent)時代,穆迪、德國電信、eBay 等企業已導入,行銷、客服、人資、技術都能用上。未來 15 % 工作⋯⋯
身為全球半導體製造重鎮,台灣原本應在AI時代具備優勢,但在全球AI指數評比中僅排名第21,特別是在研發和產業化方面表現不佳。
蔡祈岩建議,企業投入 AI 專案時,可從 5 個維度來思考,這樣能確保 AI 應用的導入更全面、更有效率。
台中榮總名譽院長陳適安透過組織調整和導入科技,帶領台中榮總獲得2025全球智慧醫院第99名,是台灣唯一和首次進入全球百大的醫院。
AI 是協助財務部門轉型的利器。BCG 調查指出,61% 企業將預測式 AI 用在財務預測上,讓預估準確率提升到 50% 以上。
ChatGPT的語言能力有目共睹,也有許多企業首先導入客服部門,為什麼我還是認為AI不適合擔任客服?
愈來愈多台灣麵包店用「日清製粉」(グループ),但日本麵粉的價格往往是台灣數倍以上,究竟有什麼魅力,吸引眾多台灣烘焙業者愛用?
日本福岡縣太宰府天滿宮,每年 1 月吸引數百萬名參拜者,預計 2025 年 1 月初 3 天內的參拜人數將突破 200 萬,龐大參拜人流帶來觀光亂象。
巨思團隊嘗試利用生成式 AI 的過程中,同時申請 nDX 數位創新獎助計畫,為媒體製作帶來革命性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