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很多,但人才難尋。」這是許多企業心中的痛,特別是規模較小或不是該產業前段班的組織。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這句話應該道出了許多高階主管的心酸,尤其是在發現新機會,想要拓展新事業時,卻因為「人到用時方恨少」而錯失良機,真的會讓人想要「搥心肝」。
企業當然希望好人才愈多愈好,但怎麼搶先一步,預定優秀員工上車,實習就是個絕佳管道。但不少組織並沒有好好規畫實習制度,反而無法將潛力人才留在車上。到底要怎麼建立一個兼顧效益、提供良好體驗的實習計畫?
財政部公布「由財稅大數據探討臺灣近年薪資樣貌」研究報告,這份運用財政巨量資料,分析全國近千萬納稅人薪資所得,將台灣貧富、性別與世代差異具體量化,根據財政部統計,全年工作天數滿 180 天以上受雇人員,年薪資所得平均數從 2011 年的 51.2 萬元,漸增至
員工離職是企業不願見到的現象,特別是企業花了心血栽培的優秀員工。對於忠誠度特別重視的企業,往往把員工的離職視為一種背叛,經常在員工離職後就設下了永不錄用的規定。
每年年終,各個單位都會設定下一年度的工作目標,並預估達成目標所需投入的各項人力、物力資源,期望能以最少的資源投入,創造出最好的成果,此即預算制度。這是有計畫、有目標的企業經營非常重要的
所有假期的存在,都有其管理意涵。首先,必須釐清主管觀念,衡量員工績效的標準並非待在公司的時間,而是最終的工作成果;再來,讓員工自己決定工時,為自己的工作產出負責,而不是覺得工作是在應付主管。
「我公司的大老闆有符合你講的條件,但是我上面的主管並不符合,那我所處的環境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另一個問題是:「新鮮人並沒辦法參與高層的決策會議,我很難看到老闆的價值觀。有沒有什麼可以一窺究竟的小事?」這兩個問題都滿不錯的,非常值得
波士頓紅襪隊的主場「芬威球場」,是美國職棒大聯盟歷史最悠久的球場,「芬威球場的魅力,比球賽本身更吸引我。」這正是紅襪隊人力資源資深副總裁艾咪.沃雅思加入這支老牌球隊的原因,因為,這個組織完全體現了波士頓的核心文化:努力拚搏與忠誠。
小李是成衣加工廠的員工,每天在工廠工作超過十小時,每週工作六天,薪水勉強可以負擔家計,但自從一例一休上路後,小李被規定一天只能工作八小時、一週也只能工作五天,讓小李的薪水變少很多......
奇異公司(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GE)在前執行長傑克.威爾許(Jack Welch)二十一年的帶領下,市值成長四千億美元,躍升全球最有價值企業之一,威爾許最知名的改革就是大幅裁員,曾在五年內裁了11萬名員工,裁員率高達40%!這位「奇異傳奇」曾說:「領導者最困難的決定,就是要員工走人。」究竟如何正確裁員,才能帶來最小傷害、最大效益?
行政院主計總處「薪情平台」網站30日正式上線,網站內將主計總處發布的數字全面圖表化,幫助民眾理解薪資水平以及其他相關數據,主計總處表示民眾也可以自己查詢、比較看看自己的薪資水準和其他人比落在哪個區間。
「特斯拉第一線的客戶顧問,要銷售的不是一個『產品』,而是一個『經驗』,」范菁怡解釋,由於特斯拉不同於傳統車款,企業想要提出的是一個全球性的能源解決方案,而汽車只是最後一個跟消費者接觸的產品。
當大家在討論一例一休造成企業或員工的各種困擾時,或許我們可以回頭思考一件事:為何勞基法要修法,增加「一例一休」這項制度?
選用人才時,你的標準是什麼?魏文侯想要尋覓一位宰相,但是,他在魏成子和翟璜兩個人選之間猶豫不決,詢問李克認為哪個人比較適合。李克卻認為,魏文侯在煩惱「誰最適合」的問題之前,應該先思考:「怎麼判斷」誰最適合?
這家美國小工廠堅持「給高薪、不外移」。雙雙墊高成本的作法,卻還能年年成長賺錢,到底是怎麼做到的?CEO這樣說......
敢對員工採取差別待遇,是企業變身的開始。只要傑出人才能夠實質提高經營效率,這種策略性的差別待遇,將促成企業的變革,絕對值得一試。
台灣首家進駐百貨專櫃的寢具品牌法蝶,昨日員工收到通知,將於12月底結束營業。今年景氣壞到谷底,對於一般上班族,法蝶倒閉這個壞消息也是一個警訊,告訴我們:「沒有一家企業會養我們到退休。」
絕大多數的老闆、主管,甚至書籍都會對你說:「想變人才,得懂得投資自己。」有花時間投資自己的員工,才能從「人力」,也就是一家企業隨時可以更換的螺絲釘,變成「人才」,指老闆身邊不可替代的左右手。
我們在2016年11月27日~12月7日進行「年後轉職,您準備了嗎?」網路調查,竟有高達8成的人正準備離職!
HR怎麼「換腦袋」? 就從你的閱讀開始。看什麼書,決定了你是怎樣的人;關注什麼訊息,決定了你是怎樣的HR。
你們家的人力資源部門,是哪一種?故事一:我參與過一場HR聚集的策略性人力資源研討會,聽到一位副總級別的人資高管疾呼:
「唉……不知道公司什麼時候才會幫我調薪」「為什麼每次去刷本子,我的薪水依舊穩如泰山……」面對什麼都漲,就是薪水不漲的處境,有些人甚至認為,轉職才是加薪的唯一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