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難尋,失去人才更是痛苦。一般來說,主管太糟、工作環境太爛、生活失去平衡等,都是造成員工離職的原因,而有些原因主管不易觀察到,等到發現員工準備離開時,也已經來不及挽留。
堅持立場可能表明你的實力,但這總是最佳做法嗎?何時「衝刺」(sprint)會比打持久戰更好?在這篇專欄中,沃頓商學院院長杰弗裡.蓋瑞特(Geoffrey Garrett)對三大領導力問題提供了全新的思考維度。
我們親近的人在生活裡占據重要位置,包括父母、兄弟姊妹、子女、叔叔、嬸嬸、堂表兄弟姊妹、童年玩伴、大學好友、軍中同袍,或是其他朋友。因此,我們也會傾向與他們一起工作,或是用其他方法爭取他們幫助我們達成目標。
每個主管都希望自己團隊夠凝聚、有向心力,但這絕非靠著祈禱就能達到,需要主管投入心力去經營團隊。想要經營好團隊,有一種人是主管特別需要關注的角色:邊緣人。
你是一位表現優秀且為公司付出多年的員工,似乎到了更進一步接下新挑戰的時候,當你思考是否有機會晉升時,主管跟你說他準備離開,並有意交棒於你。這或許是個絕佳的時機,不過,接下管理職不僅是職位的變更,更是職業跑道的更替,因為以往你苦心經營的工作技能可能並不能讓你做一名好的管理者。
一家企業的成功,很多人會歸功於戰略的正確,這點確實無庸置疑,但卻不是唯一原因。卓越的「領導力」才是其中關鍵的決定要素。
身為管理階層,強化自己的管理技巧是十分重要的課題,以下 5 大殘酷真相,雖然很直白,但能助你少走一點冤枉路,成為一個人人欣賞的好主管!
一場會議裡,可能有員工意見很多,提了超多點子;可能有員工很有想法,卻不輕易脫口;甚至有員工覺得十分疲憊,已經放棄為團隊貢獻。每名員工的個性都不太一樣,身為主管,最好準備好各種管理方式,才能有效激勵不同員工。
你是不是經常覺得,付出同樣的辛苦,別人賺的卻比你多?甚至有人真能「躺著賺」,讓人很不服氣。關於這點,著名幽默作家周腓力講過一個故事。
不久前,我卸下校長職務,和當初請我當校長的董事會成員,也是我擔任校長時的主席艾薩克.史坦(Isaac Stein),一起追憶過去的點滴。史坦正在找尋我的繼任者。他說:「約翰,你知道嗎?當初你會脫穎而出,是因為我們在你身上看到的特質,相信你有成長的潛力。」
在職場上,不乏與自己同期進入公司的人,但花同樣的時間、心力、交辦同樣的任務,為什麼有些人就是可以在短時間內脫穎而出?
如何成為一名好主管,是不少進入管理階層的人苦思的問題,但很可惜地,並沒有一本「領導守則」能提供標準答案。當主管看不見自己的盲點時,便會逐漸失去員工信任,影響工作氣氛,甚至損及職涯。
根據 yes123 求職網調查顯示,2019 年初有 84.7% 的上班族,考慮在農曆年前換工作,「蠢蠢欲動的工作者」比例,已創下 2008 金融海嘯以來的新高。換句話說,如果你是負責部門績效面談的主管,很有可能已經有同事向你提離職。
「愛惜工作的人,可以比誰都敬業,」全球最大馬達齒輪箱製造廠祥儀企業,董事長蔡逢春說。1980 年創立的祥儀,目前台灣有 500 位員工,但公司的離職率只有 0.84%。
權力來自升遷與頭銜,真正有能力的人,是沒有權力但能夠做事,能完成更大的任務。通過先有責、沒有權的考驗,就代表我們已經有能力承擔更大的責任與更高的職位。
在行銷上或許大家都知道命名的威力,好的名稱可以令產品虎虎生威,望文生義,琅琅上口,搶佔人們心智。但是卻很少人運用在組織運營或人才管理上,我在職場上看到很多現實的例子因為活用了命名的哲學,成了組織變革和激勵人心的利器,其力量不容小覷。
領導力到底是什麼?對我這樣的年輕管理者來說,學習領導力跟『自己』有什麼關係?又到底有什麼好處?
Steven 是公司裡出了名的高效老闆,因為 Steven 自我要求極高,他對同仁也少有 「和顏悅色」的時候,同事們都很怕跟他一起開會,而且被罵得愈兇的同仁,似乎也沒有表現得更好,甚至原本在他部門的同仁一有轉調的機會就想調離。
某老闆一直非常器重一個員工,給他最好的待遇和最大的責任。老闆期待著有一天他能成長起來,獨當一面,甚至成為合夥人。但突然有一天,這個員工對老闆說:「我思考了很久,決定暫時離開大家,去嘗試一些新的機會。雖然非常不捨,但希望老闆批准。」老闆很吃驚:「為什麼啊?我們這裡有什麼不好嗎?」
人家常說美商福利好,但其實美國公司幾乎沒有尾牙、不發年終、沒有春酒,那他們怎麼在年底留住員工的心?怎麼讓員工感到一年辛苦有代價?尤其在獵頭興盛的矽谷,主管怎麼留住人才?
很多人一聽到要習慣「從組織的角度看事情」,就會反射性的認為:「你們當領導的,當然站在你們的立場認為如此。」大家想想,我指的組織不是單指企業,它包含各種型態、各種類型的組織,從家庭、同學會,到政府、企業、公益組織等等,甚至包含無形的組織。
有天你因為一場嚴重的意外,必須馬上住院,不只影響了專案進度,團隊也必須因而調整工作分配、分擔你的責任。儘管整件事的錯不在你,但任何人都會為此感到愧疚不已。
兩年前,我升當主管。在過去我一直是個普通職員,作為一個工程師,每日負責解決技術問題、建立 APP、創造產品等,突然成為一個要負責管理的人,挑戰很大,也吃過不少苦頭。從親身經歷到瀏覽眾多關於管理、團隊及文化建立等的書籍和文章,我總結出五個幫助我順利並且精進管理能力的建議,供大家參考。
一家企業在成長的過程中,組織模式並不是一成不變,需要依照人數、目標來決定採用何種員工管理方式,依照人數多寡可以將組織分成:羽毛球雙打模式、足球隊模式、交響樂隊模式、軍隊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