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來自台灣的鳳梨酥,象徵最質樸溫暖的人情味,微熱山丘歷經 10 年光陰,至今在日本、香港、新加坡等地持續發燒,是什麼樣的品牌魅力讓他們銷量與人氣常年持續不墜?
「在微醺大飯店中,所有事件都由選擇構成。你的選擇,將決定你看到的故事。這裡有著長年流傳的三份酒譜,第一杯能讓你尋得入口,第二杯能讓你想起過去,第三杯能讓你回到當下……準備好接受我們的款待了嗎?」
1961 年創立的韓國三養食品,憑藉 2012 年 4 月開始推出的辣雞麵,創造出全新的鼎盛時期!在 7 月正式宣布,推出 7 年來,全球熱銷超過 1 兆韓元(約 287 億新台幣)!
社群媒體上所顯示的內容,通常有一定的演算法則。其中比較常交流的朋友貼文、企業貼文、有興趣的報導內容將優先出現在動態頁面裡。由此可知,我們所發出的貼文,並不一定都能夠出現在每個人的動態頁面上。
2018 年 5 月,中國共享叫車平台滴滴出行順風車平台發生了一起司機強暴殺人案,3 個月後,不同的地點再發生另一起。但新聞稿開頭,卻幾乎像是複製重貼。網友批評,這則新聞稿只是把遇害人的姓氏換了一下,沒有實質作為。
近年來,政府大力推動以行動裝置為支付媒介的行動支付 App,各家實體通路、支付業者業也爭相跟進推廣。甚至連主力會員為 40~60 歲中熟齡至熟齡的全聯,也推出自家 PX pay,業界吹起一波行動支付熱潮。
今年 4 月 1 日,小 S 無預警在《聯合報》刊登一則道歉啟事:「本人徐熙娣正式登報道歉,因為我做了對不起蔡依林的事情,但我希望能像從小到大一樣,把最好的東西都讓給我……」,造成外界一片譁然。
《財星》(Fortune)雜誌日前發布 2019 年 500 強企業名單,零售巨頭沃爾瑪(Walmart)以 5144 億美元營收稱王,寫下連續七年奪冠的紀錄。沃爾瑪透過強大的成本控管、議價能力等優勢,提供比市價便宜的產品價格,養出大批鐵粉。
年產值超過 750 億的台灣咖啡市場已然是一片紅海,新進的業者不用說搶食大餅,連生存下來都有難度。然而就在 2018 年,全台灣最大咖啡原物料供應商、號稱「台灣咖啡王國」的源友企業,決定從中游供應端的角色,延伸到下游終端通路,推出了屬於自己的咖啡品牌 —— CAFE!N 硬咖啡。
如何從當下最時髦的生活風格中汲取靈感,幫助客戶完成變革,尋找新的商業機會。
故事不是大事紀,也不是單純的敘事,而是由衝突而起、逐漸變動擴大的一連串事件。真正的故事會讓你聽到全神貫注,如同印度 Ariel 廣告一樣,讓人想看到結局。
消費者特別鍾意「隱藏菜單」,其實,有時商家那些隱藏版餐點並沒多出奇,譬如漢堡店就替換掉某個漢堡裡的一兩樣食材,然後多加一些肉,讓它變成客製化的漢堡,可是只要把它稱作「隱藏版料理」或給它創一個有趣的名字,對消費者就有莫名的吸引力。
你對台灣小吃的印象是什麼樣子?對台中人而言,可能早餐是炒麵配上東泉辣椒醬,或者來份油膩香鹹的刈包,可是走出台中車站前廣場,綠川旁的盛橋刈包會告訴你:我們用全新的方式詮釋了台灣小吃。
即便成立只有短短一年,U.I.J Hotel & Hostel 友愛街旅館的影響力卻迅速遍及全台,除了歸功於與插畫家二村大輔合作的企劃,友愛街結合平價背包客棧與設計旅店的複合經營模式也十足吸睛。
促銷(Promotion)只是整體行銷策略的一環。行銷經理如果只是線性思考,就容易淪落挖東牆補西牆的困境。
每個市場的都有一名先行者,在花蓮這塊品牌與設計的處女地,尤其需要一個前瞻的角色。
炎炎夏日買一瓶清涼的可樂解渴,要花多少錢才合理?如果平常會喝可樂,或許能直接講出超商售價,但如果場景轉到某個度假海島,只有附近飯店的販賣部能買到可樂,合理價格又是多少?
大約在 2015 年左右,當時 iFit 已營運將近三年,一直都是在網路上與客戶互動,還沒有任何實體據點。但我們在未來發展的方向上,希望能以更多元且直接的方式接觸潛在客戶,也提供更好的服務給目前的團員,因此決定打造「iFit 社群專屬體驗中心」。
在 2002 年得到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丹尼爾.康納曼曾做過一項研究,給受試者兩道不同問題,請他們回答,結果答案和他預想的不同,因而開啟行為經濟學的研究。
成功的企業都具備什麼樣的條件?優秀的研發團隊,還是良好的成本控管?這都不是《決戰同溫層》作者、連續創業家艾倫‧迪博(Allan Dib)的答案。他認為中小型與新創企業,要快速成長甚至起死回生,得倚靠優秀的行銷策略,產品或服務再怎麼好,大家不認識你,賣不出去也是枉然。
別犯我說的這種錯誤! 某天我走進一家汽車經銷商,一位年輕推銷員負責接待我,他在一開始的 60 秒內就犯了嚴重錯誤,因而失去我這筆生意。他犯了什麼錯呢?
許多人以為聲音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這是一種錯誤的觀念。人會有一種天生的「視覺聯想」,你的聲音其實代表了你自己和公司的雙重形象。關於商務交談時該如何用聲音,我們有太多錯誤的觀念,方向也漸漸偏離。
多數 B2B 企業由於缺乏相關經驗,在「網路行銷」這麼大的命題之下不知從何著手,大多數的情況下我們都會這樣建議:透過「內容」鎖定潛在客戶的「搜尋意圖」,持續提供高品質內容在受眾心中建立值得信賴的企業形象,在需求出現時就會是客戶第一個考慮的選項。
To C 的大眾傳播廣告思維,其實會害了 To B 的品牌價值;除了 Inbound Marketing 之外, B2B 行銷還要做好的三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