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執行長尼科爾在股東會上透露,將推動門市改造,於內用區增設更多插座,致力打造更舒適、更具吸引力的社交空間。
星巴克正在評估中國業務,並不排除出售部分股權的可能性。《彭博》和《路透社》報導,星巴克已與顧問團隊進行非正式討論。背後的壓力,來自於瑞幸咖啡?
台灣星巴克於 11 日凌晨突然在官網公告,宣布將於 2 月 12 日起調整部分產品價格,並表示此次調整為「微幅調漲」,且此次調漲不少都是主力商品。
星巴克一反原本目標客群鎖定成人的策略,在日本開出全球第一家親子友善門市,本來店裡滿目的筆電和書籍,轉眼停滿嬰兒推車。星巴克到底在想什麼?
星巴克已連續第 3 個季度衰退,星巴克新任執行長尼柯爾力求扭轉局面。未來星巴克會堅守「4 分鐘原則」,一杯飲料如果要做超過 4 分鐘,會考慮移除。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星巴克宣布將逐步撤回促銷和折扣活動,以重新定位星巴克,成為「以優質咖啡著稱的社區咖啡館」。
星巴克新 CEO 尼科爾 10 日在星巴克發布公開信,坦承星巴克已經偏離了核心,並承認了包括菜單設計、產品不一致、顧客等待時間過長、取餐繁忙等問題。
美國星巴克8月13日宣布挖角連鎖速食墨西哥料理Chipotle的執行長尼可,讓星巴克14日股價暴漲24.5%,創下單日漲幅新高。
為何星巴克在日韓就算沒有打折,人們也會根據不同設計購買星巴克的保溫杯?因為星巴克掌握了顧客重視的炫耀性消費傾向,開發相應的產品,提高了客人的忠誠度。
這幾年企業面臨多世代工作者的組織文化,面對當前人力市場的世代遞延跟可獲取性,應該開始建立雇主品牌,打造商譽,搶占人才市場。
今年才剛二度回鍋的星巴克執行長舒茲日前宣布即將交棒,企業面臨了什麼問題,舒茲又將推動什麼改變,外界都在持續關注。
近期有一個新興職位在企業中流行,有許多企業加入全新的音樂部門,聘請音樂作家加入管理角色,星巴克和百事可樂都有相關職位。
星巴克創辦人霍華‧舒茲(Howard Schultz)宣布將交棒、透露下一任 CEO 來自外部,並預計於 2023年3月底二度離開星巴克。
星巴克傳奇董事長舒茲將回任CEO!霍華 ‧ 舒茲把咖啡店變成了一個規模化全球化的生意,讓星巴克成為了「第二次咖啡浪潮」的代表企業。
有外媒透露,星巴克曾經與亞馬遜討論開設一間科技咖啡店,導入 Amazon Go 的「拿了就走」技術,解決櫃台前的排隊人潮。
台灣星巴克在今年1月推出訂閱制功能,在今日進一步宣布擴大可訂閱品項數,機制也有調整。背後有什麼考量?
全球最大輸出國巴西難以掌控的天候狀況,造成全球咖啡豆價格上漲,2021 年以來咖啡豆成本已經成長近 43%,雀巢、星巴克為何不漲價?
星巴克Q3創下史上最高季度營收,這樣強勁的表現主要歸功於「冰飲」。星巴克如何用冰飲抓住年輕人的胃?又如何運用科技助長冰飲的銷售?
全台首間星巴克家享咖啡體驗館(Starbucks at Home)裡面卻滿是雀巢的膠囊咖啡機與膠囊咖啡?兩大巨頭為何合作?
近一年與企業高管開會的過程裡,BCG 觀察到「淨零碳排放」和「碳中和」(Carbon Neutral)已經從趨勢,移往高層的重點工作項目。
星巴克也推出類似寄杯的「訂閱服務」,可透過官方LINE帳號購買咖啡旅程,一次購買20杯,以美式咖啡為例,一杯可省下30元!
路易莎總店數已突破 500 家,而台灣星巴克也表示明年總店數上看 530 家且無店數上限。兩大品牌明年起都將進入 500 店規模、更強烈的廝殺戰!
星巴克每年都會推出月餅禮盒,不過定價並不便宜,今年最貴的單盒售價是 2280 元。價格不菲,為何還是能吸引消費者為它掏錢買單?
顧客沒有遵守防疫規範,店員該糾正嗎?星巴克店員因為拒絕服務沒戴口罩的顧客,網友為他募款,最終募得超過10萬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