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計程車叫車服務,經歷4個發展階段,提升了媒合平台的即時性與便利性。細分叫車平台成功的關鍵因素,可分成媒合成功率、司機素質,以及行銷手法。
Uber 2023年實現了 11 億美元的營業利潤,是公司業績 15 年來的轉捩點,外媒分析,可能要歸功於 2017 年上任的執行長科斯羅夏希。
在實體零售崛起的同時,有一項趨勢顯示,過往以「大型體驗行銷」為賣點的實體商店,近期開始轉向著重於服務上。
以「超乎常理款待」作為營運策略的契機,讓 EMP 拿下全球餐飲業重要獎項「世界 50 大最佳餐廳」,是什麼樣的服務,讓他們能夠摘下獎項?
運輸業重視效率,而效率要靠管理,「別人只賺8毛,新竹物流能賺1塊,靠的就是管理。」新竹物流致力於流程最優化,才得以在轉型的過程中,快速步上軌道。
外送做到月入 10 萬,一個月只能休息一天、一天工時16小時。「做自己的老闆」「工作時間自由」這些誘人形容詞的背後,似乎更多不為人知的黑暗面。
2010 年,美國運通推出百夫長卡 (俗稱黑卡),入會費要價 20 萬、年費 16 萬,瞄準頂級信用卡市場,創下許多不可思議的服務紀錄。
晶華國際酒店集團人資長李靖文分析,缺工原因分為環境因素與企業因素。針對後者,晶華透過提高內部轉調彈性、多元職能發展及加強人才培育等三大策略力抗缺工:
敦謙國際靠智慧物聯網省下了傳統飯店所需的櫃檯半數人力,即使飯店業大缺工,仍在短短 3 年內將飯店數從 7 家增至 53 家,成為全台最大智能旅館業者。
南園人文客棧的員工歲數相差一甲子,如何有效分工?為了讓各年齡層的員工能一起工作,他們依照體力、專長,設計出一套獨特的排班模組。
位於南投的日月潭雲品溫泉酒店,啟動開幕 15 年來最大幅的改裝,為何它要投入上億元,特別優化 54 間客房的體驗?雲品國際總經理丁原偉解析背後策略:
這間樂器行會透過 13 周職前訓練讓員工具備同理心,和新手顧客聊關於音樂的夢想、肯定新手並消除他們的疑慮,打造讓顧客自在的銷售文化。
日本旅宿品牌星野集團將在全球加速拓點,為何選擇台灣作為海外規模最大的徵才據點?星野又如何與國內業者搶人才?
疫情後全球旅遊業復甦,近一年來外資收購、投資日本飯店的比例創 9 年來新高!是什麼原因造就這一波投資熱潮?台灣飯店業在這股趨勢下,能看到什麼機會?
嘉義特色小吃林聰明沙鍋魚頭執行長林佳慧重視教育訓練和服務品質,但也希望保有小吃店的人情味。特別邀請阮劇團來幫員工上戲劇課,建立自信與對工作的認同感。
連總經理、總監、董事長秘書都要鋪床!晶華、君悅、萬豪、雲朗⋯⋯飯店業缺人問題有多嚴峻?業者分析兩大主因:國際商務客大衰退、經濟轉變帶動求職市場失衡。
SOP 標準作業流程、店內規定對餐飲服務業來說很重要,但要抓住回頭客、創造鐵粉,除了提供優質的消費體驗,還得多一分同理心,真心傾聽消費者的心聲。
如何創造顧客體驗的「最高峰值」?拆解一間飯店的服務,原來精緻的體驗設計,從顧客辦理入住就開始了。
寶成鞋王請來空服員為您服務,打造主人翁招待客人的精神!在溪山行館內,連「毛巾都有態度」?
外送業、訂閱制始祖是「養樂多媽媽」!為何一個商業模式過了 50 年還如此壯大?解析「日本養樂多 Lady」的商業模式:
面對疫情衝擊,雄獅董事長王文傑啟動一連串的逆境重生術,從服務本業轉型成產品與體驗公司,創造多元生活的旅遊新常態。
有 32 年歷史的西華飯店在 15 日 熄燈,依據《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重建,業界人士預估,未來將成為台北市民生東路上第一棟豪宅。
日商相鐵旅館看準台灣疫後商機,宣布將在西門町成立新旅館「相鐵 Grand Fresa 台北西門」,是繼西鐵集團後,第二家插旗台北西門町的日系旅館。
3級警戒後,台灣飯店很難熬,面臨前所未有的衝擊,全台掀起飯店轉手、頂讓潮,華園本館也淹沒在時代的洪流,成為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