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有過這樣的經驗?明明是好商品卻賣不出去、自己的臉書PO文,常得不到任何回應 、在會議上發言常遭到忽略......這些情況,都是因為「文案力」不足造成的。那麼,如何才能有簡短又精準的「文案力」呢?
你有想過,為什麼IKEA裡常隨處出現一些小燭台、馬桶刷等小商品嗎?IKEA最厲害的,是在顧客逛街時,操控你買東西,而你還不知不覺。當你踏上電扶梯進入家具賣場時,整個操控流程就啟動了。
電商巨頭亞馬遜的會員限定折扣日Prime Day在去年7月風光落幕,帶動整體業績飆升60%。其中,一款從來不打廣告的電子壓力鍋Instant Pot異軍突起,一口氣銷售21萬5000個,迅速在北美掀起一股討論熱潮,他究竟是如何擊敗各家廚具大廠,站上銷量冠軍的?
環境變化太快,讓CMO或當代行銷主管面對什麼樣的挑戰、又需要培養什麼能耐?
一家企業的行銷手法,往往體現品牌希望透露出的形象。以Uber來說,令他們聲名大噪的不僅是低廉的車資,還有推陳出新的行銷手段。在以下5個國家,Uber靠著有趣的行銷手法創造了不少話題。
如果說一位超級業務員每見到一位顧客,就能成交一筆訂單,那麼一篇厲害的廣告文案,就等於將超級業務員複製到數以萬計的廣告頁面上,達到倍數的銷售成績。
「那個朋友好久沒聯絡了,但打電話又好麻煩⋯⋯算了,傳一則訊息給他,有問候就好。」這樣的情境是否似曾相似,但你知道「2.3次留言才相當打一次電話,還多了禍從口出的機會嗎?」
市場競爭和環境變化的討論,行銷人一定不陌生。每年思考策略和決策時,這類「環境分析」「競爭分析」都是極重要的課題。但到底你和競爭對手的差距該如何判別?針對產業變化,你該如何解讀才能找到應對的策略,往對自家品牌最有利的方向發展?
這幾年來台灣的品牌經營市場,由於消費者接收訊息的方式,以及消費者對於產品選擇的考慮因素都有了極大的變化,造就品牌經營市場發生了兩股不可忽視的衝擊性力道。品牌經營者不能不留意......
近期因為一碗飯要不要漲價,登上媒體版面;很多人責罵平民美食不平民,多數人心裡頭香菇藍瘦。但是,只要進去魯肉飯的官網看,不難發現
同樣一個東西,可以從價值(value)的角度看,也可以從價格(price)的角度看。你想要那個?當你覺得一件商品價格很貴的時候,不妨先想想他的價值!若您覺得有價值,再貴你都會買單,若您覺得沒有價值,你大可不必買單。但你的不買單,也無法否認他本身的價值所帶來的價格。
日本知名廣告人及劇作家小西利行,公開讓他從幾乎想辭職,到身兼多職、屢創佳績的魔法筆記術。這樣的成功,竟來自於一張影印筆記的衝擊!
有人忍著冷冽寒風、徹夜排隊,只為了在第一時間買到手機,隔幾天再買不行嗎?排隊的人會回答你「不行!」。有人頂著酷暑烈日、大排長龍,只為了嚐一口傳說中的甜甜圈,真的有那麼好吃嗎?排隊的人會回答你「好吃!」。
電視購物每每推出破盤價、還開放退貨,感覺毛利超低,為什麼廠商還願意進駐,透過電視購物賣產品?電視購物這個銷售管道背後隱藏哪些經營的秘密?
小圓走進了賣場,想要買一些水果,看到衛生紙正好在特價,家裡衛生紙好像快沒了,剛好可以補貨一下,又經過冷凍櫃看到火鍋料,想想這幾天有寒流來,不如晚餐來煮火鍋好了,本來只是要買水果的小圓,卻多買了衛生紙和火鍋料回家。
世界啤酒三大賽事之一「歐洲之星啤酒大賽」於今年11月14日頒獎,在這個共有44國、2103款啤酒參賽的盛大賽事裡,台灣最大的民營釀酒廠成功摘下一枚金牌,成為亞洲唯二摘牌的精釀啤酒品牌。
現在台灣政府天天在談的「行動支付」其實可以解決不少會場的售票和排隊問題,台灣眾多行動支付廠商在等了也就是實際使用的曝光機會,但很可惜的台北101在策展時沒有把此考量在內。
伴隨大公司使用卓越顧客體驗作為行銷工具,把服務的門檻提到更高,顧客的期望只會愈來愈高。所以《被討厭的商機》提出了FEARS架構,協助企業做好線上的顧客管理。
攤開財報,JR九州集團營收自2010年度起連續六年都正成長,去年度上看新台幣1200億元,而鐵路本業在民營化近三十年後,今年度有望首度轉虧為盈。
如果有一天,為了反映成本而非要調漲產品價格,該怎麼做才可以避免衝擊消費者的購買意願,不會把顧客都嚇跑?
假使你正是Facebook粉絲團小編,或許按讚數就是你的年終績效指標,老闆也很可能將「粉絲人數」視為成功的社群經營關鍵。但這個觀念得從2016年10月21日開始改變,Facebook正式在每個粉絲頁上移除粉絲人數統計,取而代之的,是貼文觸及人數。
你是怎麼做行銷工作的?如何決定在哪裡接觸消費者,讓他認識你、喜歡你、也許和你變成朋友,進而購買你的產品,使用你的服務?
川普贏得美國總統大選,跌破許多人的眼鏡,但哈佛管理學院教授 John A. Quelch 分析,川普的行銷策略都十分有效,高階管理人可以從川普選戰學到六個寶貴的經驗:
從這次的美國大選結果來看,過去被視為能設定新聞議題走向、特別是政治議題的主流媒體,這次卻用盡洪荒之力,仍無法發揮過去的影響力。這一切和社群媒體都脫不了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