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陽董事長柯勝峯於股東會上宣佈下任董事長將由現任執行長柯俊斌接任。光陽此次股東會董監事改選,引起外界高度關注,起因於高層間的鬥爭浮上檯面。
根據 IG Metall 工會數據,福斯香腸 2024 年總銷售量高達 855 萬根,銷量超越福斯品牌汽車,幾乎逼近集團整體汽車銷售量。
川普宣布新關稅政策,對多國課徵「對等關稅」,衝擊全球供應鏈與台灣出口,股市應聲重挫。本文解析關稅是什麼、影響產業與經濟的原因,以及企業可行的因應對策。
美國總統川普近期宣布對進口汽車課徵高達 25% 的關稅。汽車巨頭斯泰蘭蒂斯證實,為因應新關稅政策,將臨時解雇在美國的 900 名員工。
根據高盛的預測,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將在 2035 年前達到 380 億美元,然而機器人對於大眾早已不陌生,為何會在近幾年被視為下一個技術風口?
台灣光罩服務全台灣半導體廠商,2024年營收以75.61億元創下歷年次高。但現任執行長兼總經理陳立惇加入時,其實對於光罩領域是門外漢,又是空降主管。
裕隆集團於2025年3月26日召開法說會,關於股價目前低於淨值,總經理許國興致歉表示:「很抱歉,股價沒有做好,這個我們要努力。」
德國汽車製造商賓士(Mercedes-Benz)為了削減成本推出裁員計畫,向 3 萬名員工提供自願離職方案,依年資最高可獲超過 50 萬歐元資遣費。
南韓三星電子副會長、兼任 DX 事業部門負責人的副會長韓鐘熙,於 2025 年 3 月 25 日因心臟病突發逝世,享壽 63 歲。
永豐實業(6790)24 日公告,總經理李宗純不幸辭世,享年 58 歲。永豐餘(1907)集團表示,全體同仁對此消息深感哀痛,將協助家屬成立治喪委員會
西門子宣佈將於2025會計年度結束前在全球自動化部門裁員5,600人,相當於數位工業部門人力的8%;並也將在電動車充電業務裁員450人。
德國豪華汽車品牌奧迪宣布,將於 2029 年前裁減最多 7500 個職位,主要涉及行政與研發部門,這項決策是與工會達成的削減成本計畫一部分。
德國汽車巨頭福斯宣布,計畫在 2025 年底前裁減其軟體子公司 Cariad 約 1600 名員工,約占該公司總員工人數的 30%。
《路透社》報導,台積電近日向美國晶片設計大廠輝達、超微、博通提議,合資經營英特爾晶圓代工業務。
日本汽車大廠日產汽車進行高層人事異動,社長內田誠將在 3 月底卸任、由商品企劃負責人 Ivan Espinosa 接任社長一職。
美國電動車巨頭特斯拉(Tesla)2 月份在德國的銷量較去年同期銳減 76%,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力挺右翼反移民政黨,顯然影響德國消費者觀感。
研華總經理陳清熙:台灣多數產業需要的是邊緣 AI(Edge AI)!潛力大,但仍有4挑戰:首先,不同產業的需求各異,使邊緣 AI 難以標準化。
台積電經營英特爾晶圓廠傳聞,在韓國也造成關注。韓國媒體報導,台積電可能經營甚至入股英特爾,會對三星晶圓業務在美國爭取大科技客戶的努力造成沉重打擊。
歷經高層出走、股價下跌到 1 美元以下,Gogoro 今天宣布要在 2028 年達到車輛、能源事業損益兩平,做法包含收斂整車平台、重整海外市場等。
美國深具象徵性的半導體巨擘英特爾可能遭到分拆?華爾街日報獨家引述未具名消息人士報導,台積電、博通考慮分別收購英特爾的晶圓代工事業、晶片設計與行銷部門。
隨著本田與日產合併傳出破局消息,鴻海董事長劉揚偉 12 日表示,確實與 Nissan 商談合作事宜,並且會以代工為主。
日本家電大廠Panasonic母公司在本週宣佈業務重組,計畫拆分白家電業務Panasonic,並有意出售電視業務。
日本兩大車廠本田(Honda)、日產(Nissan)汽車世紀合併恐破局,關係人士指出,近期,日產、本田將各自召開董事會,討論中止合併協商等事項。
汽車產業颳起寒流,全球 9 大車廠包括日產汽車、福斯集團、博世 (Bosch) 等,近來陸續公布裁員計畫,目前累計共有 6 萬人將丟失飯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