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便利店市場競爭愈發激烈,為了維持增長,連鎖巨頭們也得從便利店之外的業務想辦法。全家便利店母公司 FamilyMart UNY 發布公告稱,FamilyMart UNY 將以 2119 億日元獲得連鎖賣場唐吉訶德最多 20.17% 的股份,預計成為後者最大股東。
日本松本清藥妝在 2017 年宣布與台隆企業合作進軍台灣市場,今日宣告第一間門市即將於忠孝敦化捷運站 7 號出口旁開幕。外界原先認為松本清的第一個通路點是在甫開幕的誠品生活南西店,沒想到,松本清仍舊以台灣人熟悉的藥妝街邊店模式,敲響戰鼓。
上周五新 iPhone 正式發售,雖然 Apple Store 外的排隊盛況不再,「直播取貨的自媒體比黃牛還多」,但據分析師郭明錤透露新 iPhone 的出貨量依然相當高,其中最受歡迎的機型為 256GB 版本的 iPhone XS Max。
星巴克將調整公司組織架構,其中包括高層在內的裁員計劃。消息來自星巴克 CEO 凱文 · 約翰遜上周發給內部員工的[備忘錄][1],「我們必須加快與消費者有關的、激勵合作夥伴、對業務具有意義的創新速度。為實現這一目標,我們需要做出一些重大改變。」凱文在[備忘錄][1]中說。他同時並表示此次調整將從本周開始執行,一直持續到 11 月。
折扣促銷造成收入大幅增加,利潤一定會增加嗎?會不會白忙一場,得了面子失了裡子?或者在什麼條件下,利潤才會真正增加?折扣促銷是不是有其秘訣?
如何從財務報表的角度,來觀察分析咖啡系列營收成長對統一超商獲利的重要策略性意涵?閱讀財務報表一定要掌握兩個原則,你就可以輕鬆掌握關鍵數字:
新光三越南西二館自5月15日熄燈,由誠品生活接手經營,終於在今日(9月20日)試營運。誠品生活南西店以跨文化「生活聚場」的店型為定位,匯集了165個品牌,有書店、有商店、有美食,除此之外,南西店還有三大特色,是誠品生活的全新嘗試:
日本折扣店巨擘唐吉訶德曾是日本零售業的叛逆份子,靠著顛覆傳統的銷售方式,在凌亂混雜的店鋪裡販賣各種產品。然而,這家公司如今卻變成一種典範,帶頭對抗日本疲弱的零售環境。
除了外界熟知的特力屋和 Hola,創立 40 周年的特力集團在今天宣布推出第三個通路品牌「hoi!」。特別的是,這不再是特力一家主導的通路,而是與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淘寶合作,在台北的微風松高開設全台第一間智慧門店「Taobao x hoi! 淘寶精選店」。
台灣超市市占第二的美廉社也宣布加入店型革命的戰局,全新品牌「Simple City Mart美廉城超」問世,將成為辦公商圈裡「有現做餐食的超商餐廳」。
店到店配送、App 跨店寄杯、唐寧茶買一送一,全家接連推出市場未見的創新服務,帶起市場熱潮;然而對於第一線門市而言,「新嘗試」卻常常與「混亂」畫上等號,手忙腳亂有時甚至凌駕帶動銷售的美意。 爆量人流總是讓門市吃不消?新服務上線不該等同混亂!看全家店長如何有效處理排隊人潮
想要搶食無人商店市場的業者,已經不再只限於「零售業」。台灣大車隊所投資的傾國科技歷時超過一年,談下中國繽果盒子 BingoBox 的技術授權和台灣的獨立經營權,在昨天(16日)正式發表全台首家傾國智慧商店 Bingo Store,第一家店預計於 9 月開業,今年將衝 60 家店。
全家在導入韓式炸雞複合店後,今天(15日)又有新動作,宣布攜手台新銀行成立「科技金融實驗店」。這間導入人臉辨識、VR商店和自助結帳的科技店,和以前哪裡不一樣?又為何需要找銀行來做合作夥伴?而對台新銀行來說,把自家據點結合零售通路,背後打著什麼樣的算盤?
市場領導品牌,可能會因為後進者利用創新的策略與方法,地位受到動搖。近來台灣路易莎咖啡、中國的瑞幸咖啡,透過大數據與多樣化產品策略,市場版圖高速成長,產業龍頭星巴克輕忽不得。
根據「Brand Asia 亞洲影響力品牌」調查中,富邦媒體科技(下稱 momo)今年首入榜,就攀至 40 名,在品牌友善度、便利性等評鑑指標,分數皆高於主要競爭對手蝦皮、網路家庭(PChome)。此外,他們去年營運表現同樣亮眼,合併營收 332 億 4000 萬元,創歷史新高。
今天,蘋果正式公佈了 2018 財年第三財季的成績單。在 4 月至 6 月底的三個月內,其營收數字達到了約 533 億美元,淨利潤約為 115 億美元,兩者不僅均比去年同期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也高於此前的華爾街預期。蘋果 CEO 題提姆 · 庫克(Tim Cook)表示:這是蘋果公司有史以來表現最好的第三財季。
風起雲湧的外送市場,也讓深耕中國市場多年的星巴克(Starbucks)強烈地感受到水土不服,據傳最快在 8 月底就會正式宣布,與阿里巴巴旗下「餓了麼」合作進軍外賣市場,然而面對中國本土勢力連咖啡、瑞幸夾殺,這家擁有 47 年歷史的跨國品牌,能走出一條自己的路嗎?
全家和 7-11 的超商大戰近來將焦點放在複合門市上,而超商業者為什麼要將韓式炸雞、美妝、健身房、麵包店...一個一個都搬到門市裡呢?台灣兩大超商業者統一超商 7-11 和全家便利商店,一路從產品力、科技力、物流力、行銷力打到現在,大家還要比誰的複合店最夠力。
作為全美最大的球鞋品牌,Nike 近年聲勢略顯遜色。美國市調公司 NPD 集團統計,Nike 的 2017 年市占率從 2016 年的 34.5% 降至 32.9%,而主要競爭對手 Adidas 則從 6.8% 升到 10.3%。
你去過 7-ELEVEN 發表的新店型 X-store 了嗎?今年 1 月,7-ELEVEN 和全家在同一天發布高科技店型的樣貌,皆強調是「智慧型商店」,導入 AI(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技術,提供消費者更好的服務,引發外界對於門市無店員、自主結帳等消費體驗的好奇,也開啟「無人商店」的討論。
2020 年走進星巴克,你大概看不到塑膠吸管的蹤影了。星巴克於 7 月 9 日宣布,要在兩年內淘汰全球門市的塑膠吸管,取而代之的是紙或其他替代材料製成的吸管,和一款未附吸管孔的特別杯蓋 —— 目前已被使用在美國、加拿大、中國、日本、新加坡、泰國和越南等地的氮氣飲品上。
如果你常搭台北捷運,最近可能看過一台印有「亞尼克 YTM」字樣的機器,擺在捷運站裡。這台機器能做什麼?亞尼克將有什麼新舉措?
6 月初,OK 超商宣布推出無需人力、全台最迷你的便利商店「OK mini」,將採自動販賣機的形式,佈點全台。沒想到 6 月還沒過完,7-11 也宣布推出類似的店型,這個策略的考量為何?
當 7-ELEVEN、全家不約而同地在擴大店舖空間、發展科技店和複合店上持續創新時,OK 超商沉澱了四年,默默投入數億元整合無現金支付平台及物聯網系統,終於在昨天(6 日)正式宣布推出無需人力、全台最迷你的便利商店「OK mi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