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頓顧問公司(BCG,Boston Consulting Group)台北辦公室負責人、董事總經理暨資深合夥人。
如何看待 ChatGPT 掀起的 AI 浪潮?是一次躍升機會,還是對現有工作的威脅? BCG 在 6 月發表最新研究:領導者比基層員工樂觀得多!
生成式AI的崛起引起眾多討論,BCG將生成式AI的風險從立即危害至慢性影響分成8類,企業應該在監管制度建立以前先培養風險意識,提出防範機制。
大部分企業的生成式 AI 仍停留在提升工作效率的基礎應用,但領先企業的 CEO 會擴大格局看,關注生成式 AI 如何影響未來產業,擬定對應策略。
如果面向終端消費者的行業想減少碳排,除了在企業內部制定減碳目標及碳管理的機制,〈淨零挑戰〉報告提供5個做法參考。
從事IT、資料科學、AI、銷售、服務、運輸與物流的人,有 4 成每周或每月都有新工作找上門。所以我們可以說,在徵才市場上,求職者確實占了上風?
BCG 和招聘網站 The Network 合作展開全球調查,蒐集超過 9 萬名求職者意見,列出 7 個雇主該調整的思維,才能贏得這場國際人才戰。
對領導者來說,更重要的問題並非要不要採用 ChatGPT,而是他如何為企業和客戶創造新價值,BCG 智庫為此整理出 3 個建議。
領導者的腦袋,要為了所有利害關係人思考未來;領導者的手,必須讓員工有權限敏捷地測試新方法;領導者的心,要能給予員工認可和鼓舞。
BCG 將企業針對未來工作的準備區分為 12 個項目,調查 350 間公司高管,發現在「以人為本」的相關維度上,即便高管認為重要度高,但準備度仍不足。
全球CEO都關注什麼議題?BCG分析2500家上市公司、超過5000場的季度法說會內容,從中釐清各季度企業關注的數位科技和經營議題。
當前職場環境,人才擁有高自主性、在不同公司間流動成為新常態。這類高變動性人才被稱為「流動型人才」,企業應如何收編這群優秀人力、並善用他們的靈活性?
疫情帶動了遠距辦公的趨勢,實際上,零售、醫療保健、製造、酒店、運輸等產業裡,工作難有彈性的員工,占多數國家總勞動力的7成以上。領導者該如何關照這群人?
新冠肺炎疫情造成供應鏈斷鏈、通貨膨脹,領導者面對成本上升,恐怕不是「那就漲價」這麼單純,該怎麼漲、何時漲、哪些品項需要漲,都不是容易的決策。
BCG比對上百萬份招聘訊息在 2016 年和 2021 年各職位的所需能力,得出結論:即便職稱沒有變化,但許多職位的核心技能正在翻轉。
數位長的層級正在提升,不只是產出數據分析報告,更要思考如何運用數據支持執行長的願景、改善業務端痛點、養成團隊的數據思維。
轉型須考慮「人性」,如果進度落後了,負責人可能為了避免被老闆問東問西,報告專案一切順利,直到破口隱瞞不下去。不想功虧一簣,就要建立嚴謹的進度管控機制。
轉型困難的原因之一,在於它普遍被視為額外工作,沒有足夠誘因就難以推動。公司必須依照不同階段、進度,分段設計獎勵機制,員工才會更願意投入。
台灣企業成功轉型的範例,2/3 設有轉型辦公室。強調轉型「辦公室」,是因為轉型成功,不光是靠轉型長一人,必須仰賴團隊合作,才能順利促成。
隨著企業重視數位轉型,愈來愈多組織嘗試建立「轉型長」和「轉型辦公室」。BCG研究發現,有一個好的轉型長,能讓轉型成功率提升8成。不過這個單位的角色究竟是什麼?
數位轉型成了顯學之後,雇主對於數位人才的需求暴增,但BCG與The Network合作調查有4成數位人才積極尋覓跳槽機會、7成預計在2~3年換工作。
過去關於人工智慧的討論,多數停留在提升工作效率,今年11月BCG的研究發現AI另一個軟性價值:團隊士氣提升、跨部門的協作程度更高。
據BCG最新調查,在疫情期間,數位行銷較成熟的企業,比不成熟的公司多拿到18%的銷售額,市占增長率則是2倍以上。怎麼做才能提升數位行銷的成熟度?
專業的問題解決者會問出對的問題,並找到問題的解方。大部分人常犯的錯誤都是在前半段。換句話說,通常都沒有找到對的問題。
當各產業聚焦於「數位轉型」,領先的企業已經往前一步做起「永續轉型」,甚至可以說,這就是下一波企業競賽的決勝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