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銷傳播領域打滾近 20 年,先後在奧美公關、花旗銀行、TEXT100 傳播集團擔任主管多年,在美國和大陸都曾短暫生活與工作之後,回台灣創立一個新的整合傳播集團。粉絲團
多年前某個以討論企劃案為主題的電話會議裡,客戶用極度不耐煩的語氣說:「這次的紀念品建議很不OK,完全沒聽過這個設計師!」
「這篇新聞稿是誰寫的?實在非常不專業!」「這次的演講稿完全沒有寫出應該有的高度,讓我們非常失望。」「從你們寫的 briefing book(簡報),就看得出來你們對這個專案的目的及公司的產品一點也不了解,我可以知道是誰負責的嗎?」
反應比較慢,不善於操縱人際關係的人,有什麼簡單的原則可以在組織中生存和晉升呢?
在決定接受一個offer時,需要評估的是自己未來在專業及職涯規劃上成長的空間以及是否能夠快速地藉由這份工作拓展視野;而在這一點上,許多規模不是挺大的公司反而比大企業做得到位。
「換作是我以前,哪敢跟主管說『沒聽過』、『不懂』、『這個行業很難了解』等一聽就知道是用來掩飾自己不努力的藉口。當從主管嘴裡聽到了不熟悉的專有名詞,一定是先把名詞抄起來,然後自己偷偷上網查資料或是問人,就算做完研究後依然對於問題一知半解,得請教主管,至少可以問出個稍微有深度的問題…」
對我來說,旅行是讓平時不斷output的自己增加input的機會,旅程會畫下句點,但在旅途中得到的啟發與力量,卻可以在生活中發光發亮許久。
公司最大的客戶和我們團隊的關係,一直都很緊張。每當同事鼓起勇氣打電話給對方主管,還來不及說話,經常聽到一句「我沒空!」或是對方會直接打電話到我桌上,劈頭就問:「你們家小朋友太沒有sense了…」
之前聽到一位朋友離職的原因是「我的主管一點領導者的氣場都沒有!」帶人這麼多年,做過無數次的離職談話,也聽過許多人對於直屬主管的批評的我,第一回聽到這樣的離職原因而覺得很新鮮,也不禁想探討一下什麼是主管應該有的氣場。
當得知Amy因為內部改組,從高管被降轉為產品經理時,我並不感到太意外。許多人都猜想她很快就會另謀高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