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 Management > 財務管理
feature picture
4

司機重踩油門、理貨員消極,都是成本!新竹物流如何掌控每個增加支出的「例外」?

採訪.撰文 盧廷羲
2023-07-27

新竹物流零擔事業群總經理李鈺祥說,物流業的成本就是人力與效率,這幾年他們投入數位轉型,減少異常狀況發生,使配送更有效率,無形中就降低成本,賺進管理財。

物流業的終極目標,是安全、準時把貨件送給客戶,一旦在送貨流程中出現「例外」,營運成本就會增加。好比理貨員消極,處理的件數就會下降;司機開車重踩油門,油耗就會增加。

這些事情看似輕微,累加起來卻很可觀。李鈺祥指出,以往他們的應對方式是「事後管理」,例如月底統計司機一個月的駕駛行為,但反應的速度偏慢、改善成效也不夠好。

延伸閱讀:靠裁員砍人事費用,其實「治標不治本」!關注一個算式,才能真正降低成本

建置即時管理系統,掌握駕駛、車輛和店面狀況

如今,新竹物流靠著數位化工具,即時掌握動態資訊,減少許多不必要的浪費。

運務資訊服務部處長陳熾強說,去年他們建立 BOSS 平台(BOSS,business operation simulation system,企業營運模擬系統),管理人(司機)、車(汽車、機車)、店(營業所)、客戶資訊等物流 4 大環節資訊回傳到系統,指揮中心就能做出判斷,立即優化或改善。

陳織強_新竹物流營運室長_運物資訊服務處長2023_06_14_蔡仁譯攝 -20.jpg
蔡仁譯攝

以駕駛行為來說,管理平台會回報前一天,每位司機的數據,明明開同一款車,A 司機的油耗與 B 司機的油耗卻有差距,「我們讓司機自己跟自己比,也讓他知道,公司有在管理駕駛行為,請他不要重踩油門、怠速熄火。」陳熾強說。

同樣地,總公司也會看到汽車的維修履歷,像是輪胎變化情況,就能得知何時要維修或更換。甚至是營業所的鐵門,平均 5 年要更換一次,「為什麼這間的鐵門 3 年就壞?我們就會看,是個案設計不良,還是哪邊出問題。」

資訊處資深協理林家強補充,當每件事情都資訊化,就能抓出浪費。物流業有一個痛點是,看不見司機的駕駛和運送行為,透過資訊分析,他們得知司機每一個時段的配送筆數、停留時間點、處理貨量,「有可能某個點,客戶不在家,他就要花更多時間按門鈴,這些我們都會知道。」

而這樣的管理方式,最後以營業所為單位整合。李鈺祥說,他們有 78 個營業所,落實稻盛和夫的阿米巴經營理念,每一個所都是「阿米巴廠」,所長就像是小老闆,要負責整個所的損益,表現好者就有激勵獎金。

延伸閱讀:稻盛和夫獨創的「阿米巴經營」:讓各部門盈虧自負,對公司有什麼好處?

因應缺工與成本上漲趨勢,重金投資自動化設備

在成本考量上,新竹物流的另一個重大決策,是將於 5 年內斥資 50 億元,打造自動化設備,像是自動分檢機、無人搬運車系統(AGV,automation guided vehicle)等。今年他們在新北八里區,就花了 19 億元建置「國際物流暨北區轉運中心」(new frontier),導入智慧型輸送設備,貨件處理效能可提升 5 倍。

李鈺祥說,其實台灣物流業的總體量不夠大,新竹物流平均每天送 70 萬~100 萬件訂單,「像中國、日本,可能一個轉運中心就 100 萬件,我們做自動化,成本很高。」他評估,這次投入自動化設備,回收期約需 20 年。

決定導入自動化的原因,是權衡現況與未來趨勢。李鈺祥指出,物流業人力不好找,假設現在一個晚上需要 4000 名理貨員,到了 2030 年,很可能需要 6000 人,但根本請不到那麼多人,加上基本工資調漲,理貨成本也不斷上升。

相較之下,導入自動化設備,目前能節省 10% 的人力成本,藉由自動化、提升效能,也能把更多資源投入在不同面向。「物流是辛苦的行業,但只要提高管理效率,每一步都照 SOP 走,營運績效就會上來。」李鈺祥說。

繼續閱讀 財務管理
相關文章
管理 Management > 財務管理
feature picture
5

一年省下 2/3 文具支出!慧國工業如何靠「可視化管理」減少不必要的成本?

採訪.撰文 莊彙翌
2023-07-26

「每天走完廠房,剛好 7000 步!」走進慧國工業,總經理江瑞坤笑著說。他帶著記者走入廠房,印入眼簾的,是分門別類、層層堆疊的貨運箱。這些及時生產完成的成品「依需求可每 2 小時出貨一次,」如此一來,便不需買地建倉庫,更省下後續的營運成本。

慧國從生產縫紉機起家,歷經產業轉型、與日本豐田集團旗下的汽車零配件製造商愛信精機合資,在 1985 年開始投入汽車零件製造,生產如車門鎖、汽車天窗、煞車系統等,供貨國內的汽車製造商,2022 年營收達 21 億。

慧國早在 1983 年就導入豐田生產系統(TPS,Toyota Production System),用於縫衣機生產,江瑞坤表示,在評估產品經濟效益時,會運用源自於日本企業的目標成本法(TC,target costing)來試算成本,「假設一台汽車的價格是 100 萬,我要賺 10 萬,成本就需要控制在 90 萬以內。」從市場價格回推,重點就會放在如何降低內部成本,而非將成本轉嫁在消費者或客戶身上。

在計算出目標成本後,就需進行全方面的成本管控,包含原物料費、固定費用等等。減少浪費,成本就會下降,例如在原物料費用上,要提高良率、降低庫存,或是消減事務用品以降低固定費用。

可視化管理生產流程,提高品質、減少不良品

為維持產量、降低不良品率,每個工作區域都會配有作業白板,進行TPS基礎之一的可視化管理,讓員工親手記錄當天生產線的人員(man)、機器(machine)、材料(material)、方法(method)的變動狀況,稱作 4M 變化點管理。

慧國工業_2023-06-14_侯俊偉攝影_ (3).jpg
侯俊偉攝影

舉例來說,座椅滑軌一人作業每小時目標數 33 支,實際生產良品數 30 支,可動率(當設備被需要時,能夠正常運轉的比率,以表示設備的穩定性)為 90.9%,成功達標。如果達成率異常,就需填寫異常代碼(如1表示設備故障),再排除問題。

延伸閱讀:從小鐵皮屋到全台最大、年收逾 40 億的塑膠射出成型廠!富強鑫:跳脫框架,才能殺出紅海

「從可視化看板,就可以馬上知道今天的生產過程有沒有變化,」除了作業員需要記錄,幹部也有標準作業程序,在不同時間被分配到不同的檢查任務,定時回報生產過程。

這正是實踐豐田生產方式的成果:及時生產、減少浪費,降低成本同時提高品質。

然而,薪資、原物料成本上漲是趨勢,這時候又要怎麼管理?「假設一分鐘 8 元工資,做一項產品要 2 分鐘,現在一分鐘 9 元,也許可以改善製程,比如切割鐵板的預留量再減少一公分,就能稍微減輕搬運重量,讓工時減至 1.5 分鐘。」不放過任何可能性,才能找出最細微的浪費。

延伸閱讀:Volvo 純電車銷量翻倍,為何毛利卻下滑到剩 3%?

在成本上漲的大趨勢中,找到可消減的小細節

即使是看似微不足道的成本,節省起來也很可觀。慧國先前一年的文具支出平均有十餘萬元,就像一般公司,每個人的抽屜都會有好幾支筆、好幾份便條紙;於是公司盤點所有品項,每一工作區放置一個工具箱,各品項分類各一,像是以前人手一支釘書機,但其實使用頻率不高,現在一個工作區只要一支。江瑞坤說,「每天會用的就讓他們自己拿著,反之,就放在這裡,」相關文具支出就減少了 2/3 以上。

慧國工業_2023-06-14_侯俊偉攝影_ (5).jpg
侯俊偉攝影

江瑞坤認為,管控成本,並不等於削減員工福利,慧國每年一次的員工家庭日,眷屬都免費參加,「員工在最前線付出,他最清楚現場作業在哪裡有浪費,」滿足員工需求,才有機會讓他們願意透過提案制度,把管理層看不到的隱藏成本揪出來。「預算沒花掉,明年就會被砍掉,這是錯誤的觀念,」但如果制度設計不佳,導致員工寧願花光,就是一種浪費,「不管是讓效率變好、品質變好,最終都是員工要願意去做。」

繼續閱讀 製造業
相關文章
管理 Management > 財務管理
feature picture
1

老闆只盯著利潤,公司恐「賺了錢卻沒錢」!想提升獲利,先砍掉 3 種無效成本

整理・撰文 吳俊毅
2023-07-20

「企業內部只有成本中心,沒有利潤中心。」管理學大師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這句話,提醒了企業不能只盯著利潤,而忽略了成本的重要性。因為利潤只有在顧客付錢消費時才會產生,而成本則是企業持續運作的必要條件。如果沒有有效管理成本,就可能陷入「賺錢愈多,虧損愈大」的困境。

《獲利之敵》一書中提到的摩托羅拉(Motorola)和哈飛自行車(Huffy)兩家公司,由於零件編碼沒有統一,生產線訓練時間變長,而導致生產成本上升、品質下降,進而影響競爭力。那麼,如何才能掌握成本?

延伸閱讀:毛利率、淨利率、營業利益率,怎麼計算?看懂公司有沒有賺錢

《好懂秒懂的財務思維課》作者郝旭烈指出,企業的損益表上,主要有3大類的成本費用:

075圖表1:搞懂成本組成,才知道錢花到哪裡去!
經理人

銷貨成本: 指跟銷售產品或服務相關的成本,例如原料費、製造費、包裝費、運輸費等。
管理費用: 不管有沒有銷售產品或服務,企業都必須支付的成本,可以分成後勤管理(會計、法務、行政等)、行銷銷售、研發等3大類。
稅負: 企業在賺錢後,必須按照法律規定,向政府繳納的稅金。稅負會隨著企業的稅前淨利而變化。

藉由這3種成本的組成,我們可以得知當我們賣出商品時,可以賺多少錢,假如成本過高,經營者也能知道問題出在哪裡,究竟是銷貨成本過高或者聘請太多人,或者是稅務出了問題?

《世界頂尖企業爭相效法、利潤極大化的「豐田成本管理術」》的作者、曾任豐田董事的堀田俊雄中提到,日本汽車大廠豐田為了正確掌握成本,會精算每件產品的成本,就連電費、茶水費都要算,成本的紀錄不能有例外。

太重視營收與短期獲利,反而可能影響企業永續

然而,具備成本觀念,仍須釐清一些常見的成本迷思。管理會計學者吳安妮在《企業策略的終極答案》一書中分析,成本迷思可以分成下列3種:

1.想快速降低成本: 企業擔心短期利潤下滑,採取速效的措施,例如裁員、降薪等,雖然穩住短期利潤,反而讓長期成本上升,損害企業永續生存。
2.忽略隱形成本: 有許多成本不會顯現在財務報表,以存貨為例,就有存放的「場地成本」、「管理成本」、過期的「報廢成本」等,這些隱形成本都會侵蝕獲利。
3.過於看重大客戶: 指的是太重視營收高的大客戶,而忽略了他們要求多、議價能力也高,也可能造成成本上升。反而容易是企業長期低毛利或虧本的主因。

成本會隨著時間和活動變化,與資產、現金連動

另一方面,除了在損益表上的支出外,經營者也要看清成本與資產、現金的關係。因為財務報表上呈現的成本,可能不是真正發生在當期的成本,而是會隨著時間和活動而變化的成本。

《超圖解PDCA會計書》作者木村俊治在書中舉了一個例子,說明了企業在進貨銷貨時,成本和資產、現金是如何流動的。

077圖表2:管理不能只看損益表,還要對照資產負債表
經理人

老王有存款500萬元,他決定做點小買賣,跟供應商A進了2500個共450萬元的玩具,並約定一個月後付給供應商450萬的貨款。雖然進貨成本是450萬元,由於尚未賣出,在損益表中銷售成本登記為0元。此時,老王手上的商品(資產)為450萬元,應付帳款(負債)為450萬元,銀行帳戶依舊還有500萬元。

情況二,老王透過通路商B販售玩具,預計2個月結收帳款,通路商在15天賣出1250個共250萬元的玩具,老王尚未收到款項,但是損益表會登記銷售收入為250萬元,銷售成本為225萬元,資產負債表中,通路的應收帳款為250萬元,商品剩下225萬元,但由於應付帳款時間未到,老王銀行還有500萬元現金。

一個月後,老王繳清貨款450萬元給供應商,通路的應收帳款為250萬元也還沒收回來,此時他的現金只剩下50萬元,稍有不慎,可能就會發生現金周轉不過來的問題。

由上述可知,老王進貨的時候,已經花費450萬元成本,但因為還沒結清貨款,會誤以為現在尚未有成本,但其實就跟刷信用卡花費一樣,雖然先拿到商品,但不要忘記後面該付出的成本。

從上述的流程步驟可以發現,即使有成本觀念,但如果沒有注意到成本和現金的流動,會發現損益表明明是獲利,但因為應收帳款期限未到,導致手上沒有現金,呈現「賺錢卻沒錢」的情況。所以我們不應該只專注在當期的成本,而是要將金流理解清楚,避免負債陷阱。

再舉一個成本與時間的例子,任何資產都有使用年限,例如筆電可能是4年,使用愈久價值就愈低,就會產生「折舊費用」,也就是企業會認列使用過程中資產減少的價值。堀田俊雄跟稻盛和夫都認為,攤提應該按照實際的使用年限。比方夾具的成本是8萬元,分成2年攤提的成本是每年4萬元,然而夾具實際上可以使用4年,所以夾具的實際成本是每年2萬元。如果不按照實際使用年限攤提,會讓帳面上的成本比實際成本高(第一、二年的成本是8萬元,實際上是4萬元),甚至在第三年公司什麼都沒做,成本卻降低了(因為已經結束攤提),導致企業誤判經營狀況。在《稻盛和夫的實學》中,稻盛和夫認為應該以實際使用年限來攤提,才有利於企業經營。

砍掉3種無效成本,無痛提升利潤

了解成本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希望減少浪費、提升獲利,郝旭烈建議從3種「無效成本」下手:

1.閒置成本: 飯店空房就是一例,建議可以在當天下午降價出售,降低閒置成本。
2.浪費成本: 例如一斤的麵粉A師傅可以做10個甜點,但B師傅只能做5個,表示浪費了5個甜點的成本。
3.損害成本: 三星半導體的良率比台積電低,表示公司的損害成本高,會造成虧損甚至客戶損失。

延伸閱讀:破解常見的經營迷思:減少成本一定可以增加利潤?從財報看台積電的做法

《豐田精實管理的翻轉獲利秘密》書中以聯華食品為例,2014年公司在生產可樂果時還是製造思維,產線全開、效率至上,導致實際產出大於市場需求,進而庫存變多。對於企業來說,過多的庫存會影響現金流量,所以在成本考量下,在淡季時應該放慢生產速度,不只庫存量降低,設備負荷減少,品檢人員更有充裕時間檢查。藉此可以降低庫存量,讓公司現金增加;工廠人數減少,降低人力成本;設備負荷降低,減少故障工時;包裝段因為減速生產,品檢人員有充裕時間確認,進而提升產品品質。由此可知,即使在省成本的狀況下,也能夠讓品質上升,有利於企業永續經營。

小辭典|折舊費用


固定資產在使用過程中因為自然磨損或淘汰而減少的價值就稱為折舊費用,是企業的一項成本,會影響到損益表和現金流量表。折舊費用的計算方法有多種,以直線法來說,現在購買機器價值5000元,預計5年後價值剩下1000元,那麼每年折舊(5000-1000) ÷ 5= 800 元,不同的計算方法會對企業的財務報表產生不同的影響,因此企業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折舊方法。

繼續閱讀 財務管理
相關文章
管理 Management > 財務管理
feature picture
2

靠裁員砍人事費用,其實「治標不治本」!關注一個算式,才能真正降低成本

整理・撰文 詹絜琋
2023-07-24

當公司經營陷入困境,想要縮減成本、提高收益,支出占比普遍偏高的「人事費用」往往首當其衝,成為第一個被刪減的對象,減薪、資遣、扣發獎金、無薪假、裁員等皆時有所聞。

雖然這麼做能在短時間看到效果,快速降低人事費用;但長久來看,卻會大大影響員工士氣,甚至爆發離職潮,反而增加補人、訓練的成本,造成反效果。

公司因財務壓力而縮減支出在所難免,但《賺錢公司也會倒閉!讀財報最常犯的40個誤解》也提醒,「企業的人事費用不是成本,而是經營的根本。」經營者要守護一起工作的員工。在缺工的時代更是如此,若景氣不佳時,就把人力視為「成本」,想用減薪、資遣、裁員來立即改善公司經營狀況,是本末倒置的做法。

延伸閱讀:領導者不該忽視的 6 個無形成本!否則再努力賺錢,利潤也會被吃掉

改善流程、提升效率,讓每位員工成為即戰力

在不裁員、不減薪的情況下,可以如何降低人事費用呢?《賺錢公司也會倒閉!讀財報最常犯的40個誤解》建議從勞動生產力下手。勞動生產力指的是,每單位勞動投入所獲得的產出,計算方式為「營業毛利(總產出)÷人事費用(總勞動投入)」。增加勞動生產力,也就是提升每一元人事費用帶來的獲利,相對就能減少人事費用支出的占比。

此外,重新審視工作流程,提升工作效率,也可以增加勞動生產力。以包貨工作來說,包括揀選商品、捆包、貼送貨單、放到出貨架4階段,當訂單數少,一人包辦所有流程不會有太大問題;但是一旦爆單,就容易手忙腳亂,即使增派人手,新進員工也可能無法一次弄懂4階段的作業,只要不擅長其中一項,就會影響出貨時間。

《億萬社長的高獲利經營術》作者,北方達人社長木下勝壽建議,可將業務以「工作流程」為基準加以分流,再依照工作難易度,進行人員分配。例如到職3天也能做的工作(分配給沒經驗的員工)、若不具備某種程度的理解就無法處理的工作(分配給有經驗的員工),並按照各項工作所需的技術,將人員進行適才適所的配置。

如此一來,就算是新人也能發揮即戰力,同時提升工作品質,每項工作都相對簡單,當業務量增加時,即使不增加人手也能夠應對。

延伸閱讀:毛利率、淨利率、營業利益率,怎麼計算?看懂公司有沒有賺錢

公司不得隨意減薪扣獎金,此為《勞基法》保障的權益

最後,公司業績差可以減薪嗎?獲利不如預期是否還要發獎金?根據《勞基法》第 29 條規定,「事業單位於營業年度終了結算,如有盈餘,除繳納稅捐、彌補虧損及提列股息、公積金外,對於全年工作並無過失之勞工,應給與獎金或分配紅利。」換言之,只要公司有賺錢就一定要發獎金。至於獎金的發放額度、時間或方式,在法規中並無強制規定,可由勞雇雙方於勞動契約或工作規則中另行議定。

如果勞雇雙方在勞動契約明確約定,例如「保障年薪14個月」或「固定年終2個月」,那麼這筆年終獎金就是「工資」的一部分,受《勞基法》第2條保障,無論公司賺不賺錢,都得按照約定發放。

《這樣做一定能Cost Down!》也建議,當公司獲利狀況不佳時,比起花錢舉辦不必要的研習,為員工加薪到市場行情價或高於市場行情價,會是更理想的做法,對員工來說也是更直接有效的回饋。

小辭典|勞動生產力


「營業毛利(總產出)÷人事費用(總勞動投入)」,用來衡量每單位勞動投入所獲得的產出。勞動生產力提升,代表投入的工時不變,但產量增加;勞動生產力愈高,則運用資產的效率愈高。

091業績高就是好業務?從營收與利潤排名找出真正優秀的銷售員
經理人
繼續閱讀 財務管理
管理 Management > 財務管理
feature picture
3

稻盛和夫獨創的「阿米巴經營」:讓各部門盈虧自負,對公司有什麼好處?

整理・撰文 簡鈺璇
2023-07-21

執行長在員工大會強調今年景氣不佳,各部門必須撙節開支,以降低 10% 為目標。然而,每個月檢討損益時,卻發現部門經費還是照著預算花。有時候員工的不作為,並不是因為漠不關心,而是他們不清楚生產每件產品、提供各項服務會產生多少成本。當大家不理解自己的工作與成本之間的關係時,就無從配合公司的政策。

揭露每件產品的正確成本,員工才會專注創造附加價值

為了讓同仁具備成本意識,《世界頂尖企業爭相效法、利潤極大化的「豐田成本管理術」》提到,豐田汽車透過「大部屋(Obeya Room)」機制,將公司的焦點業務呈現在公共的展示區(大部屋)內,相關人員能夠共享資訊。例如,豐田想要減少新車款的成本,在新車研發期間,專案總籌會在公共區將新車設計方向、降低成本的策略、預期達成的目標等內容放在大部屋,請各部門人員至展示區回饋意見,設計部也許會從使用標準化零件著手、生產部可以思考怎麼簡化製程、採購部則建議使用哪類材料的利潤較好。資訊通透讓各部門發揮所長,共同參與降低成本。

延伸閱讀:把目標張貼在辦公室,就能減少浪費?豐田式的成本管理術:大部屋法

此外,豐田還籌設「成本分遣隊」,由會計人員組成、派駐至廠區計算「每件產品的正確成本」,並負責培訓第一線工作者的成本觀念。豐田認為,員工必須意識到工作不只是製造產品,而是要「創造高附加價值的產出」。當每個人都具備這樣的思維,就能帶來實際的成果。

授權員工掌控目標和成本,各單位都成為利潤中心

要讓同仁明確感受到一舉一動都跟成本、獲利有關,不妨參考日本經營之聖、前日本航空董事長與執行長稻盛和夫提出的 「阿米巴經營」。意即把公司分成數個獨立核算收支盈虧的單位,由小組長負責營運,成員的績效連動各單位的獲利,讓員工的角色從被動幫忙、領取薪資,轉變為替自己和組員賺取酬勞。

例如生產部門依據產品線分成 A、B、C 組,分別核算他們的營收、成本,算出獲利率,就能清楚哪些產品需要調整。

《稻盛和夫的實踐阿米巴經營》提到,阿米巴小組的預算,是組員參照過去的獲利數據,擬定績效目標與執行計畫。計畫包括:提升營業額的目標、原料與雜費等預算的控制程度。然後,將這些計畫交給管理階層,領導階層會與成員協商,確保與企業的經營方針一致。稻盛和夫認為,與他人給的目標相比,同仁對於自己設定的目標更有達成意願。

不過,阿米巴組織遇到的挑戰是不同單位各自為政,甚至出現利益衝突,例如:業務部門為了衝業績,將產品降價出售,這就損害了生產部門的獲利。

延伸閱讀:老闆只盯著利潤,公司恐「賺了錢卻沒錢」!想提升獲利,先砍掉 3 種無效成本

《稻盛和夫的實踐阿米巴經營》建議採用「佣金制」,業務部門將產品銷售出去會抽取銷售額的 10% 作佣金,因此生產部門必須從訂單中減去 10% 業務佣金,再扣掉材料生產費用、人事成本才是實際的利潤。由於低價販售會影響到佣金,業務部會盡量保持售價合理。

另一種做法是,生產部門訂立產品的製造價格,業務部買進之後銷售,銷售金額減去製造價格的價差作為業務部的收入,所以業務部門要維護自己利潤就不能輕易給折扣。

就算公司不是採用阿米巴的經營方式,領導者也應該向同仁傳達這樣的經營價值觀,藉由充分授權,讓大家將公司視同自己的事業在營運,把每筆資源花在刀口上。

小辭典|阿米巴經營


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提倡的概念,阿米巴是英文變形蟲的意思,指的是將公司分為許多的小型組織,每單位由小組長負責營運,各自以追求「營收最大化、成本最小化」作為經營的原則,跟傳統企業從上而下命令同仁遵循,更能喚醒同仁把企業當成自己事業的經營意識。

081預算超支怎麼辦?從2面向下手找原因
經理人
繼續閱讀 財務管理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