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
撰文 尤韻蓉

退休不是職涯終點!想留住銀髮工作者寶貴的經驗、技能,企業能做的 3 件事
2025-03-18


講到熟齡人才,最經典的是 2015 年電影《高年級實習生》,勞勃.狄尼諾(Robert De Niro)飾演的角色班(Ben),因為退休生活沒有目標,重返職場,憑著工作經驗成為老闆茱兒(Jules)的得力助手;然而,對照現實情況,像茱兒一樣能接受銀髮工作者的企業卻不多。
104 人力銀行發布的《2024 年企業聘用中高齡調查》發現,有 50% 的企業尚未為屆齡退休員工設計相關留才制度、僅 22% 的企業表示鼓勵屆齡員工留任,對照《2024 年中高齡求職者調查》,有 27% 中高齡員工希望延後退休。此外,《勞動基準法》2024 年三讀通過修法後,勞雇雙方可協商延後法定退休年齡(65 歲)。也就是說,在缺工時代下,其實有一群人希望留下、法律也支持,但企業尚未善用這些人才、缺乏相關制度。
企業可能會有熟齡員工學習速度變慢、體力不佳等疑慮,但可以思考的是,熟齡員工的優勢,例如豐富的經驗、專業技能與知識,可以帶來什麼幫助?
提供彈性退休方案,避免人力、經驗斷層
換個角度想,企業如果能留下有意願的退休人才,不僅能省下重新培訓的成本,也能作為導師,將經驗傳承給下一代的員工。想要著手退休人員留才計畫的企業,可以怎麼做? 階段性退休(phased retirement) 是一種可以考慮的方式,這是讓屆齡退休員工,藉由逐漸減少工時,過渡到完全退休的方式:對員工而言,可以逐步適應退休生活;對雇主來說,也有時間找人接班。
階段性退休的做法沒有一定標準,基本上依循增加彈性工時、減少工作量的原則進行。《人力資源雜誌》(HR Magazine)整理幾個關鍵步驟(詳見圖表),包含評估人力需求與採用階段性退休的目的、獲得企業內部支持、檢視方案與既有政策有無衝突等。至於哪些人適用這樣的做法,韋萊韜悅(WTW)組織、人才與獎酬顧問諮詢副總經理黃鄭鈞分享,目前企業提供階段性退休方案的對象,多是高階主管,他們擁有豐富經驗,雖然屆齡退休,公司會希望他們將經驗傳承下去,比較常見的做法是減少工作天數,並將工作內容調整為指導傳承,等到新生代團隊上手後,再正式退休。
階段性退休 phased retirement
相較於傳統退休,時間到就離開職場,階段性退休讓屆齡退休員工,逐漸減少工時,慢慢退場。例如美國第一地平線銀行(First Horizon Bank)推出黃金時段計畫(primetime program),提供每周 20∼40 小時的彈性工時與全額福利,參與計畫的屆齡退休工作者,可逐漸遞減每周工作天數,也扮演導師,傳承經驗給同仁。
定期聯繫維持好關係,需要即戰力時才找得到幫手
除了延後退休,另外一種則是 回聘制度 ,讓已經離開的員工重新加入,舉例而言,在缺工又老齡化的日本,豐田汽車(Toyota)在 2024 年宣布,對 65 歲以上的員工實施重新聘僱制度。
相較於階段性退休,多是員工在同一個職位,逐漸減少工時,回聘的模式更多元,不只是全職工作,也有季節性回聘,比如製造業有淡旺季之分,可以跟員工約定在旺季時回來工作,或者是以專案形式合作,當公司有特定專案,找有經驗的員工回來,可以成為即戰力。
不過要回聘退休員工,企業可能會遇到一個問題,那就是退休員工已經開始不同的生活,想回到職場的動機可能比屆齡退休員工更小,要如何吸引這群人回來?黃鄭鈞建議,對於這群人才而言,他們可能已經不用煩惱財務規畫,賺錢不是優先考量,反而是成就感,因此在職務安排與工作規畫上,要強調工作的意義,講清楚他們能貢獻什麼,比如請資深業務回來,是指導團隊、傳授維持客戶關係的技巧,比起例行性的工作,對他們而言更有說服力。
至於要從哪裡找到回聘對象?104 高年級事業群資深經理詹宛榕分享,可以從人才庫裡找合適的對象,有些企業會在人員離職時跟對方面談,了解離職原因,並標註將來適合回任的對象。另一種可以考慮的方式,是提供獎金,請在職人員推薦適合的員工回來任職。另外,為了豐富人才庫,企業也可以規畫一些活動與退休員工保持好關係,比如固定邀請員工回娘家聚餐,有好的連結,未來遇到人才需求,更容易找到人。
提早告知公司未來布局,讓員工評估留下來意願
黃鄭鈞表示,近幾年產業變化快,引發熟齡世代退休的誘因變多,像是科技變遷快速,要在工作上學習新科技,對熟齡人才可能造成壓力,加上如果他們覺得在組織內沒什麼發揮空間,很有可能時間到就退休。要避免這樣的問題,企業應有完善的 人才庫計畫 ,持續培育員工的能力、給予發揮空間。
所謂的建立人才庫,就是打造接班梯隊,讓不同層級的關鍵職位,都有備位人選。這麼做對熟齡員工有什麼好處?原因在於,能讓他們看到未來的職涯動向,也為他們做好準備,如此一來,當他們知道有學習的機會與工作上的挑戰,比較不會覺得時間到了就要離開職場。黃鄭鈞曾協助金控公司規畫人才庫,有幾位有一定年齡的員工向他坦言,自己原本想要離開創業,但因為被邀請進人才庫計畫,知道未來有更多發展空間,就打消念頭。透過系統性的人才培育方式,為中高齡人才找到進步動力,他們會更願意留下來為公司打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