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思考心態是:我的家人們需要什麼?」中華汽車副總經理錢經武表示,由於公司總部位於桃園郊區,招募人才較為困難,為了吸引他們留下來工作,公司在1990年代就開始關注員工需求。
「越來越多人追求充實的私人時間,工作價值觀正發生變化。」工作內容不固定,每次只花幾小時的「縫隙工作」,正逐漸成為日本年輕人工作的選擇。
IKEA面對全球員工流失問題,通過提高薪酬、提供靈活排班和多樣化福利等措施,有效降低了離職率。這些經驗對其他公司在雇用與員工管理方面具有重要借鑒。
高潛力人才為何暴起暴落?這些職場「跳級生」野心夠大、能負重任,為了往上爬,不惜越級報告、打擊同儕,獲得高升後卻管不好團隊的真相是...
微軟宣布裁員超過1,500人,影響混合實境部門及Azure雲端業務。儘管裁員,微軟將繼續推動HoloLens 2銷售,加大在AI和量子計算等策略投資。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宣布五年內在台灣招募1000名工程師,設立大型設計中心。他強調台灣科技生態系的重要性,喜歡樂觀、愛合作、勇於創新且對工作投入。
畢業求職潮來臨,隨著 Z 世代進入職場,他們也帶來新的工作趨勢和價值觀,其中這 3 點,將決定這群年輕人是否願意留在企業裡打拚的關鍵……
勞動部調查,112年工業及服務業全時受僱員工總數為802.7萬人,航空駕駛員月薪最高達31.5萬元,基層技術工及勞力工月薪最低不足3萬元,差距明顯。
在全台缺工的時代下,IKEA藉由建立清楚的員工價值主張、重視員工心聲、對主管有高要求,再加上對外宣傳,獲得Yourator2023年雇主品牌大賞金獎。
導入人工智慧(AI)而解僱員工,有法律依據嗎?會不會被告?《勞資小白超實用寶典》釐清勞資雙方互動界線。律師陳業鑫的建議是:
根據美國最大人力資源網 Indeed 資料,相較於疫情前,軟體開發職位的職位減少 30%,但電腦科學相關畢業生更多了。
中華郵政面臨虧損,計畫裁減274名基層員工,卻同時擴編高層職位,引發工會強烈反對。交通部要求公司加強溝通,確保員工工作穩定,提升營運績效。
勞動部長何佩珊擬推動「照顧留停制度」,減輕女性家庭照顧壓力,並考慮引入移工進入長照體系。該制度需協調勞資雙方,考量企業人力及保險基金的負擔。
面對組織調整與變革時,人資部門往往扮演策略執行及組織協調的角色。但實際上,未必都能得到高層的信任與認同,原因並非專業不足,而是欠缺了這些能力……
經濟學家認為,與兩年前大辭職熱潮相反,現在許多求職者者不高喊薪資福利,只求有份安穩的工作,但一項調查發現,完全錯估勞工心態,今年想辭職的人很多。
多數企業用人經驗之所以失敗,除了求職者對自身優勢缺乏認知外,企業也不清楚應徵者的人才特質,只能以主管的偏好,找到自以為適合的人……
日本豐田(Toyota)汽車將重新聘僱 65 歲以上的中高齡高階員工、最多可工作到 70 歲,期望透過回聘資深員工,解決勞動力短缺、生產線產力問題。
麥肯錫調查全球 1 萬 5366 名員工,輕度脫離者占 32%,主管應優先提高這群人敬業度,因為相對破壞者與離職者,他們是最好改變的一群。
臺北市勞動局公布 113 年 3 月份違反《勞動基準法》裁罰結果,南山人壽保險遭罰 160 萬為最高,新光三越百貨、寒舍餐旅、拓勤、台灣櫻花也上榜。
近期日媒發現台積電熊本廠日本工程師下班時間一到,都會準時回家,打破日本人「工作狂」的印象;反之,南韓三星集團高階主管週六也要上班⋯⋯。
企業瞄準即將到來的畢業季,紛紛搶進校園搶才。每位求職者都想找到能發揮專長的理想工作,但問題是,你是否了解自己的個性及優勢,知道哪種產業與職務最速配嗎?
LINE 在 2018 年推出 LINE TECH FRESH技術人才實習計畫後,每年吸引超過千位學生報名,履歷數量年年成長,錄取率平均只有2~5%。
財富 100 最佳工作場所榜單公布!調查發現 Z 世代比上一代更重視工作「穩定」,同時也重視雇主是否能實踐對多元、公平與包容(DEI)的承諾。
新北市政府勞工局公布違反勞動基準法、職業安全衛生法、性別平等工作法、勞工退休金條例的雇主名單,計有 242 家業者,開罰逾 1180 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