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份的電影,是因為第一集票房好,才著手準備續集。但瀚草影視監製曾瀚賢在2014年籌拍《紅衣小女孩》時,毅然決然選擇後者,為何他敢於做出「少數人」的選擇?
「在過去 20 年裡,Arizona 是極少數從無到有,成功創立價值數十億美元的飲料公司。」飲料行業諮詢公董事長邁克爾 ‧ 貝拉斯(Michael Bellas)表示
2017 年聖誕,無印良品送給了巴黎人一份別緻的聖誕禮物:由 3 萬 7968 支彩色筆組成的像素畫。廣告中一個又一個熟悉的無印良品紙袋被擺在桌上,幾個穿著白色襯衫打扮非常「無印良品」的男女,開始把紙袋裡的彩色筆放進巨大的透明壓克力收納架裡...
從2011年到現在,從較為抽象、概念的想法出發、蒐集理想個案的《行銷3.0》,科特勒等人在《行銷4.0》具體描繪出行銷理論的改變,也提供實務上更有效的做法。
一個不會拿刀的總經理,飛去日本餐廳當學徒,就是為了做出好吃的日式豬排?連鎖餐飲品牌六角國際,2013 年為了拓展餐飲版圖,成立王座國際餐飲公司,陸續拿下「杏子日式豬排」「段純貞牛肉麵」「大阪王將燒餃子」等知名連鎖餐廳代理權。僅僅花了 3 年多,就讓杏子晉升為國內第二大日式豬排餐廳,目前全台擁有 18 家門市。
走進便利商店,消費集點換贈品的活動依然熱門,要是你到訪的是全家便利商店,你再也不需要拿出貼滿點數的小卡,只要出示手機的全家 App 刷條碼,點數就被記錄下來。這個 App 不只是集點的載具,更是全家新一代會員系統。
「行銷4.0」時代,如何掌握關鍵消費者?科特勒等人提出一個有趣的觀點:「行銷4.0」時代中,最該被重點照顧的目標對象是
遙想2011年,HTC風光拿下台灣20大國際品牌的冠軍寶座,品牌價值高達36.5億美元,還擠進全球百大品牌的行列,但之後品牌價值卻年年縮水,時至今年,僅剩3.36億美元、不到當初1/10!
為了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站穩腳步,創造差異化價值,國姓咖啡成為全台唯一取得產地證明標章的咖啡。這裡的小農不光只是仰賴先天環境條件造就豆子香氣,更堅持採用自然農法栽種,並且經過嚴謹的後續處理,以保證豆質及咖啡風味。
他總是在想,該怎麼做才可以把品牌擦得夠亮、團隊磨得更強?2016年12月的這個消息,就是他心裡的答案之一:杰立餐飲代理日本人氣甜點「ZAKUZAKU棒棒泡芙」,在新光三越A11館首度亮相,開幕的第一個月就拿下700萬業績。
開店就像在打靶,楊哲瑋看似每發必中,但其實他也曾在中國跌過跤。
Coach集團改名了!Coach這個品牌和產品線還在,只是集團名稱改成Tapestry。Coach為什麼改名?這個改名的決策又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如果有客人兩手空空走出我們的店,我總是會伸手攔住他們,因為他們往往是能夠教我們最多事情的人。」這是家得寶共同創辦人亞瑟.伯朗克多年來的經營心得。
大陸天貓雙11創下單日斬獲1682億人民幣營收,創下歷史新高,成為這周末全球電商市場最熱門的討論話題。 值得關注的是,天貓這次同樣找來上百組網紅賣家同步直播,一如在微博有560多萬粉絲、大陸知名女裝賣家張大奕,在雙11當天凌晨12點半直播時,仍有近90萬人同時在線觀看,一晚就入帳破億人民幣營收。
一個好推銷員會找到能激起顧客購買慾望的突破點。受過相關訓練的推銷員將顧客分成以下四大類型:
「你的咖啡怎麼這麼好喝?」路易莎咖啡(Louisa Coffee)創辦人黃銘賢回憶,那時還是2006年、他從一間5坪小店開始賣外帶咖啡,有客人點了冰拿鐵,離開不到3分鐘又折回來,只為了告訴他,咖啡真的很棒。
一年一度的百貨周年慶陸續開跑,許多商品不但打到八折、七折,多種優惠組合讓許多消費者願意排隊搶購。但你或許會有個疑問:難道每家百貨公司都在10月、11月開幕嗎?每家都在同一個時期下殺折扣,真的能搶到客源、衝高營收嗎?
這個週日,Google CEO 桑德爾 · 皮蔡(Sundar Pichai)更新了一條 tweet ,「週一我們會放下手上所有在做的事,直到人們在對這件事的正確包標準上達成一致。」
今年7月,台灣美妝市場來了一名「嬌客」,美國時尚設計師湯姆‧福特(Tom Ford)同名美妝專櫃TOM FORD,首次在台灣設櫃,現身在素有「美妝天后宮」之稱的遠東SOGO忠孝館(太平洋SOGO今年9月更名為遠東SOGO)。
每年第四季,全台百貨零售業者無不摩拳擦掌,準備迎戰全年最重要的促銷活動「周年慶」。今年台北 101 在 9 月打響第一炮,微風集團、京華城、新光三越緊追在後,而今年迎來 30 周年的遠東 SOGO 將在 11 月 9 日起跑,正式宣告加入今年戰局。
據《Quartz》報導,在手機的時代,價格也開始與電腦相同。美國 iX 開賣,以最低的 64GB 算,要價 999 美元,折合台幣大約 30300 元 (未稅)。然而,因跨國企業通常要把匯率轉換費用及運輸費算進去,各國的價錢也不一樣。
最近很喜歡聽故事,因為每段故事背後,可能代表一種心理狀態,或者把世界化約成我們可以理解的內涵。
星巴克(Starbucks)不只賣咖啡,更像一間科技公司:從2009年佈局行動支付,讓顧客習慣使用App消費,運用長年累積的用戶數據,打造個人化服務抓住顧客的心,更成為零售不被電商淘汰掉的秘密武器。
提到奇異公司(GE),一般人的印象就是一家老牌、長青的大企業,照道理說,要吸引人才應該不難。不過,隨著數位、物聯網浪潮來襲,奇異在過去 10 年也力求轉型 好人才去哪了?GE 靠 3 招年輕化品牌,吸引廣大人才上門求職